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活着”的意义

2022-03-24李小丽

雨露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福贵余华经历

李小丽

一位孤独落寞的老人,唱着古老又奇怪的歌曲,然后他站起身,亲昵地拍了拍他的老伙伴,一起摇摇晃晃向着夕阳走去……

步入不惑之年再次拜读这本《活着》,相比初读时的悲愤交加,此时倒能品味出几分超然与淡定,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像是压抑,又像是释放,是生活所给予的理所应当。初读时总觉得福贵看似是活着,但内心其实是死了。而现在的感悟则相反:经历过沧海桑田,他依然活着,且比很多人更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主人公福贵年轻时是个富贵人家的浪荡公子,一夜豪赌输光所有家产,跌落成一个穷苦的农民,接着他先是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至亲一个一个死去,命运每每在福贵的日子稍有缓和的时候就向他抛下一个炸雷,那种无力反抗感让人绝望。在经历一次次至亲离世的打击后,福贵在暮年与老牛相遇、相伴。书中以第一人称叙述,代入感极强,像一场撕心裂肺的呐喊,更是不卑不亢的呼唤,我承认读它的某个瞬间泪流满面。薄薄的一本书,只有百来页纸、十三万字,对于一本小说来讲,这并不算多。它的描写也并不如《红楼梦》或是其他小说一样华丽冗长,有得只是朴素到不能够再朴素的,带着泥土味道的文字。但就是这样一本简短、朴素的小说,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福贵那动荡曲折的鲜活人生,通过他一次次经受亲人死亡带来的沉重打击,体现出了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当我看到有庆死的时候,不禁泪流满面,我觉得这是这本书中最沉重的地方。学校组织学生献血去救校长——县长的女人,这本来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但由于当时抽血的医生对于权贵的谄媚,有庆成了讨好权贵的牺牲品。他本来应该拥有无限未来,却被生生扼杀,甚至在福贵到医院将有庆的遗体领回来时,医生还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多生一个儿子呢?”多么善良而美好的人,老天怎么就忍心伤害他,令人揪心、唏嘘不已。而当福贵得知县长春生是他战友的时候,他却没有因为儿子的死而责怪春生。那种苦苦挣扎的年代尚能如此重情重义,那种从容的人生态度使我由衷敬佩。

死,很容易;活着,很难。但是我们要为了活着而活着,死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你从前疯狂的拼了命也要实现的目标;没有你想要保护的亲人、朋友;更没有那些想要保护你的重要的人。生活如此艰难,但还是要努力地活下去;活下去,便有了无限可能。

可是,人为什么而活呢?

死亡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无数人在讨论如何面对死亡却能保持淡然的心态时,余华先生的《活着》告诉我们,活着,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目标,无论时代环境和生活本身如何捉弄,活着便是最强大的反击和对抗。其实,我常常想,如果命运注定一生劫难坎坷,那么活着究竟有何意义?或许我不能从悲悯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而应该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为活着而活着。我们总喜欢探究活着的意义,我们总在追求进步,追求更好的明天,追求人往高处走,但如果你所有的努力全部被命运击得粉碎,你所有的挣扎到头来全部是徒劳无功,你到生命的最后才发现,你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而你已无力反抗,那時你又该去何处探寻人生的意义?当无数人以开放的心态讨论如何面对死亡时,余华的《活着》就已经给了读者沉重一击。生活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命题,我们为什么活着、如何活着,这个问题有无数人思考过,但大多没有寻求到想要的答案。于是他们让自己腐朽,在虚无中度过一生。可我从福贵离开的背后,从他的歌声中,得到了答案: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

活着,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目标。活着,平平常常就好。这本书,不是一直都令人伤感,一些福贵与家人、朋友温暖相处的场景让我嘴角上扬,在这些地方,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帮助关爱。

《活着》的结尾是福贵活了下来,而他身边所有亲人都死去了。纵使苦难与风雪早已染白了他的头发,压弯了他的脊梁,可他还是顽强地、不屈地活着,因为他懂得了,这就是上苍赋予的报应和福祉,他坦然、从容,虽不乏对生活的无奈与不满,但他仍努力地活着,他对生命有着敬畏。伤心和绝望确实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挫折,希望和光明却是前行的方向。

