APP下载

立足“大概念” 实施美术“整体教学”

2022-03-24刘芳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整体教学大概念小学美术

刘芳

摘 要:立足“大概念”实施美术“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统一性”“完整性”的观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跳出“课时教学”藩篱,超越“生活教学”桎梏,挣脱“思维教学”界限,克服“扁平教学”方式,进行整体系统的教学设计、沉思和感悟。立足于“大概念”实施整体性教学,能让学生体悟到事物之美,感受到人文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整体教学;“大概念”

核心素养时代,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力?“大概念”“高观点”等内容的提出,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指明了方向。立足于美术的学科特质,“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1]等大概念,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来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教师必须树立“统一性”“完整性”的想法。运用“大问题”“主任务”等引导学生的美术学习,让学生获得对美术相关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让学生形成对美术文化、精神的开放包容态度,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跳出“课时教学”藩篱,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是以课时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着眼于美术课时教学内容,由此形成了一种“点状”“割裂”的美术教学状态。这样的一种课时教学,学生所获得的美术知识往往是碎片式的,所形成的美术技能、技法往往是疏离的。跳出“课时教学”的藩篱,立足于美术学科的整体知识视野,要求教师要进行整体性的美术教学设计。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期望学生能通过某一堂课或者某几堂课形成一种美术认知,但将“大概念”“高观点”等融入到学生的美术学习之中,就能发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用和功能。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能按照“大概念”“高观点”等串接起来,就能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认知。

在美术学科中,线条、色彩、虚实、造型、明暗、肌理等艺术元素,都是美术学科“大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从美术学科知识入手,而且可以从美术学科的情感概念、行为概念等入手。在美术“大概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融入相关的艺术家生平、历史等,融入理想、创意、人生议题等。例如,教学“学学构图”(苏少版五年级上册)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对构图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因为“构图”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后续的美术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不仅要立足于课时,更要立足于构图知识本身。要让学生对每一种构图方式如“三角形构图”“井字形构图”“满沟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等有一个把握。对生活中的构图,如窗外的风景,对画面整体的构造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构图的比较,如:在横构图和竖构图的比较中,认识到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独特作用、意义和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构图的优势和劣势,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构图,只有在构图实践中才能让学生对构图中的大小、疏密、位置、虚实等形成概念,会展开具体的安排,从而更好地表现出创作意图等。在对构图的认识和实践中,让学生发现、感受并体验到构图之美。

相较于传统的课时教学,立足于“大概念”的整体性教学,更便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思考。在上述教学中,当学生对构图的不同样式、不同效果有了认识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融入构图内容,从而让构图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时常被接触到。如此,构图之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种小小的美术技能,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整体性的“大概念”。这种“大概念”能融入到学生的后续学习、美术发展之中。

二、超越“生活教学”桎梏,进行整体系统的沉思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化的概念往往容易被理解,而“大概念”相对于生活概念比较抽象,因而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大概念”往往不是接地气的,但却是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作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美术开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生活化的概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2]”,从而超越生活美术,形成具有美术味的相关知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将“大概念”寓于问题之中、融入任务之里,从而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对“大概念”的感悟。

比如教学“近大远小”(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这一透视规律时,笔者引入了学生生活中的相关资源、素材,让学生直观感知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是一种错觉,但确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生理视觉,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基本原理使创作的美术作品有一种立体感、空间感、真实感。为了让学生了解、认识美术作品中的近大远小原理,教师可以在后续的美术作品鉴赏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近大远小的视角去欣赏作品,去把握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比如,风景画的近大远小,人物画中的近大远小等。只有立足于“大概念”,美术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只有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渗透、融入,将大概念植入其中,才能让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大概念”理解达到峰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大概念”意识,比如,这幅美术作品应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了吗?这幅作品是怎样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的?在这幅作品中,近大远小的原理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形成经验的、深刻化的美术学习感悟。

美国教育家艾里克森认为,“知识结构中最高级的概念就是大概念”[3]。“大概念”不仅统领着相关的美术知识,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始终牵引着学生的美术学习。“大概念”往往是基本性的美术概念,包括美术基本原理、定律等。培养学生的美术“大概念”是美术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应当得到教师的重视。“大概念”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往往超越了美术知识、技能等,而指向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三、挣脱“思维教学”界限,进行整体系统的观照

