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分析

2022-03-23张泽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空气监测管理制度监测

张泽军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龙岗分站,广东 深圳 518000)

空气监测是了解空气中污染物含量与状态的重要过程,在空气监测过程中污染物的定点、定时采样与测量是极为重要的内容。近年来,空气监测实验室检验工作在不断优化,而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情况却不容乐观,对现场质量控制的缺失很容易影响到最终监测结果,为此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1 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的意义

空气环境问题是现阶段环境问题中比较常见的类型,雾霾、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空气污染情况,通过空气监测能够实现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定点、连续、定时采样与测量,从而评估空气质量状态,为后续大气污染防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1]。空气监测工作一般在城市内设立空气监测点,通过自动监测仪器和现场采样测量等方式,对空气污染程度进行评估,而在空气监测的各项工作中,监测的现场质量是监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空气监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其中监测现场的各项工作很容易受到环境、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采样结果缺乏代表性,样品监测准确性下降等问题。而加强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工作,能够对现场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优化与改进,保证样品采集的合理性,有利于保证后续监测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达到更好的空气监测效果。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空气监测现场质量的控制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空气质量评估结果,可以对空气环境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能够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能力[2]。由此可见,加强对空气监测现场质量的管控,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 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 监测管理制度缺失

空气监测管理制度的缺失是其现场质量控制中常见问题。管理制度是约束空气监测现场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而当前的空气监测工作中,对现场监测工作中管控并不够严格,监测现场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项工作没有按照国家及行业规范制度展开,很容易导致监测准确性下降等问题[3]。监测管理制度的缺失一方面表现在对现场工作内容管控得不全面,相关单位没有根据工作流程和现场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的制度规范,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计划,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指导标准;另一方面,现场管控监督管理制度缺失、奖惩制度缺失等也进一步影响了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很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时的违规操作或者流程错误等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进而影响了监测现场工作的质量。

2.2 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同样是现场质量控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空气监测工作涵盖的内容较多,其现场工作开展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准备,包括对环境的勘探,对设备的调整以及对技术的明确等。当前很多单位缺乏对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导致空气监测现场质量下降,影响了监测的准确性[4]。监测单位在开展现场采样或监测时,并不注重对现场环境的研究,没有提前了解监测地点的风力、降雨等环境情况,缺乏相应准备,很容易造成采样结果失真,影响最终的监测效果。在设备的前期准备当中,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性能调试,导致监测现场的设备难以发挥作用。由于缺乏提前准备,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没有备用设备或零件替换,都能够对空气监测现场工作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后续监测活动的进行。

2.3 监测设备选择不当

监测设备选择不当也是现场质量控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空气监测工作需要通过专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监测,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或者专业技术欠缺,监测现场的设备不能支持空气监测应用,很容易阻碍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工作质量。监测设备选择不当有多方面因素,部分单位对监测设备的选择缺乏严谨性,对同一区域空气监测工作选择了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设备,导致其系统间误差过大,影响检测结果[5]。也有部分单位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上缺乏合理的管控,导致设备指标和性能大打折扣,影响监测现场的工作质量。另外,在监测设备现场实际布置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并没有根据采样点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征等进行设备的选择,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同样也是设备选择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2.4 样品运输保存不合理

样品运输保存不合理对于现场质量控制来说也比较重要。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不仅要注意样品采集和对空气监测的管控,也应该关注样品的有效储存和运输管理。如在样品运输保存过程中欠缺良好的条件,很容易导致样品变质,进而影响空气监测的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在样品保存中,欠缺良好的保存手段是导致保存环节出现问题的关键,部分单位在收集空气监测样品后并没有使用固定剂对其进行处理,运输过程中不注重样品的保存温度控制,很容易造成样品质量出现异常[6]。此外,样品运输时间过长,运输过程中样品发生晃动、倾倒等问题,也会对最终监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3 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改善措施