福贵的经历值得同情,可他的一生仍有许多让他得意的小幸福充斥在他的回忆中。那些在他一生中出现又逝去的家人朋友,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记忆中。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清晰地回忆起父母、孩子和妻子去世多年后的情景。有富贵、有贫穷、有希望、有失望,大喜过后是大悲,绝望中看到曙光,这就是人生:波澜壮阔又高潮跌宕,最后如小桥流水一般缓缓地走向终点。

读完《活着》,才真正明白在时代的洪流面前,生命是何其脆弱与不堪一击,一切的一切使得人们活得异常艰难,时时刻刻都可能因灾荒而丧命。以前总听老一辈讲述那个时代的痛苦,人们的可怜,为“生存”这一简单的问题,遗失了他们那个年纪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在泪水和微笑中,我再次读完《活着》。回过头来再次咀嚼序言,我理解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意义。《活着》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我看到了任何困难都打不垮、压不倒的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坚定知足和随遇而安。诚然,福贵的命运是世间难有的坎坷,却也是世间罕有的精彩。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但他却可以回过头来完整地描绘这一生。福贵的生活孤独悲苦,却乐观从容,他不甘屈于生活之下,奋力跃然于世间。

《活着》能唤起读者去思考生命、尊重生命。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对时代的了解,更是对生活的另一种带有正能量的注解。我想,福贵的一生应该是饱满的,富有过、贫穷过、尊贵过、卑微过、放肆过、收敛过,经历过社会激变动荡,走过人生起伏悲欢,这样的人生才是厚重的。如果有上帝,那福贵一定是被多看了一眼的那个,一个人经历了人生百态。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以之歌。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感受为了活着所付出的艰辛。苦难成就着我们,让我们感受活着的痛与快乐。余华先生用精彩的故事和极高的叙事技巧,让我们看到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亦让我们有了战胜磨难的勇气。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本就来之不易,我们又怎能轻易舍弃?活着,纵然要承受诸多痛楚,但仍要坚持不懈、顽强不屈,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活着,看似平凡的一个词,背后却是种种艰苦生存、奋斗的诠释。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触动了我这颗沉寂的心。为了所谓的事业、工作,现代社会的人们大都忽视了家庭,远离了故土、亲人,当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怀疑、冷漠、尔虞我诈,甚至是敌视时,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所走过的每一天,是否是白茫茫的一片,朦胧模糊和无所适从?每天看似忙碌奔波,其实做过什么大家心里都不清楚。我们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所以,活得简单也许才是人们最终的追求,那些所谓的高档需求,不过是人的私欲膨胀后的妄念而已。

人最终,必定是会返璞归真的。

《活着》通篇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看似平常无奇的叙事却能抓住读者的心,随着情节的展开而愤怒、紧张、激动至最后的悲悯、敬仰。我想,余华先生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人最朴实的精神——在悲苦命运之下依然努力活着的尊严。绝境之中,越是艰险,越是不能放弃希望。人活着,只是因为要活下去。但活着,不能只是为了活着,生命要有所追求,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逆境中谋求成长,不到死亡的一刻,永远不会放下心中的期盼。

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折磨、苦难、痛苦、濒临绝望时,抬头仰望星空,或许内心深处就会出现《活着》中福贵的影子,也自然而然地会思考起“活着”这两个字。

我想每一个有灵魂的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惨淡却又不失平淡的气氛。余华先生说创作总是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每一个有艺术灵魂的人总会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坚持或许困难重重,但至少我们活着。

《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所以,我们活着就是活着的本身,并不是为了其他什么而活着。不要总觉得活着太累,因为一些人单单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没有比活着更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情。苦难是生命常态,与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不如珍惜当下,把握现在,在这个薄情的世上深情地活着,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一些渴望,甚至一些痴迷,努力而丰富地活着,哪怕仅有微光。

猜你喜欢

福贵余华经历
《活着》中福贵的艺术形象审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读与写(节选)
扩展阅读
经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