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问题的意识形态审视

2022-03-23陈云龙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云龙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上海 200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做出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新定位,而且多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然而,习近平也重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 这就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出现的“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以下简称“三化”)问题。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视域来看,马克思主义由于“三化”问题而受到的指责、怀疑和否定,并非仅仅针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说或思潮的“主义”之争,而是在根本维度上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之根本指导思想能否站得住脚,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行动指南能否赢得人心。因此,马克思主义出现的“三化”问题实质上是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兹事体大,面对挑战,我们需要把握这一问题的鲜明表征,深入剖析其形成根源,从而展开理性批判和应对,这对于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理论底气有重要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的鲜明表征

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社会生活的部分领域中,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被忽视的现象,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被一些人、一些势力有意或无意地挤压到边缘角落,部分学者喜欢以空泛、宏大、不着边际、不接地气的概念来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分学者以形式化的语言、“似马非马”的视角来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探讨,这些都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

(一)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在相关领域的弱化

在学科领域,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作为学科建制的历史比较晚,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早已存在于我国高校的学科体系中。然而,即使将考察视角放宽到包括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在内的广义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我们也会遗憾地发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对其他学科和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在非马克思主义的学科里,这些学科占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较大部分领地——不仅学者们较少谈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或视角,一些学者也没能真正搞清楚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关于自己学科所谈论问题的观点或视角。在一些曾经被马克思所批判的领域,如某些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带有较强实证主义色彩的研究领域,部分学者有意贬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或视角,甚至曲解、抵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观点。

在教育领域,虽然党中央和教育行政部门反复重申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但是部分教师、学生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只是以完成任务、完成考核、完成指标的心态对待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地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些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实质理解不到位、不深刻,导致他们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单薄、形式僵化的问题,而在这种情形下,教学效果也就受到较大程度限制。久而久之,思政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教育难免被边缘化。

在期刊领域,期刊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的重要阵地,向来受到各级部门、各类教师和各类学生的高度重视,比如中国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过程和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中,就把发表CSSCI期刊论文作为硬性指标之一。然而我们发现,在全国2000多家期刊中,专门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的期刊,只有20余家。在刊发的论文中,真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的论文较少,当前教师、学生都将阅读期刊论文作为积累学科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显然马克思主义通过期刊渠道对教师和学生发挥的影响力亟待提高。

在民众意识领域,由于民众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参差不齐,民众的常识化和非批判思维方式天然地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深刻性思维方式相隔膜,以致普通民众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层面难以直接地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亲和感。理论如果不能被民众所理解和拥护,就是无本之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此种亲和感的弱化,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对民众的吸引力和引领力不足。

(二)马克思主义的空泛化表现为纯粹概念的癖好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在解释、解决现代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是在应对当今社会重大挑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实现,然而当前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却在一定程度上遗忘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初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使命,表现出“为了解释世界”而解释世界的概念化、虚幻化倾向。比如,个别学者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仍然停留于“为体系而体系”的抽象思辨阶段,突出表现为不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要求去总结和提升马克思主义,而是将各种社会实践乃至世界万物纳入自己所构造的体系中去,试图构造出自足和完备的体系,然后拿来概括和解释世界的一切。这样的做法必然违背马克思主义“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要义,走到了马克思主义所反对的“解释世界”的方式上去了。

再比如,有的学者过分地追究马克思主义某个概念、某个观点、某种方法或某种取向在文本或思想史中的具体存在,虽然对经典文本的精确解读是重要和必要的,但是一些研究实质上已经滑向了繁琐哲学、经院哲学的路径,突出表现是纠缠于文本的字面解读而不考虑文本的现实意义,固执于概念的细节考证而不思考概念的现实指向。实际上,这些研究始终缺乏一种根本性考虑,即使学者们将这些琐碎和细节意义上的问题研究清楚了,但是它们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意义?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究竟带来多大的启发意义?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为了“改变世界”而“解释世界”,反观当今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是更多地停留于为了“解释世界”而“解释世界”的层次上。

