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构建研究
2022-03-23孙子洋孙莹炜
孙子洋,刘 芳,孙莹炜
(首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69)
习近平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推动“教育+互联网”发展,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号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辐射作用,开展与中小学结对活动”。同时强调加强网络育人,《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国家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一、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价值意蕴
网络平台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必经之路,是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现实存在问题的良方。随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做到真正的资源整合、共享,教师集体培训、备课、评价的统一体系,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现代化的同时真正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要是把思政课作为一项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打造思政课课程教研体系和育人体系。
(一)解决关联性,体现科学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克服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不足,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例如小学和大学思政课内容都有道德与法制的内容,但平台中小学的版块以讲故事、说歌谣、动漫的形式展示,实践中可以老师编学生演;平台中大学版块以讨论、演讲、竞赛、论坛的形式展示,实践中可以是学生编学生演。平台中尽管都是道德与法制的内容,但小学与中学内容承前启后,层层深入,既注重各学段之间的关联性,又突出各学段不同特点,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让每一名学生从入小学到大学都真心喜爱,对每一名学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启迪的平台。
(二)解决连续性,体现规范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搭建,注重的是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培养,既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又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连续、思想成熟上的连续,既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长效机制,又体现每个学段学生的针对性。连续性的保证必须有周密、细致、规范的方案,制定完善的教学指导书、大纲、计划、管理、考核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性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
(三)解决智能性,体现趣味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使用ASP架构,运用Dreamweaver、powerpoint、Flash等软件体现不同方式的感官模式与传播模式,将其合理的穿插使用,可以提供比单一媒介更便捷、更有吸引力、更综合的表达结果,在视、听、说等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拥有更多的乐趣,寓教于乐。
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将以前难以完成的工作变得有可能甚至更简单,我们要把握时代赋予我们良好机会,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手段融合创新,学生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新形势下整体推进系统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是高校的强烈呼吁,也是中学、小学的必须考虑的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但仍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中小学思政课“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自为战、互不关联的现状依然存在。
(一)教学资源不均衡
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尽管同一地区不同学段的教学资源也不均衡。从纵向来看,较为丰富的教师、教具、基础设施、图书馆、资料资源都集中在大学,大学拥有的辅助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也比中小学丰富;从横向来看,部分中小学相对于同学段其他学校教学资源是比较先进甚至是超前的,资源多于其他学校。高校这些优势资源要做到下沉、共享和升级,这是线下较难做到的,部分教学资源相对丰富的中小学也需要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优势资源。
(二)教学内容衔接不够
当下学校之间的教学无论是横向来看还是纵向来看,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断联之处,同学段学校之间教学内容深浅不一、先后不同、快慢不同,导致学生升学后的思政学习出现重复、漏学现象。
(三)教师培养联通不足
教师是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力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加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师等德育骨干队伍建设”,[1]思政课教师的培养需要系统的设计,现阶段没有明确的联通的大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大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僵化单一,与上下学段没有有效的衔接举措,更加加剧了教学内容上重复的问题,单一重复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建立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要求。
(四)教学研究系统性不强
目前,课程理念脱离实践,课程没有衔接性,缺少整体安排;课程的教学过于独立,缺乏合作,各学段尽管有意识的进行集体备课的尝试,仍无法彻底的做到三大学段之间的集体备课,这不利于学段之间互相了解、学段之间衔接。
(五)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引导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正确方向的重要方法,现阶段的评价机制还有需要完善的部分。一是对学生的评价,部分学段因为没有升学压力,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学生成绩的科学评价,或是只有单一的评价机制,而不是综合的成绩评价。二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目的,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更加精准,但当前思政课的评价基本是单一的,单一的思政课评价已不足以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行推进。三是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与教学效果相同,现阶段的评价还未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相关联,是否进行了有效衔接并未体现在现阶段思政课教师评价之中。
