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03-24雷万鹏

教育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

雷万鹏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发展,乡村学校在设施配备、教师补充、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促进乡村儿童少年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深入探索。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的内在关系。无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还是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离不开人的发展。正确认识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们要重新审视和定义乡村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与定位、价值与追求,深入思考乡村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探索乡村教育发展的主体性与内生动力,思考乡村教育发展如何真正惠及乡村儿童少年,探索乡村教育发展与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让城镇化、人口流动、区域规划等成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正向力量而不是阻碍性变量。

高度重視乡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认知能力对个体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作用。据研究,乡村留守儿童的非认知能力普遍低于同年龄段的城市儿童,在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等方面留守儿童处于更弱势地位。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会产生比较强的孤独感、焦虑和抑郁、低自尊,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乡村教育发展不仅要关注儿童的认知能力,更应当探索促进非认知能力发展的方式与路径。

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伴随城镇化发展,乡村人口不断向乡镇、县城等流动,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空壳化”和“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这反映出学校布局结构未能适应人口流动需求。乡村教育关注的对象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村落,而要着眼于区域人口迁移与儿童动态发展。如何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中意识到乡村教育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如何顺应人口流动态势,构建起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如何构建起村落学校、乡镇学校、县城学校与城市学校相互支撑、梯度发展、美美与共的良好生态?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索。

立足乡土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负其责、共同配合。长期以来,乡村教育面临家庭教育主体缺位、学校教育资源匮乏、部门协同不力等问题,未能构建起家长主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服务体系。乡村儿童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更关系着乡村全面振兴。立足乡土社会,探索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学校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