(三)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化表现为形式化的文字游戏

作为一种旨在“改变世界”的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层面必然存在很多“高大上”的文字和宏大叙事的表述,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使命承担来说是必要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和表述只是马克思主义的外在显现,语言和表述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现实生活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然而,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倾向是以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字游戏和修辞手法的重视来取代对马克思主义所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视。简言之,就是只有语言、没有现实。在今天的一些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和学术著作中,很容易发现类似于这样的词汇:世界领先、国内一流、填补空白、重大意义、重大创新、原始创新等,这些词汇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排比对仗,但是它们只是“语言上的宏大”“修辞上的革命”而已,对于现实世界的改变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积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标签化的要害是以空话、大话、假话代替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这种标签化倾向不仅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而且也使浮夸、虚假的文风呈现蔓延趋势。例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研究领域,本来这是一个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真正的研究成果,但是看一下这一领域的很多成果,会发现一些学者始终进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单纯理论阐释工作,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历史进程、丰富内涵、基本特征和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研究,却较少进行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工作,因而难以增强社会公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和坚定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对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挑战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大力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严重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解释力

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从党和国家奋斗历程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面对如此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本应该体现出强大的阐释力,然而在多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尚且没有被民众充分知晓理解,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一些专家学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口号化、玄虚化和形式化倾向。个别学者“在马而不言马”,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和人民立场的理论底色被淡化,而当理论阐释脱离问题导向呈现空泛化、虚幻化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解释力就会因缺乏理论底色而受到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严重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力

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不仅在理论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彻底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而且在实践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换言之,即使我们在理论上搞清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作用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但是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际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那么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就仍然是“空中楼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力的形成和发挥需要一个中介条件,而这个中介条件正是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始终有效在场。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遗憾的是,这个中介条件的形成和壮大,并不是天然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在某些领域的“失声”“失位”、理论阐释上的“故弄玄虚”“牵强附会”以及不面对现实问题的“文字游戏”“标语口号”,造成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视、理解、信任程度不充分,而民众的此种态度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能有效做到“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即由于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某些领域中并没有较深程度地深入人心和转化为自觉行为,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其凝聚力和引领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

(三)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严重解构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领导权

话语领导权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面对新时代亟待解决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提出“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从理论上讲,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在现实境况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部分学科体系中呈现“边缘化”“碎片化”倾向,这就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教材中、论坛上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语”“失踪”“失声”,甚至“在一些地方,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员羞于在人前说自己是政治理论课教员”。另一方面,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如果仅停留在内在抽象的思辨环节或者照本宣科、“标签口号”式的宣传方式上,而不去关注“现实中的人”和“人类感性实践所形成的世界”,不注重外在话语表达的间接性、生动性和创新性,就难免落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在此情形下,就难以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领导权。

三、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的意识形态根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有其深刻的意识形态根源。具体而言,在理论阐释上,为了片面追求民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阐释内容和方式呈现庸俗化、肤浅化、平淡化倾向。在应用方式上,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过于片面和教条,且急功近利,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屡见不鲜。而对于一些错误思潮,部分学者也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而熟视无睹。在理论普及上,没有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及其当代价值。

(一)在理论阐释方面存在庸俗化和肤浅化的现象

在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中,少数学者打造“心灵鸡汤”式思政课堂,盲目追求一种形式的热闹和表面、浅显层次的认知接受,而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让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深入学生内心。受“碎片化”和“短平快”等社会思维的影响,加之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过度溺爱和“纵容”,一些思政老师趋向于刻意满足“学生口味”,有的教师甚至投学生之所好而不顾思政课的初心和使命,在课堂上过度地、无计划地给学生播放电影视频、进行无明确主题的散漫式讨论,以求课堂所谓的“其乐融融”的效果以及较理想的学生评价,而其代价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马克思主义在学生心中也更加似是而非、地位边缘化,更遑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另外,在移动传媒以及“抖音”等短视频APP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正能量进行广泛传播外,其负面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比如“抖音”上一些网红思政理论课教师对相关社会热点的分析,带有人生观的消极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这些不良倾向在互联网容易形成“吸粉”集聚效应,在无形之中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严肃性和政治性,严重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在态度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存在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时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恩格斯的话暗含着一个重要问题,即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适用性问题。换言之,就是我们在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而不是从孤零零的片面的教条和本本出发。马克思本人在当马克思主义被歪曲解读时也被迫直言:“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方法上,仍然存在教条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态度。例如某些地区和高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当作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预备课程”,这种做法和态度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教育活动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价值都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三)在困境应对方面对错误观点缺乏批判精神和使命担当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领域的学者囿于自我设置的学科界限,对众多国计民生、舆论场和日常生活的话题不发表或很少发表言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话题上的缺场,导致人们除了在学校课堂上曾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之外(课堂展现得往往又是比较僵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等),没有太多机会和渠道领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和应用价值。很多社会话题已经被自由主义等理论阐释过很多遍,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却尚未对其进行深入批判。例如,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是西方哲学或西方经济学学科出身,他们以“纯学术”的心态自居,不研究关注中国实际问题,尤其是对新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社会热点,包括对国外重要社会思潮均保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应该交给实际工作者进行解决,而这个现状恰好导致这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于无形之中放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本该有的批判精神和使命担当。