(六)教学时间空间受限
目前,思政课教学时间及物理空间的阻隔是很多思政课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庞大的数量也无法做到真正把老师们相聚在同一个空间来进行培训、研讨、备课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很难在网络之外解决的,例如师资集结、资源共享等,这时网络平台的作用体现了出来,互联网具有高速传输、便捷、跨地域、覆盖人群广,具有个性化、成本又低等特点,可以较为完整的完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要求,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是思政课现实要求。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建设的构建路径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互联网忽略人数空间限制、简化统计统筹、信息高速共享等优势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已是现阶段思政课改革的主要趋势。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就是要利用网络、媒体把思政课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传播先进理念,弘扬主旋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学习指导,它包含了以往传统思政教育的全部内容,受众不仅仅是师生,更包括了社会、学校、家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现实窘境”,[2]解决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实现社会、学校、家长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现教学资源融通
教学课程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根基,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阶段。由于疫情原因,线上教学已经有了初步实践,除了日常上课、优秀课程共享外,相关专家的授课讲座、最新观点,社会实践场地、活动开展等信息进行等级公开,也应成为教学的一部分。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出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拥有更多的方式方法来对知识进行学习消化,获得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信息的快速收集、汇总、集中展示是网络平台能够将教学资源做到共享共用的原因,运用数据持续跟踪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推进良性循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搭建将在线实现教师教学功能、学生自主学习功能、教师交流功能、论坛交流、社会实践功能、在线心理辅导与法律咨询等功能。
(二)实现教师培养贯通
《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要正确处理多元化与集群性的关系”。[3]教师的培养基于统一有效的教师培养制度和评审标准,管理部门在教师培训前要制定教师培养制度和考核评审标准,主动的接受网络化的教学变化,灵活的应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高效率地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专题研修,利用网络确保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覆盖。网络平台解决了教师数量过多、线下场合难以聚集的问题,可以实现以区为单位全体思政课教师同时在线参与会议。将大量优秀教师系统培训,统一教学内容,主要针对教材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进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设计和沟通机制,这样将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联系起来,进行有效的、一体化的培训,针对性的教学培养,从而把良好地教学效果反馈到课堂教学之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精准定位各学段教师群,服务各学段教师群,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教学能力。
(三)实现教学研究互通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搭建将提供多人多组、同时不同地、人人可探讨、人人可展示的机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搭建可以使管理者利用平台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规律。利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集中教研、集体备课将会是解决教学内容衔接、联通的重要手段,统一教学目标、内容、进度,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管理者利用平台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教研与集体备课,围绕教材开展跨课程、跨学段开展,集体备课除了链接各学段外,还可以将个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梳理,使不同学段教师全面掌握整体教学内容、目标,逐渐提高思政课教学目标,逐步深化教学研究的内容,以教研促教学。
(四)实现教学评价科学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教学评价可采用“量化评价指标”、“细化评价标准”、“优化评价方法”的建设方式。[4]思政课是相对特殊的一门学科,不仅需要理论上的知识,同样需要实践上的锻炼,两个部分的评价都很重要,教学评价也可设置多重评价体系,如:自我评价体系和小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过程评价体系和效果评价体系等。
互联网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教师、家长等用户同时获得等量信息,进行一系列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形成较为科学准确的评价。
(五)实现时间空间自由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的搭建,突破了思政课空间、时间的限制,构建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从线下体验到线上虚拟,从网络平台的即时链接、分享、上传、交流到纵向从单独学段到全程思政课,横向从学校到社会,教师、学生、家长随时随地收听收看思政课相关内容。
总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平台是思政课在随着环境变化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网络平台的构建全面推进了“大思政课”建设,为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创造了平台,融合教学、教研、研修等模块内容,从而解决了现阶段出现的在衔接、联通、时空受限上的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强调的是协同,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分别为启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使命担当,强调的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整体性与统一性,将思政课进行“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以实现大中小学共同价值追求,为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