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2022-03-23李昱糠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视域废气大气

李昱糠

(中山市美斯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0)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生产及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废气也随之增加,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不仅威胁人体健康,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进一步加剧了生态问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是立足于生态视角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要站在生态系统角度对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客观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1]。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是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保护方式,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而大气环境保护的参与者们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各类保护活动,确保大气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态系统。

1 生态文明视域分析

1.1 生态文明概念简析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相关内容,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新阶段,遵循了人、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存在密切关联,在社会发展中,生态文明可以构建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进行改善。生态文明主张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解决当前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让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构建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并科学地促进社会发展[2]。

1.2 生态文明视域的理念及其发展

生态文明视域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理念上的新的视觉角度,主张在对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时,从生态文明角度进行思考,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环境中的矛盾等问题,运用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解决和处理各类问题。生态文明视域是一种独特理念,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后的更为先进、科学的文明,它重新探讨工业生产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并且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重新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3]。生态文明视域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生产力水平不断进步,自然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下,我们站在生态文明视域的角度,积极改进和创新工业发展体系,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治理,对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气污染日渐严重,温室效应逐渐加强,更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 大气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2.1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破坏大气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工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各类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废气、粉尘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也会加剧温室效应,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工业污染治理是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人们不重视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大量工业废气未经处理排出,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污染物排放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排放的工业废气也日益增加,对大气环境的威胁不断加重。工业污染导致的大气环境恶化问题相对严重,以石化企业为例,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碳氢化合物和粉尘,容易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加剧温室效应;钢铁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硫氧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不仅危害大气环境健康,还可能导致酸雨等问题[4]。工业污染破坏了大气环境,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会对全球环境和气候条件产生影响,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2.2 生活污染

生活污染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类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生活中产生的废气也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气污染问题。以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能为例,火力发电仍占据全国发电量的70%以上,火力发电消耗煤炭等化学燃料,在提供生活能源供给的同时也生成了有害的氮氧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对大气造成一定污染。此外,人们在焚烧、填埋等处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部分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或物品在其应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气,威胁人体健康与大气环境,比如吸烟、焚烧秸秆等,也应当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分析[5]。

2.3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废气产生并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私家车成为主要代步工具,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燃油车在能源燃烧过程中会排放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其中也包括固体悬浮微粒,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汽车尾气会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尾气中常见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除私家车外,其他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如火车、飞机等产生的废气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对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治理,是现阶段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各类节能减排措施正在不断推出。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气环境保护的意义

3.1 大气污染的危害性分析

大气污染的产生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比较常见,是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重要原因。大气污染的自然因素通常为自然灾害,如沙尘暴、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大气污染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并且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但很多自然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持续时间较长,造成的危害会随之增加[6]。人为因素导致的大气污染更多的来源于人类生活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气,其中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部分气体为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的大气污染还会随生态链进入生态循环中,进一步对动植物、土壤、水源等造成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畸变等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2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气环境保护的意义

现阶段大气污染现象严重,工业废气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光化学烟雾,雾霾天气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最终会给人体健康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生态文明视域是一种站在生态角度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矛盾的观念,能够从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要求有效遏制大气污染问题,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从生态角度出发,围绕生态的整体发展选择更加科学、平衡、先进的方式进行整改,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而不是一刀切的治理污染问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具有先进性与前瞻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关爱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型社会落在实处,在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7]。

4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4.1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是大气环境保护的规范化、系统化措施,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关人员结合大气污染情况,建立健全其防治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环保质量和水平。现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主要针对工业生产企业,特别是高排放、重污染的工业系统,通过提出一系列废气与粉尘排放控制要求,减少工业生产中的大气污染问题。而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则需要相关人员客观地从生态文明角度考虑,分析工业生产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合理分析工业生产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对工业生产中不同类别的废气、粉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更好地督促相关企业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此外,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交通废气等污染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城市生活中废气产生的原因,开展阶段性大气污染预防工作,改善生态环境[8]。

4.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提升大气环境保护的质量,在环保工作进行过程中,各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以身作则,不断强化规章制度以及执法力度,提升大气环境保护质量。生态文明的发展与维护需要有效的引导,而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者,需要发挥其职能,对大气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划;结合当前大气污染的程度,对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有效控制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并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管控,通过应用奖惩措施,有效减少生产活动中的废气、粉尘排放量。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树立先进的生态视域下大气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更新管理意识和管理技术,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对企业、民众等进行大气环保的相关宣传,运用政府力量号召全民参与到环保工作当中,提升大气环境保护质量[9]。

4.3 加强环保监管力度

环保监管力度的强弱关系着大气污染控制水平,在生态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更需要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加强监管执行能力,通过监管的约束力提高环保质量和水平。监管是发现大气污染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的有效措施,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大气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需要关注客观实际,了解现阶段大气污染的常见问题,根据污染源的产生、污染造成的危害以及污染预防措施等各项任务要求,划分相应的监管任务。为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监管人员需要与各部门协同合作,整合空气质量监测、工业生产检查、城市建设规划等各项工作,制定合理的环保目标与任务,并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根据国家要求与地区大气污染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管方案,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监管活动,强化区域内对大气环境的有效监管,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10]。

4.4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水平对大气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绿化水平越高,空气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同样是大气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积极开展城市绿化建设是保护大气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规划人员在城市规划中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化范围,并根据气候、土壤条件栽培适宜的绿化植物,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等有害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和固碳作用对二氧化碳进行固定,并释放氧气。城市绿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巩固水土资源,缓解沙尘暴等也具有良好作用,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充分重视。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客观分析城市绿化建设对空气质量改良的作用,合理选择乔木、灌木、草坪等不同类型的植被进行绿化建设,构建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体系,让城市绿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的同时,有效改善空气质量[11]。

4.5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公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环保意识越强,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越高,越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公众是受到大气污染影响的主要群体,同样也是践行环保的参与者,公众参与对于提高环保质量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生活中节能减排,还是在工作中号召减轻污染,都需要有足够的公众支持。为此,我们应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宣传力量,面向公众进行关于大气污染危害的讲解,告知公众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让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在信息时代,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城市公开信息系统以及天气预报系统等,更加及时地向公众介绍当前的空气质量情况,告知其是否适宜外出,以及是否需要防护,让其能够更好地了解大气污染与生活的关联;此外,应该积极组织城市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保护志愿活动,如植树造林、废气排放监督、低碳出行等活动,让人们践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4.6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产生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大气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环保对能源消费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传统化石燃料与新能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截然不同。为此,我们应该关注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尽量减少石油、煤炭等废气排放量较大的能源的使用,通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升大气环境保护的水平[12]。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以及基于财政支持积极开发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费进行限制等,都是比较有效的管控措施。而在具体应用中,我们需要客观分析能源结构特点,循序渐进地完成对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5 结语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行大气环境保护,我们应当重视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系,用规范化、体系化的方式提升防治质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管力度,有效减少大气污染问题的发生;通过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以及加强绿化建设,从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善生产及生活,在保护大气环境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是更加科学、更加和谐且具有先进性的环保工作,对减少大气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视域废气大气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废气控制与治理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