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2022-03-24彭茜薇廖罗尔

时代汽车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赛证书物流

彭茜薇 廖罗尔

摘 要:“1+X”证书制度是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点改革举措。而“1+X”证书制度的出现必将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通过重点分析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要求,探索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应当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四项原则、契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聚焦“岗课赛证”融通和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等要求。从而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扎实开展前期调研工作、服务地区发展战略、探索“岗课赛证”融通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Research on Talent Training Refor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Peng Qianwei,Liao Luoer

Abstract:“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 key reform measure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ypes and cultivate compound technical talents. The emergence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will certain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By analyz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that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follow the four principles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and realize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patter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reform measures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including carrying out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work, serv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and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1+X certificate system”,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当前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人才培养工作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职教20条的发布,“1+X”证书制度的提出全面推动了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改革发展,倒逼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也将开创物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助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迫在眉睫。

1 文献综述

近期有部分学者研究“1+X證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戴勇(2020)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首先要遵循指导意见中的四个坚持原则、成果导向原则和专业与X证书契合原则。然后说明了课证融通主要有融入法、接口法、单列法、混搭法、迭代法和加减法6种方式。李梦卿等(2020)认为首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凸显“职业性”,人才培养的主体要体现“多元性”,人才培养过程要突出“实践性”,其次通过确立能力本位的分层分类培养目标,强化对接产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优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内部结构,构建基于过程管理和质量改进的动态评价机制等途径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侯旭晖等(2021)提出重构“1+X”育训并重的模块化“新”课程,在相应课程中新增“1+X”物流等级证书等相关内容,新增《商务数据分析》《物流法律法规》《物流成本管理》等课程,推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邵名果(2019)研究了职业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主要实施者,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的具体做法。提出应按照“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模块,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1+X”证书制度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现有主流研究主要集中在课证融合的方法、培养目标、主体和过程和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为本研究的开展也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但相对缺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具体做法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在上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1+X证书制度”背景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改革做法展开深入研究。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求

2.1 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四项原则

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订和合理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首先必须坚持四项原则,一是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工作充分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其全方位充分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同时也体现在物流管理人才的身上。将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物流行业职业道德、卓越的物流职业技能、规范的物流职业行为以及务实的物流人职业作风。

二是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如物流管理专业健全实训室和实训教学设备可参考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结合我国当前物流职业岗位分布情况及技能需求,紧贴物流相关行业和技术水平未来发展要求,颁布了物流服务师、供应链管理师和网约配送员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物流从业人员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是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技能鉴定评价的基本依据,对促进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物流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影响深远。

三是坚持遵循规律,体现物流管理的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物流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物流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1+X”物流管理中级等级证书、物流服务师、供应链管理师等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四是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和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物流行业企业、“1+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物流协会、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2.2 契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地区培养特色,将人才培养与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制订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兼具针对性和一般性的人才培养标准。

2.3 聚焦“岗课赛证”融通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要求高职院校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把住“1+X”证书制度质量关,充分利用行业龙头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的成熟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充实改造提升相应课程和专业。

2.4 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物流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出物流管理专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改革措施

3.1 扎实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第一是网络调研,以“物流管理”、“1+X”、“人才培养”等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了解人才培养最新的改革模式及研究成果,归纳、提炼、整理相关理论。同时查询物流行业网站、就业网站、教育部网站、省教育厅网站、兄弟院校网站等,收集物流行业发展动态、用人岗位需求、职业能力要求及兄弟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信息,归纳、提炼、整理相关数据,应用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

第二是实地调研,调研对象为相关政府部门如商务厅、商务局、人民政府物流与口岸办公室等、物流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经理、典型工作岗位负责人、毕业生、兄弟院校专业负责人等。深入了解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观点、典型做法及建议,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为修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是问卷调研,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采用问卷调研,从课程课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团队、课程思政实施、教学学习情况、毕业生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开展调研。通过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物流专业调研,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调研报告,并根据调研掌握的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物流企业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及对人才的新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调研报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并邀请物流企业代表、物流行业专家参与,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合理采纳其建议,保证所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跟物流行业发展需求。

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专业带头人定期组织教研组成员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针对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讨与调整,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效果,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服务地区发展战略

以湖南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例,湖南高职院校须着眼于湖南的三高四新战略,积极创新、勇于担当,人才培养方案要立足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打造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才服务于长沙、岳阳、衡阳、郴州、怀化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对重要的政府部门、企业开展调研并加以实践,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强。

3.3 深化“岗课赛证”融通

将加减法和接口法并用重构课程体系,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根据X证书的学习培训要求进行增减,对于部分需要补充学习的课程另安排了一到两个模块单独开展授课培训。以仓储与库存管理工作领域为例,课证融通表如表1所示。

以課程改革为核心,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以行业认证、技能竞赛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将岗课衔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将技能竞赛、“1+X”证书等职业证书、岗位实践全面纳入课程评价。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的理念,对接国赛和行业企业标准,全面开展“岗课赛证”融通实践改革。“岗课赛证”融通表如表2所示。

3.4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教学目标中,全面融入“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拓展物流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形成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表,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的模块一为例,课程思政元素表如表3所示。从课程所涉物流专业、物流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XJK20CGD073)阶段性成果;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X证书制度’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机制创新研究”(ZJGB2020295)。

参考文献:

[1]戴勇.1+X课证融通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原则与方法[J].机械职业教育,2020(02):1-5.

[2]李梦卿,邢晓.“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01):107-114.

[3]邵名果,李传伟.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性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06):68-72.

[4]侯旭晖,杨新宇,许远.“1+X”书证融通视阈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21,37(11):16-18.

[5]张盼盼.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路径研究——以“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45-50.

猜你喜欢

课赛证书物流
“岗课赛证”融通在职业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收录证书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