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每个阶段都是关键期
2022-03-24朱浩铨
朱浩铨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些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期,这一时期出现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对儿童、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
当前,儿童青少年因心理问题而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在不断提升,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产前发展、婴幼儿期、童年早期、童年期和青春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对于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在某些具体的心理能力上可能有关键期,但从孩子的全面发展而言,未成年的每个阶段都是关键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我国很早就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对中小学、中等学校、高等学校等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有部署。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期是一些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期,因此,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应当特别重视以下3个方面。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很多学校为了满足师生比等数量上的要求,通过兼职、转岗等方式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很难保证其专业能力。心理健康教师的对口专业是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各地可以根据这一指标了解当地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些学校通过设岗设编、职称职级晋升、工资待遇参考班主任标准等激励机制,稳定和发展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学校开设了课程,但因为缺少师资和教材,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教具、教师等资源匮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群体共性,也有个体差异性,要对不同学生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相应的教学研发。
三是突发事件心理应对体系建设。我们调研过一部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只有极少数学校提及与卫健部门或医院合作建立预警和干预机制,能及时开展危机干预或及时完成问题学生的转介。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应急体系,很难预防和早期识别问题学生,错过了早发现早干预的关键时机。一旦发现有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主要还是通过休学等方式,由家庭负责解决问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看到很多积极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双减”实施过程中,家长们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可能100个家庭有100种问题,不容易被看到,也很难用共性举措去解决个性化问题。
年初,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从法律层面定位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家长不是天然地就会教育孩子、天然地就会当好第一任老师。
所以,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工青妇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各自的资源和条件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还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
如果各地各部门真正重视该法的落实,这些具体要求都能够落到实处,这是对家长和教育从业者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更广泛,涉及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以“智力”为例,我们希望孩子的心智能力健康发展,在心理学研究中智力是心智的具体表现。智力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的确重要,但它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内容。要培养一个心智健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孩子,需要从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发展等方面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现实中,家长们往往更重视孩子的身体发展和认知发展,而忽视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和社会适应,道德发展影响孩子能否明辨是非善恶、遵守社会规范。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并不容易,但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各方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用这样的理念去推进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亲子关系、塑造社会氛围,在孩子的全面发展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在家校共育方面,我的同事们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王利刚博士过去5年进行了系统探索,为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成长摸索出一套可操作的模式,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家校共育模式。他用工作坊等方式传播知识、培训技能,让校长园长们对家校合作形成共识,让老师们更会做家访、更会开班会,让家长们更懂得如何跟学校老师们一起配合教育孩子,让主题班会不再流于形式,而是成为孩子们想参加并能获得成长的必修课。
家校共育模式,最核心的是形成共识,最关键的是通过工作坊、培训等方式,教會教师和家长们如何做好家访、开好班会,用好这些家校共育的具体手段。
我们还参与发起一项心理发展特色实践教育工程—双培强基工程,以“培养心智”和“培养志向”为目标,希望将心理发展的研究探索,通过实践场景应用到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引导青少年发现自己的兴趣特点,激发内在动机和潜能,发现更好的自己、点亮未来的种子。
这些是我们科研和应用转化工作的一个缩影。“双减”、家校共育等,虽然主要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但这类复杂的社会问题,往往需要心理学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提出可操作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