(四)在理论普及方面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客观来讲,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在一些领域出现缺位、错位和越位,是产生“三化”问题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是诱发“三化”问题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指出,自己的理论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同时马克思强调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那么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复杂本质性、理论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主体,即普通大众具备相当高的理论思维能力。而普通大众天然地秉持常识式、经验式的思维方式,以常识接受经典、以经验对接理论,那么结果往往是经典遭受误解、理论遭遇曲解,这表现为普通大众在无法顺畅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下,很轻易地得出“马克思主义没有用”“马克思主义过时”的结论。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在思维方式上的天然距离是“三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学者本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但事实上部分学者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缺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譬如,个别马克思主义学者把研究马克思主义当作获取名利的工具;还有些学者打着学术范式创新的幌子,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而实质上在兜售西方自由主义思潮;还有一些学者并不参与意识形态的实际工作,也从不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而热衷于制造“学术垃圾”“理论泡沫”和“正确的废话”。这些学者的做法不仅没有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连马克思主义都不是。

四、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的意识形态应对原则

解决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应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要认真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做到信仰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前提,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永葆人民底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与真信真用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强调:“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提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浅尝辄止和蜻蜓点水,也不能在一知半解的知识储备下就不负责任地大放厥词、滔滔不绝。在马克思主义学习上,要触动灵魂,要在思想深处达到共鸣,要做真正的信仰者,学而不信者非真学和真懂。要做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要增进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我们既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高度自信,同时又要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同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掌握后灵活运用之,要真用马克思主义,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理论魅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与真信真用的有机统一,是解决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与问题研究的有机统一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更加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不仅除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还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与问题研究的有机统一,要结合国情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问题是创新的起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决定了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只有聆听时代的脉搏,回答时代的呼声,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扎实有效接地气地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作为人民群众实现自我解放实践的内在理论环节,马克思主义要预测性地发现实践中的深刻矛盾和问题,进而研究分析矛盾和问题的成因和趋势,最终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的合理思路和措施,并在实践中证实理论创新的正确性。唯有在认真研读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持经典阅读与问题研究的有机结合,努力分析我国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不断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措施,才能不断提升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和话语权。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既要坚定政治立场,又要坚持学术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学术自由探讨,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不可以一谈到学术问题可以研究,就不顾政治纪律而乱说一气。学术探索无禁区、但讲课有纪律,“无禁区”也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堂上都是不被允许的。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中第一条要求就是“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要在坚持正确政治原则的前提下,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注意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区分和把握。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正面引导与错误批判的有机统一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同时要加强对错误思想和思潮的批判,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和错误批判相结合。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群众、感染群众,帮助他们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我们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但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并不意味着对错误思潮批判的松懈或放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对错误思潮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宣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不能放弃理论的批判功能,放弃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在面对福山“自由民主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演化的终点’和‘人类政体的最后形式’,并因此构成 ‘历史的终结’”时,德里达则反驳福山的论调是在“施诡计,耍花招”,强调资本主义世界病得非常厉害。在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时代,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遍地丛生,试图干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扰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秩序。因此,理论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清醒和学术上的自觉,敢于、善于理直气壮地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更深刻改变了中国。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也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而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懈努力。理论的终极意义和目的不在于“躺在书房里”供人瞻仰,而在于通过不断创新而指导后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中,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感知时代、观察时代和引领时代,因此如何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的重大意义、如何看待和防范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和如何理解并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就成为一个当今学界不可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