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2022-03-23李改弟毛丽萍

现代食品 2022年22期
关键词:喹诺酮兽药类药物

◎ 李改弟,毛丽萍,左 凤

(凉山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四川 凉山 615000)

1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现状及危害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常用到的兽药有抗生素、激素、镇静剂等,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不合理使用兽药,部分养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规或超量使用药物,还有养殖户不注重休药期,造成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兽药残留超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兽药行业缺乏管理和规范,市面上随处可见伪劣药品。兽药残留有致毒、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例如,受体激动剂会对人体的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产生耐药性,使用激素会造成儿童早熟、肥胖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养殖户违规滥用兽药,动物的排泄物中也会有兽药残留,若不经过处理就将动物排泄物排放到自然界中,就会污染土壤和水体[1-2]。

2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

由于动物源性食品基质比较复杂,目标物的检测残留量相对较低,样品的前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样品前处理是开展检测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现阶段兽药检测前处理主要包括对目标物的提取、分离、净化,对于难以提取和检测到的目标物,还要进行衍生后再处理。提取是将待测物与其他物质分离开,常用到的提取试剂有乙腈、正己烷、乙酸乙酯等,由于大多数畜禽产品基质比较复杂,要进行多次提取才能达到目的。为了减少共提取物的影响,样品在分析前要进行净化处理。常用的净化技术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免疫亲和色谱等[3]。

3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3.1 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在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目前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目前化学分析检测方面的前沿技术,是在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主要是通过在酶的高效催化反应作用下产生抗体抗原的免疫显色反应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原理是待测物含量与免疫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具有相关性,可通过颜色的深浅程度达到定性、定量分析的目的。其优势是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灵敏度相对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兽药检测,常用于养殖场、屠宰场、肉产品深加工厂等。不足之处是一次只能检测某种或者某类物质,不能多目标物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可先定性筛查,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确认结构和定量分析[4]。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高压系统输送的液体为流动相,试样流经色谱柱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由于试样中各组分的性质和结构存在差异,各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力不同,从而实现分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都很高、一次可同时测定多组目标物,现已广泛用于食品中多种残留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5]。在兽药残留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最常用的有两种,高效液相-紫外吸收检测技术和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技术。

(1)高效液相-紫外吸收检测技术。紫外吸收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最常用的检测器,它有3种类型,分别为可变波长检测器、固定波长检测器以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由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成本低、灵敏度高、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等特点,它的适用范围较广。但由于该法对可见光吸收的兽药缺乏敏感性,加上受大多数复杂基质的影响,易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4]。

(2)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技术。荧光检测法相比紫外吸收检测法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于不产生荧光的物质,用荧光试剂制成其衍生物后再进行测定。由于喹诺酮类具有一定的荧光反应,该方法常用于检测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而其他的兽药则需添加相应的衍生环节才能进行荧光检测,检测过程比较复杂,从而限制了荧光检测的发展[6]。

3.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以及分离和鉴定同时进行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随着质谱检测技术的发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出现,液质联用技术已成为兽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具备质谱准确的定性定量功能,同时具有液相色谱的分离功能,其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更高,在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4]。

3.3.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但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仅会影响泌尿系统的功能,还可在尿液中析出,结晶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从而损害肾脏功能。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磺胺类药物残留量检测已成为我国食品的常规项目之一。

我国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人员逐渐开发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畜禽肉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高何刚等[7]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鸡肉中16种磺胺类和15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0~500.0 μg·L-1时,31种兽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0,当加标量为50.0 μg·kg-1时,31种兽药的加标回收率为84.0%~94.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31种兽药的检出限均为 0.10 μg·kg-1,定量限为 0.30 μg·kg-1。通过均质提取的办法,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可满足多种磺胺和喹诺酮类兽药同时检测的需求。

3.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但这类药物的残留会对人体系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损害人体健康。因此,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测非常重要。

罗静等[8]建立了一种基质固相分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鸡蛋中1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基质固相分散提取过程中以硅胶为分散剂,氨甲醇溶剂为洗脱剂,其萃取回收率在80%以上。洗脱液浓缩定容后经C18柱(50 mm×2.1 mm,1.9 μm)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 ~ 50.0 μg·kg-1,检出限达 0.1 μ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8.8%~10.4%。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灵敏度高的优点,特别是鸡蛋样品中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高通量分析。

3.3.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四环素属于广谱抗生素,其具有杀菌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可能出现脂肪肝变性,抽血化验发现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在畜禽产品养殖的过程中,四环素类药物是较为常见的添加药物,其在动物体内残留易被人体吸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检测畜禽产品中四环素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刘镇等[9]建立了石墨烯纳米磁颗粒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四环素类药物的方法。赵琪[10]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以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美他环素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牛奶为样品,采用的检测方法是C18小柱富集,含4%甲酸的甲醇溶液洗脱,进行液质联用测定。结果表明,牛奶中四环素、土霉素、美他环素检出限均为0.05 μg·mL-1,金霉素检出限为0.1 μg·mL-1。经过检测分析,四环素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四环素98.1%、土霉素95.2%、金霉素88.3%和美他环素86.9%。以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表示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四环素12.2%、土霉素12.8%、金霉素3.2%和美他环素15.0%(n=5)。通过研究,证明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检测食品中的四环素类药物时有实际作用,可高灵敏性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四环素类药物。

4 结语

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已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从事食品兽药残留检测的专业人员,需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提升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及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重视食品中兽药残留现象,加强管理和监督,保障消费者菜篮子的安全。

猜你喜欢

喹诺酮兽药类药物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兽药GSP认证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