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年有年味儿

2022-03-24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孟昶宋太祖舞龙

春节到了,大街小巷焕然一新,家家户户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到处都是“年”的味道。

过年有“年味儿”,你知道“年味儿”是什么吗?

是望乡的眼睛,是归家的脚步;是爆竹声声,烟花多多;是开心地笑,是热烈地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管哪一种,都渗透着悲欢离合,传递着血脉亲情。年味儿是过年才有的味道。

名人笔下的年味儿

从古至今,文人们留下了许多有关春节的文字,有诗词,有散文,有春联……在他们的笔下,年味儿是什么样的呢?

★诗词篇

古人怎么过春节?看看他们的诗词就知道啦!

春节是一年之初,要想万事开个好头,人人都应该振奋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孟浩然四十岁时仍然想在仕途上有所进步,就在赴京赶考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期望有一个好的结果。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在除夕来临之际,苏轼就“除夕守岁”这一民间习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时间就像蛇蜕皮一样,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守岁就是守时,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应该从今天开始,不要让曾经立下的志向和抱负成为一句空话。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用这首名词描写了元宵节时人们争相观看花灯的热闹景象。然而,作者的真实意图在于衬托“那人”的与众不同:盛装出行的游人观看了花灯之后就离去了,只有“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作者自比“那人”,表达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追求。

★散文篇

现代人又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在我国,南北差异很大,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都有很大的不同。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有时自告奋勇帮忙,许可拿个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运气不坏。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精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向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做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

——沈从文《忆湘西过年》

在南方的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等地,流行过年舞龙的习俗。舞龙这一活动与南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南方雨水较多,时常会有水灾发生,人们通过舞龙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作家沈从文是湖南湘西人,他在文章中回忆了舞龙现场壮观又有趣的画面。

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小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还有肩扛着谷草把子卖绒花的小贩,谷草把子上插满五颜六色的绒花,走街串巷,大姑娘小媳妇把他们叫到门口,站在门槛里挑选花朵。上年纪的老太太,过年也要买一朵红绒花插在小疙瘩鬏(jiū)上。

——劉绍棠《本命年的回想》节选

作家刘绍棠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对于北方过年的习俗可谓如数家珍,对于过年日常的活动、食品、习惯、礼仪等等,他都描写得很清楚。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

——冰心《童年的春节》选段

红糟肉也叫糟母肉,是福建传统特色菜肴。是用糯米、红麴(qū)加上糖,再撒上盐发酵成红糟,再将鸡、鸭等肉类放入其中淹制而成的菜品。

冰心奶奶的心思格外细腻,回忆过年时的情景,首先想到的是最忙碌的那个人。冰心奶奶在《童年的春节》一文中,写到了过年期间,母亲做鞋帽、做糟肉、做卤肉、红糖年糕等忙碌的情景,字里行间满满都是深情的回忆。

★春联篇

除了诗词和文章之外,还有一种春节特有的文艺活动,能够表达人们欢度春节的喜悦心情,那就是写春联,贴春联。从古至今,关于春联的八卦趣闻数不胜数,随便拿出一个就能逗你开心一笑。

惊爆!

第一副春联的作者竟是史上著名的“乌鸦嘴”?

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chǎng)虽昏庸无能,不理朝政,但在文学上造诣却很高。公元964年的新年,孟昶心血来潮,决定对自周代以来就颇为盛行的桃符加以改进,他给学士辛寅逊安排了一项工作:大好春节,你在桃符上写两句押韵的吉祥话,图个好兆头。

辛寅逊赶紧从命,但是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干脆大手一挥,亲自提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有记载的春联,全联的大意为:新年享受着先代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看起来确实很有文学水准和节庆氛围,可惜春联很欢乐,现实却很悲伤。第二年,后蜀就被北宋灭国了。宋太祖赵匡胤掳走了孟昶,委派了一个叫吕余庆的人去做后蜀首都的地方官,恰好合上了“新年纳余庆”。

而孟昶投降宋朝的那日,正巧赶上宋太祖的诞辰。要知道,古时候皇帝的生日都是普天同庆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宋太祖的诞辰叫长春节,这下又合上了“嘉节号长春”。于是,孟昶不但自己当了亡国之君,还得祝宋太祖生日快乐,心情怎一个郁闷了得。

虽说这是个奇妙的历史巧合,但不得不说,孟昶这副春联实在是够乌鸦嘴的,不过宋太祖表示,你的霉运就是我的福运,会说你就多说点儿!

点赞!

书圣门前“晦气”,春联竟是机智“大喘气”!

相传,王羲之有一年过年写了一副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此联嵌了三个“春”字和三个“新”字,非常贴切地展现了“新春”景象。他自己感觉很满意,就让家人贴在了大门上。

没想到,由于王羲之的书法太有名,糨糊还没干,晚上春联就被他的崇拜者们当成珍稀墨宝给揭走了。王羲之没办法,又写了一副“莺啼北里千山绿,燕语南邻万户欢”,让家人再次拿去贴上。此联充满春日的生机,对仗亦十分工整。

结果,王家人低估了“羲之fans”的战斗力,刚贴上去,这副春联也“光荣”被盗。眼瞅着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要是写一副,揭一副,那可就没完没了了。

王羲之灵机一动,提笔写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家人大惊,王羲之笑而不语,只让儿子把对联贴上。

夜里果然又有人来偷揭春联,可是看到这么不吉利的春联,再喜欢王羲之的墨宝也只能放弃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在大家的围观下,王羲之在春联下面各加了三个字,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猜你喜欢

孟昶宋太祖舞龙
照葫芦画瓢
舞龙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者考证
宋太祖“开门办公”
中秋舞龙
孟昶:我并非昏庸无能
孟昶:我并非昏庸无能
宋太祖与羊肉泡馍
钟馗捉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