3.1 完善现场监测管理制度

完善和规范现场监测管理制度是保证空气监测质量的重要条件。空气监测的现场监测质量控制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监测结果。工作人员应关注空气监测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对工作中的具体内容进行规范,通过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的方式,约束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要求其能够按照相应标准完成采样环节。管理制度需要对空气监测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空气监测现场采样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标准对采样点数、站位、覆盖范围等进行规划,在执行监测工作时,谨遵工作制度对采样设备、采样过程、采样人员进行严格控制[7]。管理制度需要明确,采样设备需要提前调试,采样过程应严格遵循流程进行,根据相关要求合理添加固定剂等各类材料,采样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现场等。利用管理制度对整个空气监测现场工作的前期、中期、后期阶段进行系统规范,通过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的制定,避免工作人员在监测现场出现不规范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采集样本的有效性,避免发生样品混淆或者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在现场监测管理制度推行中,还应结合空气监测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制度的改进和优化,在保证管理制度先进性的同时,提升现场质量控制水平。

3.2 提高现场采样准备工作质量

空气监测现场采样准备工作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关键措施,在监测正式开始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采样器具、采样设备是前期准备的重要内容,工作人员需要对空气监测现场的设备性能、器具精准度等进行校验,确保精准度调整合理后,方可进行后续采样活动。在采样工作正式开始前,需要围绕空气监测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本次采样目的、采样点位、采样频次以及采样环境进行分析与规划,以团队为单位根据现场的污染情况制定空气采样方案,并对具体采样的工作标准、行为规范等进行说明,避免监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等导致采样结果不准确。现场采样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对工作人员提出相应要求,参与空气监测的工作人员需要熟悉现场环境,明确监测点的布设,确保采样工作后续进展顺利。在空气监测正式开始前,需要对监测现场环境进行勘查,了解监测区域的环境特点,提前做好设备的防护工作,尤其要注意防雨、防雷、防风等,以避免后续监测采样中发生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对采样位置进行确认,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采样点进行优化,根据国家与环境保护工程标准对采样点进行反复多次复检确认,了解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对不同污染程度的采样点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依据具体的工作要求进行采样[8]。一旦确认采样位置后,不可随意进行变动,如有变动则应做出相应的记录,并确保所记录的监测数据详细、规范、准确。采样点要求覆盖整个监测区域,能够对区域内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浓度进行有效采样,空气监测采样需要格外注意风向的影响,在主导风向影响下选择上风向作为对照,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采样点的数目确定,往往要根据前期调研的人口数量、检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地形等因素进行考量。

3.3 有效管理现场采样监测设备

合理选用现场采样监测设备对于提高空气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空气监测的仪器和设备种类较多,设备的合理选用和有效管理是保证现场采样质量的关键,也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条件。在仪器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空气监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地形、温度、风力等各项内容,对采样监测设备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满足监测采样要求的设备投入工作中。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所采用的监测设备应尽量使用同一厂家的同型号仪器设备,降低系统误差。当同时满足监测要求的设备种类较多时,需要从中选择性能指标较好,应用更为稳定的设备。采样设备需要进行日常管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要对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行定期检测、保养与维护,确保其能够在空气监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9]。此外,在布设监测设备时,需要严格执行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的要求,在布设前、布设后以及采样中做好设备检查工作,确保设备的功能能够正常发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出现隐患。一旦发现设备或仪器损坏,需要及时更换备用设备,或者对耗材和易损件进行更换,及时修复,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设备使用完毕后,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清理、归纳,以便后续空气监测工作的使用。

3.4 优化采集样品运输保存工作

优化采集样品运输保存工作能够为空气监测现场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中,采集样品的运输和保存工作同样会影响到其最终结果,因此应该重视空气样本的分类保存和及时检测,同时做好相应交接工作,保证采集样本的有效性。根据不同工作要求进行样品采集后,需要对不同采样点的不同污染浓度空气样本进行分类保管,同时为了避免长期放置使样本受到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影响,需要及时将其运输至相应实验室进行检测,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采集样本存储容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同时采用必要的固定剂等材料对样本进行处理,保证其能在检测前维持良好的状态,还要做好采集样本的交接工作。若样本不能及时检测,则需要将其放入2~4 ℃冰箱内保存,尽量维持其稳定性,预防样品变质[10]。

4 结语

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能够提升现场采样的工作质量,减少采样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的发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时,应该充分意识到现场环境、采样过程以及采样设备等各项条件可能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通过良好的规章制度对现场操作进行约束,细化分析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内容,围绕样品特点对监测设备进行合理选择,并在样品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做好管控,以为空气监测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空气监测管理制度监测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环境空气监测的质量控制分析与措施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浅析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