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伪的真或是诚挚的假

2022-03-24张雨寒

金山 2022年3期
关键词:赏金里克移情

张雨寒

或许相比于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这个冗长又拗口的名字,改编自该篇小说的电影的台译版名字《银翼杀手》会更脍炙人口。在小说不过十万字的篇幅里,我们看到了一场关于追逐、杀戮、拯救的旅程。一天之内,赏金猎人里克“打破纪录”杀死六个仿生人,关于真与假的三组对照成为文本的草蛇灰线。真实可以是伪装,虚假也可以是诚挚:真与假、善与恶、对与错的界限在模糊和清晰之间反复盘桓。

仿生人:同类或异己

故事从赏金猎人和妻子在清晨的争吵开始。里克在这一天的早晨临危受命,奉命追捕6名最先进的、最接近于“人”的仿生人枢纽6型。面对妻子“你是警察雇佣的杀手”的指控,赏金猎人里克愤怒地声称自己“这辈子从没杀过一个人”。这也为我们带来了小说中第一对真与假的对照:真实的,通过千百万年进化而来的人类,与为了服务于人类而被“制造”出来的仿生人。

在清晨,里克对仿生人的认识是坚定的:他们只是被制造出来的机器,正如电子羊永远不能够等同于绵羊。然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人类与仿生人这一组对照不断产生着移位。在杀死伪装成歌剧演员的“天才横溢”的仿生人鲁芭·勒夫特后,里克第一次对于仿生人产生了“移情”(empathy)。矛盾因此到来:在此前,赏金猎人只将仿生人当作聪明的机器;在这次杀戮结束后,他忽然发现他眼中的鲁芭·勒夫特“生机勃勃,完全不像一个模拟生命”。

而在另一條线索中,被人类抛弃的“鸡头”(用来形容那些在放射尘中受到影响,智力低于常人的地球人类)伊西多尔,则迎来了一队仿生人的来访。孤单的他甚至爱上了其中的一员,甚至愿意为仿生人躲避赏金猎人的追杀打掩护,因为他“太孤独了”。

在一天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仿生人的“人性”逐渐上升;作为对面的人类的“人性”却似乎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正像是某种轴对称的图案,又像是一种函数。阅读中,读者也将逐渐怀疑人类与仿生人的区别:尽管人类能够移情,却依然创造出“鸡头”这种词汇,自然地隔离伊西多尔这类因放射尘而智力降低的同胞;尽管仿生人不会人类所定义的“移情”,他们却也懂得协作,他们之间会产生婚姻与友谊,形成同盟与家庭。

实际上,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人类的移情能力似乎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地球已成废土,更多的人类选择带着更加先进的文明与科技前往殖民星球,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类史。依旧留在地球上的人被远远抛弃在人类背后,也被抛弃在无边的自然荒漠中。地球上的人类经历着的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遗弃,成为真正的“人类的遗孤”。在这种背景下,高度发达的科技反而成为了自欺欺人或巧言令色的手段。关于绵羊的隐喻也延伸到了人自己身上:如果人已经不能分辨真羊与电子羊,那么又凭何区别人与仿生人?或者说,如果当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隔绝开来,他们是否还将具有移情能力,他们是否已经变成了“非人”?

赏金猎人:耶稣或屠夫

里克无疑是小说的主角,故事沿着这位赏金猎人的一天展开叙述,从接手受伤的高级猎人的任务开始,猎杀开始了。“猎人”的本意是打猎为生之人。对里克而言,他的“猎”是特别的,他“捕猎”的对象是潜入地球的仿生人。他需要识别出那些混迹在人类中的叛逃的仿生人,并在对他们进行移情能力测试确认身份后,立马将其杀死。在小说中,高度发达的科技甚至使得仿生人摆脱了机器的骨架,拥有真正的血肉之躯。正因如此,作为一名赏金猎人,里克不仅需要拥有杀手的敏锐与枪法,谋士的统筹与心计,更要有最重要的对自身职业正当性的认同,他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赏金猎人屠杀的是仿生人,这是正义的。

但是小说中,菲利普·迪克总是让里克在无情杀戮的过程中时不时闪现出一丝悲悯与停顿:为鲁芭购买蒙克的画册,得知菲尔·雷施仿生人身份前的犹豫……诸如此类的瞬间,都显示着里克脑海中仿生人与人类之间真假混淆的状况,与在混乱中里克闪回的良心的指向。

正是在这些闪回中,里克一次次追问自己的身份:到底是杀戮仿生人的屠夫,还是拯救保护人类的耶稣?每一场杀戮都是一道将他推向海岸的浪,他逐渐无法用叛逃的仿生人本就“该被消灭”的理所应当的逻辑说服自己。他甚至想到了一套全新的逻辑以使得猎杀成立。他对自己说,仿生人在叛逃的过程中也杀了人类,所以他们必须被杀死——而这恰好达成了小说最耐人寻味的一个谬误,用人类的法律或者人类的道德去审判仿生人,正是将仿生人视为了人类的结果。

