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方法

2022-03-23骆翠红王思璇宋亚雄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质量

骆翠红,王思璇,宋亚雄

(1.武汉智汇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 武汉 430070)

在污染源普查中,无论是前期准备、清查、入户调查,还是产排污核算,普查过程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普查数据质量。如果污染源普查质量得不到保障,污染源基本信息、产排污信息和治理设施信息不准,数据的可用性也将大打折扣。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准确把握前期准备及清查阶段、入户调查阶段、产排污核算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1 污染源普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我国于2016年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主要的普查对象为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以及移动源。工业源普查对象为产生废水污染物、废气污染物及固体废物的所有工业企业;农业源普查对象为种植业、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生活源普查对象为非工业用锅炉、入河海排污口、城镇居民能源使用情况和生活污水产、排情况;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为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污水的单位;移动源普查对象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和油品储运销污染源。

污染源普查工作中,调查的污染物种类包括废水污染物、废气污染物以及固体废弃物。废水污染物重点调查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砷、铅、镉、铬、汞、五日生化需氧量、动植物油,废气污染物重点调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砷、铅、镉、铬、汞;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物、污泥、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和飞灰等[1]。

针对不同污染源,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工业源采用全面入户调查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由其直接管理机构填表;农业源全面入户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由县级部门填报统计数据;生活源入户调查生活源锅炉,抽样调查城镇居民能源使用,实地排查入河(海)排污口,全面调查行政村居民用排水情况。

常用的污染物产排量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和监测数据法。各类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通用的方法是,利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工业源、入河(海)排污口、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有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可用监测数据核算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对于工业源,产排污系数的选择相对比较复杂,需根据产品、原辅料、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确定。

2 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1 为污染源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在污染源普查工作当中,普查人员需要通过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制的软件,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填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在对这些污染源数据与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形成地方污染源管理档案和国家污染源管理档案,为污染源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2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监管工作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污染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2]。但是,受人员、经费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污染源的排污数据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对企业环境监管工作产生了限制。污染源普查工作及质量控制,可以帮助环保部门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区分重点监管企业和非重点监管企业;划分出国控重点污染源、省控重点污染源、市控重点污染源、区控重点污染源以及非重点污染源等;并对环境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为分级管控、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成效。

2.3 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工作。污染源普查与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在对普查对象进行普查的过程中,可以使普查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了解污染防控的重要性,提高普查对象的环保意识。另外,在污染源普查工作过程中,普查人员张贴大量的横幅与简报,可以帮没有参与到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群众对污染源普查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这样一来,可以明显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3 污染源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污染源普查宣传欠缺

在污染源普查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些普查对象对于污染源普查工作不了解,对以往的污染源普查工作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可以看出,我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全国性的普查工作,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行业。如果普查对象不了解、不重视污染源普查工作,普查人员在获取准确数据方面,会面临较大的阻碍。例如,某市的普查人员在对当地企业污染源普查的过程中,遭到企业的抵触与拒绝。甚至该企业指出“并不知道有这一项检查,还以为是诈骗分子的新诈骗花样”。要想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避免这类现象的出现,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力度。

3.2 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通

污染源普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多个部门的团结与协作。如果各部门之间没有一个畅通的沟通机制,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各级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环保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不高。即便是有信息化技术支持,信息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进度与质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农业部门、统计部门、供电部门、交通部门等,都需要积极参与到污染源普查工作当中,并与环保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如果相关部门与环保部门之间的沟通频率低,解决污染源普查问题效率就会降低,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

3.3 普查对象清查与入户调查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开放力度也越来越大,小企业遍地开花。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优胜劣汰更新换代迅速,使得清查结果与入户调查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部分小企业环保排污量不大,但管理不规范,环境污染危害性不小,是否将其纳入详细调查无明确界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清查工作的完整性因此难以得到保障。

