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红军战士的家书
2022-03-24
愿这封来自战争时期的信,仍然能打动今天的你。
一封书简,一份情怀,一段历史。回顾那段峥嵘岁月,翻开那些尘封的书信,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思念和牵挂以及为革命血洒疆场奋斗到底的决心,总会有一些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父亲母亲:
你们好!屈指算来,我离开你们已有三个月了。在这期间,每天不是训练,就是行军打仗,然后就是宣传发动群众起来开展革命斗争,日子过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之所以没有半字消息给你们,一是因为我自己不识字,二是因为实在事忙,但是想念你们的心思却是时刻不曾间断。如今,部队已经从江西辗转至福建,昨天,我们拿下了大田县城,今天,趁着部队休整的机会,我央求连队的文书代笔,把我这一段来的生活和思想汇报如下:
记得当初我要参加红军,你们并不同意。最后由于我的坚持,你们才勉强放手。其实,我也很理解你们的忧虑。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要养育儿子长大成人,确实很不容易,谁都会充满担忧,谁都会依依难舍,谁都期望过平安日子。只是时势不济,世道不平,哪有咱老百姓的安生日子啊?“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古人送儿出征的场景至今还在继续演绎,父母家人的焦虑内心做儿子的也能够详细体会出来。但是,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这危难的关头,青年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担当、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作为。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不仅义不容辞而且刻不容缓。
我参加红军进行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后,入编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里,我们的军团长是寻淮洲,政治委员是乐少华,参谋长是粟裕,政治部主任是刘英。为了宣传和推动抗日民族运动,调动和钳制国民党军队,减轻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我们抗日先遣队的任务是:“经过福建而到浙皖赣边行动”,“到敌人的深远后方,进行广大的游击活动。在敌人最危险的地方,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促使敌人进行战略与作战部署上的变更”。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我们从瑞金携带了160万份宣传品,一路上我们不停地发放传单,四处刷写革命标语,一场又一场地召开群众大会,大张旗鼓地制造北上抗日的声势,极大地激发了沿途群众的革命激情和爱国热情。昨天,我们攻下了大田县城,这是先遣队成立以来攻下的第一座县级城市。大田是福建中部的一座山城,虽然县城面积不大,但是对于先遣队来说,攻下它意义非凡。所以我们都很兴奋,几天来的行军疲惫也消散殆尽了。这次战斗,缴获了十余支步枪、无线电台和电话各一部、食盐万余斤。之后,还召开了贫苦农民的群众大会,开展打土豪斗争,没收了几家富豪的粮食及财产,分发给贫苦农民。
父亲母亲:我还想告诉你们一件事,就是在昨天的攻城战斗中,我们也有几位战友牺牲了。二十来岁的小伙,活蹦乱跳的青年,突然间倒下后就起不来了;激情奔放的青春,活力四射的生命,倏忽间戛然停止了;相亲相爱的同志,英勇顽强的战友,转瞬间不告而别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残酷?战友、家人、亲戚、朋友,谁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但它发生了,就在我的眼前发生了,真是情何以堪?“古来征战几人回?”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我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父亲母亲,你们也要做好随时献出儿子生命的思想准备啊。假如有那么一天,你们的儿子也和战友一样,热血洒落在疆场上,你们一定要坚强坚强再坚强啊。“人生自古谁无死”,但人的死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虽然,儿子也希望能够天天守护在你们的身旁,陪着你们数星星赏月色。但是,没有国的强盛哪有家的安宁?为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我为自己是红军中的一员感到骄傲,请你们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
恭祈
父母万安!
红军儿子敬上
1934年7月22日
书简有感
由于大田是北上抗日先遣队攻下的第一个县城,广大红军将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书信中的红军战士刚刚离开父母参军三个月,思念之情和喜悦之情交织在一起,尽管自己不识字,但丝毫挡不住跟家人汇报和分享喜悦的迫切心情。由于书信是文书代写,整封书信在文笔上显得不太符合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战士的身份,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捕捉到这名战士的内心世界。
从这封信里,作为一个读者完全可以体会到一名新兵刚刚取得胜利后的激动和兴奋之情。那种情绪就像一个小学生考了一个好成绩,迫不及待地要告诉父母一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年轻的红军战士蓬勃的朝气。另外,在书信的最后,这名红军战士提到了自己战友的牺牲,那一刻,也许他的内心是有些害怕的。但是,在表达自己的惋惜和不舍后,他以超越自己年龄的口吻,把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革命战士那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這虽然是一封普通的家书,但对研究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历史有着很高的价值。书信中提到了一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军和作战情况,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整个红军队伍工作的缩影,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读这样一封充满历史感的家书,小编感触颇多,正在阅读的你是不是有着同样的心情呢?
那个写信的人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留下的精神却是不朽的。通过这封书信,我们品读历史,怀念革命先烈,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