小说结尾的夜晚中,里克已经无力承受更多的怀疑与反刍,在一片寂静的“基皮”场中,里克成为了刚刚被证伪的先知默瑟。在无人之境,他开始攀登、跋涉,他承受着不知从何而来的伤害,并将其作为必然的修行。这种宗教意义的转变是否真实发生了?还是只是里克濒临崩溃的大脑中的幻想?而里克到底成为了神明还是疯人,又或者成为了二者的结合?这些问题,都成为小说“真与假”闭环中的重要元素,值得读者反复咀嚼。

默瑟主义:信仰或骗局

小说中,默瑟主义成为了在地球生存的人类所信奉的一种宗教:本质上,是对人类群体的同理心与共情能力的信仰。大毁灭中,默瑟主义与“共鸣箱”成为唯一能够供人类温习曾经发生在人类文明中的人和人之间紧密联系的参照。

“移情”是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元素。拥有移情能力,就代表人性仍在,人类就依然可以将自己区别于仿生人。默瑟主义本质上正是对移情能力的供奉:通过使用“共鸣箱”,人类可以对先知默瑟的经历感同身受,甚至仅因为移情而生理受伤、流血。与此同时,每个使用共鸣箱的个体都将感受到彼此,分享自我的思绪,并一同将意志倾注在共鸣箱中,倾注在他们共同注视着的先知威伯尔·默瑟身上。换言之,默瑟主义的信仰,是基于人性的信仰,是人类与人类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人类对默瑟主义的信奉,也毋宁说是对自我真实的确认,是在被“遗弃”的地球上,对族群的呼唤。

小说中,与默瑟相对照的,是电视主持人巴斯特。他的节目《老友巴斯特和他的好友们》永远充满活力,通过节目,他们向外传递着无数的能量与乐趣。在小说快要接近尾声处,巴斯特在节目中证明了默瑟主义是一场电视炒作制作的骗局,就连受人类追捧、被视为先知的“默瑟”,也不过是一名临时串场的龙套演员。

所以伊西多尔要追问,里克要追问,我们要追问:默瑟主义到底是真是假?这场轰动一时的造神究竟为何在已是一片荒芜的地球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反响?如果真如巴斯特所言,默瑟主义只是一场骗局,那么人类在拿起共鸣箱时,体内被唤醒的人性与情感该如何解释?另一方面,如果默瑟主义是一种真实,又为何会在仿生人巴斯特的言语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在这里,菲利普·迪克没有给出答案。或许对于人类来说,孤单的地球生活让他们不得不为自己造就一种神明。共鸣箱面前的移情反应,或许并非默瑟主義的结果,而是根植在人类潜意识中经过千百年进化的生命力,正通过默瑟开口说话。

在小说扉页,菲利普·迪克用叶芝的诗作为序言:

“而我仍梦到他踏着草地,

在露水中飘飘荡荡行走,

让我的欢歌轻易刺透。”

在几乎毁灭地球的核战之后,动物已几近灭绝,人类也在致病的放射尘中逐渐放弃地球。读罢全文,再去回想“他”是谁?是赏金猎人里克·德卡德,是“大仇得报”的仿生人蕾切尔,还是那只在睡梦中惨遭屠杀的绵羊?或许不是其中任何一个,又或许是其中的每一个。

同是末世设定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和近年影响力巨大的《流浪地球》似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个是西方式救世主的产生与消亡,一个则是携尘带土的中国式的扎根与守候。

相比于小说描述出的漫长一天,故事的结束突然而仓皇。里克依然仅仅拥有一只人造的电子宠物,他的情绪调节器调到了670号,那是“早已应得的安宁”。关于仿生人的人性问题、关于面向自身的职业探究、关于对默瑟主义的摇摆不定,在小说关于虚拟与真实的交锋中,主人公最终达到了一种“安宁”:一切都没有改变,一切都已改变。值得玩味的是,本书在1968年出版,当时作者将背景设定于1992年。而在1980年再版时,编辑发觉书中的世界并不会在12年内到来,再次将背景改设在2021年。时间再次给出了答案:30年一闪而过,2021年也已经结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在不知多久后的未来,如若真的来到这样一个真假交替的世界,仿生人会否梦见电子羊这个问题,正和人类是否还会梦见真正的、快要灭绝的绵羊一样,永远没有答案。

(本文原文均引自《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菲利普·迪克著、许东华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

猜你喜欢

赏金里克移情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抿一口梦幻泡影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韩国赏金最高10亿,鼓动朝鲜人叛逃
赏金猎人
《赏金猎人》定档暑期,李敏镐钟汉良组“赏金CP”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杀人容易脱身难
弗瑞德里克·桑格(1918-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