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鹂山房

2022-03-24翟文铖

金山 2022年3期
关键词:行者虚构书写

卷首语:

本期专栏共推出五篇作品,分别是一组诗歌和四篇评论。张高峰的组诗以诗人的西北之行为契机,融诗情、历史、生命经验于一体;钱晖的评论聚焦80后女性作家,尝试归纳这一群体的共同特点;蔡岩峣的评论关注90后新锐作家,进行跟踪式的批评;而张雨寒与刘尧佳的评论分别讨论了菲利普·迪克与路内的长篇小说文本,分析精彩,可读性强。

具体来看,张高峰的《天雪奔马》语境清澈而辽阔,诗思雄浑而奔放,他以端凝而自如的詩性书写,将我们的目光引入到了久远的历史缅想之中,生命的痛惜隐于笔间,在古代西域辽阔的山川与大地之上,凝注古老而沧桑的浩瀚倾听。长诗艺术经验的历史载力,源自叙事性的事象片段呈现,也与抒情性的韵色丰盈密不可分,于此《天雪奔马》犹如一首生命心音的苍茫之歌,浪漫与荒凉,追忆与遗忘,冥想与飞奔,从而将奇妙的隐喻玄想相联结,心灵的幻象与结构的变奏相往替,在历史空间与诗性存在的维度中,一路敞向对于弘化公主命运之谜的追寻和探问。《天雪奔马》源自诗人的武威祁连山之行,在这曾经的古凉州之地,远山雪峰涌现太阳壮阔,翔鸟高天远翥,西部独特的自然物象与文化气脉,灌注激荡于他的历史遥想间,化为了那追求忻合无间的诗美精纯的双翼,宛若天马嘶鸣一般飞掠而去。

钱晖《隐秘的绳索》这篇论文细读了80后几位女作家的文本并挖掘作品背后的社会景象与时代意义,她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主题线索,也就是书写生活失败者如何逃离日常又如何拯救自我。作者基于对80后短篇小说阅读概括出了作家笔下逃离主题的几种表达,从这些作家对个体生命经验的书写中挖掘出人类生命普遍情感的共通性,并且敏锐发现作家在小说中围绕本民族历史文化精神提供的不同拯救方案。这篇论文让我们看到80后作家不仅在作品中表达出对精神信仰回归的呼唤,而且看到他们自身正在主动担负着文学的责任。

蔡岩峣的《无理数——谈衍良短篇小说印象》是一篇对于青年作家谈衍良的跟踪观察文章。近年来,90后作家引人注目,而谈衍良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位。文章分析了谈衍良最近发表的多篇优秀作品,如《请正确使用汉语》《缝隙腐蚀后的第二十秒》《生煎包家族》等等,归纳出了作者善于书写生活之“无理”的特点。所谓“无理”,指的是对日常逻辑的超越。而谈衍良又因为具有理工科背景,所以他笔下的故事多属于不常被文学表现的领域。如在《缝隙腐蚀后的第二十秒》中,作者虚构了一条金属的“二十秒腐蚀定律”,将理工科的奇思妙想与历史人文、家族伦理等因素结合起来,颇多新意。

张雨寒的《虚伪的真或是诚挚的假——也谈〈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则对独具赛博朋克美学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真与假”展开了讨论,以仿生人、赏金猎人与默瑟主义三个维度作为入口,将小说中存在的数对真与伪的二元对立更广泛地延展开来。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读,文章指出了小说内部隐含着的关于真假讨论的数条隐线,并以此深入,引出关于人类“非人”、生命“非生”的哲学思索,将小说的内核揭示了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书写的年代,科技的发展尚未如同今天,文章解释出作者菲利普·迪克在当时语境中对人类生存本身的隐忧,也为读者留出了另一条站在当今回看文本的一条线索。

刘尧佳的《“小说中的小说”与虚构的意义——读路内〈雾行者〉》讨论的是路内的新作。《雾行者》是一部元素杂多、内部空间开阔的长篇小说,这篇文章从《雾行者》的叙事结构特点入手,关注小说内部“虚构的叙事/现实”之间的关系,由结构意义深入到“小说中的小说”与《雾行者》自身的写作形成的双层经验空间。这一空间中,有1998年至2008年间真实而残酷的现实经验,也有一群文学青年的精神成长历程。文章对“小说中的小说”进行了细致的文本阐释,并分析了作品中文学青年这一形象的精神特质。而当作者意识到《雾行者》的叙事结构提出了有关“虚构”的写作问题时,小说文本也得以向更广阔的文学世界敞开,延伸出对文学根本问题的反思与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助理 翟文铖

猜你喜欢

行者虚构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做“两个确立”的忠实践行者
逆行者
用什么书写呢?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最美逆行者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