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2022-03-24赵从英
赵从英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提高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类特殊的群体来说,他们的心智发展处于成长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从字词积累、诗词的表达手法、诗词蕴含的情感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和教学特点
小学生生性好动,形象性思维较为突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让学生积累字词,而忽略了学生多元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成为只会认字的机器,无法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未能达到德育、智育、美育全面均衡发展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往往语言生动、文字优美,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字、词、句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体验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语文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交工具,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对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且好动的特点进行语文教学,而不是呆板地一字一句地给学生讲解知识。教师可以运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体现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元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对历史人文缺乏深入了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略有欠缺,无法从更加专业的角度以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较为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导致古诗词教学效果不佳。
二、基于审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一)通过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美学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世界原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文化、艺术、社会礼仪、法制法规等对整个亚洲影响深远。在一些国家的文字中,汉字的身影随处可见。无论是朝鲜、韩国、越南,还是日本的文字,都深受汉字影响。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古诗文由于历史久远,许多词语古今意义不同,因此难免晦涩难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学习古诗词时较为困难。因此,语文古诗词教学要以文字积累为基础,只有让学生打好基础,才能顺利开展后续学习。课文中的一些生僻字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阅读,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丧失阅读兴趣,难以正确地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难读、难写的字词综合在一起,进行集中教学,各个突破。例如,在教学《三衢道中》这首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题目中“衢”的意思是“大路”,“三衢”即古之衢州,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形式集中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可以设计一些汉字小游戏,加强学生的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与发明,教师可以通过专题微课教学,让学生快速识记汉字;可以搜集资料,利用知识链接让学生了解生僻字的来源,加深印象;也可以将生僻字的结构用小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运用《说文解字》中的讲解形式,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认知能力;还可以利用微课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特点,设计一些小程序,将识字小游戏穿插在微课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微课后布置小练习,以辨别生僻字为过关目标,并逐步提升难度。初期目标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加强自信,提高学习的兴趣。针对容易混淆、难以辨认的字设计题目,游戏结束后,结合学生的闯关表现在下一节课中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字词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巩固。
古诗词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古诗词时,可以根据教材具体内容,运用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利用微课生动高效地讲解较难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尝试讲课,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由此看来,教师应该充分使用微课,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二)通过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领略诗词美学
阅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身的认知,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或自己的自主学习,认知一些生僻的字词。阅读可以提高人的心智成熟度,学生在广泛阅读后,能够从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收获深厚的人生哲理,并将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更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鼓励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比如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等。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内涵,使学生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更多地充当陪读者的形象,而不是阅读的领导者,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优质书目,鼓励学生用心感悟作品内容,吸收精神源泉,并将其内化于心,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教材中写景的古诗词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媒介时懂得从宏观整体或细微局部等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
例如,在《雪梅》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作者从梅与雪争春寫起,通过对雪与梅色味的比较,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三)利用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中的音乐美学
教育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加强创新,编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语文课本。在小学课文的选材中,往往选用画面感、韵律性较强的课文;针对古诗词,往往选择一些易于理解、可读性强、感情丰富、积极向上、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将诗词中的相关场景展现出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还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教材中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村居》《咏柳》《夜书所见》等,都易于唱和诵读,教师要从视觉、听觉、语言等多角度地加强学生的理解。比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两句,作者仅用简单的描写就将早春孩子们在田野上快乐玩耍的景象展示了出来。同时,古诗语言具有押韵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诗词特点,利用白板展示画面,或播放音频,让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这些古诗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写一篇心得。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内容,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与创作水平,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
(四)加强古诗词教学中的音韵教学,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古诗词在音韵上十分讲究。古人在创作古詩词时,不仅有平仄之分,还讲究韵脚和音调的和谐之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的音调和韵脚等,让学生感受音韵所呈现的诗词美感。
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平仄交替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音韵和谐。“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诗就充分运用了平仄交错,从而构成了音律上的抑扬顿挫,使诗句由单调的字词组合变成了起伏有致的美感音乐。
李白的《静夜思》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运用了平仄交替的规律,使得整首诗易于学习唱和。诸如此类的古诗词均有许多的平仄用法,因此教师不应以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一些音频和视频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视频或音频的引导下朗读古诗词。这种活泼新颖的教学方式往往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五)将古诗词教学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
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与当代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并结合运用,可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激发当代小学生的语文求知欲、表现欲,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其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文学审美能力、语言学习兴趣以及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要注意将古诗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将课本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教师应将语文教学设计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对于学生之后的整体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将生活和古诗词教学结合在一起,更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他们在看到大自然中的美景时,并不是只会感叹一句“真美”,而是能够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将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运用更加精妙的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天门山》等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相关的场景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领略生活中的美景,学会用较为优美的古典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落实语文的美育教学效果。
生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到景物类诗词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到与人物感情有关的诗词教学中。例如,在教学《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描写人物感情的古诗时,教师可以从运用手法的角度进行教学。比如诗人睹物思人,巧妙地通过衬托以及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之情。教师应加强对古诗词中景物描写以及情感描写的写作手法的讲解,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场景时能够引用古诗词来抒发感情,引导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诗词之美,在诗词中感受生活之美。
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来说,美育对他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鼓励学生从字词积累、音韵和谐、写作手法、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多角度感受古诗词的美,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学会表达对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