3.4 普查培训效果不甚理想

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只有普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和职业素养,才能够为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会在当地选择若干熟悉当地污染源的工作人员予以辅助,并引入第三方环保机构,进一步提高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准确性。虽然这些工作人员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了解,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专业性却不高,对于企业生产和产排污等情况的了解也不够深入[4]。这些都会对污染源普查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即使对指导员和普查员其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依然不能保障其全面了解污染源普查报表中的所有指标。另外,专业普查人员较少,对于污染源普查工作效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4 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需要遵循的原则

4.1 全过程控制原则

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工作,应覆盖普查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普查对象清查、入户调查与数据录入、产排污核算和数据汇总、成果总结发布和开发应用等各环节。

4.2 全员控制原则

污染源普查质量管理实行全员控制,各级普查机构、普查成员单位、普查对象、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第三方普查机构等的所有成员,要对各自承担工作的质量负责。

4.3 分级控制原则

国家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污普办)对各省(直辖市)普查工作进行质量核查与评估;各省(直辖市)污染源普查机构(简称省污普办)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普查工作进行核查与评估;各市(州)普查机构(简称市污普办)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普查工作进行质量核查与评估;各县(市、区)普查机构(简称县污普办)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普查工作进行质量自查与整改,严把普查数据的质量关[5]。

4.4 抽样核查原则

原则上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核查工作,随机抽取被核查的区域和入户调查对象。国污普办以省为单元进行抽样核查,省污普办以市(州)为单元进行抽样核查,市污普办以县(区)为单元进行抽样核查,县污普办采用数据审核、现场复核等多形式的自查。

4.5 全方位多方法比对原则

应采用人工审核、计算机软件审核、统计学方法、专家审核、监测数据法核算、物料衡算、产排污系数法核算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全面利用各有关部门管理数据、统计大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全方位比对。必要时,组织专家、业务技术骨干和普查领导小组,进行数据的审核、汇总及纠错改错工作。

5 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方法

5.1 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工作

加强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需要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工作。首先,根据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情况,分级组织针对性的普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普查制度和技术规定的培训,使普查工作者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其次,加强污染源普查工作宣传,将污染源普查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提供给普查对象,并引导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污染源普查工作,便于普查人员快速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在减轻普查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污染源普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6]。再次,利用多种不同的媒体平台,进行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参与,使其督促污染源普查工作。最后,增强群众的环护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基层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确保污染源普查工作收集到更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提高污染源普查工作效率。

5.2 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污染源普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规模性和系统性,涉及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多个部门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且工作时间较短,工作任务较重。只依靠普查人员以及地方辅助人员,很难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所以,要想加强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需要让更多部门参与到普查工作当中,并对这些部门的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首先,将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明确每一个部门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其次,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污染源普查交流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共享与应用,保障污染源普查工作范围的全面覆盖。

5.3 对普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要想加强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需要对普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首先,利用培训明确主要普查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各级普查办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并将责任追究机制落到实处,构建省、市、县三级质量自查制度、抽查制度以及核查制度,通过污染源普查工作质量的严格会审,找出污染源普查数据瞒报、漏报、错报情况,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从整体上提高普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7]。其次,对普查对象负责人、普查人员、普查指导员,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加强普查表格填报工作以及普查指标审核工作的控制,为污染源普查数据的代表性与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

5.4 对污染源普查数据合理地进行汇总审核

为加强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需要对污染源普查数据合理性进行汇总审核,通过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比对分析,逐级审核、查找单个指标或衍生指标异常数据,减少因个别普查企业数据异常引起的宏观数据异常等问题。汇总数据可按普查源项类别汇总,工业源可按行业类别汇总。在设定条件下,对关键指标或关键衍生指标进行排序,查找会影响汇总数据的企业,针对性地分析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逻辑性和一致性[8],存在问题的应进行现场核实,或普查年生产管理台账等佐证资料进行核实。根据实际情况,由普查对象负责人修改普查报表并签字确认。

6 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污染源普查质量,对提升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十分重要。由于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要想加强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不仅要严格遵循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分级控制、抽样核查、全方位多方法比对等原则,还要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工作,对污染源普查参与人员责任与义务加以明确,对普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以及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合理的汇总审核等工作。

猜你喜欢

污染源普查质量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质量”知识巩固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