学生对美术教学中“大概念”的把握不是很容易。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美术学习情境,让学生挣脱思维学习的界限,进行整体系统的观照。美术作品之于学生不仅具有启迪认知的功能,更具有情感陶冶的功能等。整体性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认知,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大概念”不仅能深化学生美术学习的深度,更能拓展学生美术学习的广度。对于学生来说,“大概念”的美术课堂往往是意犹未尽的,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大概念”思维,催生学生的“大概念”想象,让学生自覺地进行基于“大概念”的美术学习。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性观照,从局部、细节等入手,通过不断地局部打磨,让学生再回归到整体[4],这样的一种从美术“大概念”的整体出发,经由局部深化的学习,再回归到整体“大概念”的美术教学是极富有成效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术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自觉地叩问,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等。例如,教学《花儿朵朵》(苏少版二年级下册)这一部分内容,很多教师或者是对学生进行机械地、枯燥地说教,讲解花朵的绘画方法;或者让学生用“喜不喜欢”“漂不漂亮”等来进行评判;或者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学生在目不暇接地“欣赏”中只是懂得了花卉很美,但对花的外形、色彩等都比较模糊……这里,学生不知道重点欣赏什么,因而所谓的“欣赏”也就浅尝辄止。笔者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采撷了多种花卉,进而指导学生认识花的结构,把握花瓣、花蕊、萼片、花苞等知识。花朵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出示了一些画家的作品,让学生认识不同画家对同样的花卉创作的差异性,形成对作品的整体系统的感悟,如古典作品的写实性、印象派画家的色彩、工笔国画的写真、写意国画的洒脱,等等。通过多元的比较,学生能深刻感悟到不同的表现形式之下花卉作品的不同魅力。这样的一种审美欣赏过程,挣脱了思维教学的界限,走向了一种基于作品表现形式、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照。

整体观照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育学生的审美品位。从整体观念的视角来观照美术作品,能让学生从中发现艺术品的部分与整体、艺术品与艺术家、艺术品与艺术流派、艺术品与艺术历史背景等多重复杂的关系。这样的一种整体性的教学,能让学生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性感受和认知。

四、克服“扁平教学”方式,进行整体系统的感悟

当下,许多教师的美术教学随意性比较强,他们往往着眼于一个“点”,盯着某一种技法实施教学。这样的一种教学,笔者称之为“扁平式教学”。扁平式教学的特点是教师的教学随意、重复、低效,其具体表现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审美疲劳”,形成一种厌倦感、平淡感,而不能产生一种惊奇感、惊异感。克服“扁平式教学”,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感知力,活化学生的思维力,催生学生的想象力[5],让学生形成一种“熟悉事物陌生化”的洞察力,形成一种“多维视角转换”的想象力,这样的一种美术教学,就是一种基于“大概念”的整体系统的感悟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对于一幅美术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感悟。比如对美术语言的把握,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把握,对美术表现内容、思想情感、文化精神等的把握,等等。一幅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实践的艺术,更是表达的学问。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美术创作成果,更应当关注学生的美术创作过程。这种站在整体位置看学生,通盘考量学生美术创作过程的行为才是一种整体系统的教学。

例如,教学《画感觉》(苏少版二年级下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启迪学生的同一种感觉,如欢乐、愤怒、悲伤等。这样的一种教学就是一种单向度、扁平化的教学。立足于通感这一重要的美术“大概念”视角,笔者认为,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多维的体验,如可以让学生品尝一下糖果、橘子和跳跳糖,让学生畅谈味觉。同时可以呈现一些视觉作品,让学生进行匹配练习,进而沟通味觉和视觉;可以让学生聆听几种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将听觉与视觉联通;可以引导学生触摸不同质地的材料,从而将触觉与视觉等联通起来。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通感,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任何一种感觉都可以画出来,都能通过美术作品得到真切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体验到美术学科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美术学科的功能。

“大概念”“高观点”是美术整体性教学的灵魂,位于学生美术学习力的核心,位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金字塔的塔尖,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引、导向作用。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大概念”,必须从美术学科的整体出发,遵循学生的美术感受、体验、认知规律。借助于“大概念”,帮助学生触碰美术核心素养。通过美术整体性教学,让学生体悟到事物之美,感受到人文价值。

參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8.

[2]陈洛加.美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31.

[3]谢赠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1).

[4]王大根.以“基本问题”探索美术的“大概念”[J].中国美术教育,2018(2).

[5]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151.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整体教学大概念小学美术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译林版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整体教学的探索
关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讨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