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玉米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2022-03-23宋德全
宋德全
(四川省木里县农业农村局 ,四川 木里 615899 )
1 木里县地域地貌概述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全县幅员13252km2,位居凉山州第1位,占全州面积的22%。生活着藏、彝、汉、苗、蒙古、纳西等20种民族,全县辖27个乡镇,共110个村576个村民组,人口1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人。县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并略向东南倾斜,其间高山峡谷海拔高度悬殊大,最低海拔1470m,最高海拔5958m。以中山地貌为主,占总面积66.72%,低中山次之,占8.2%,地貌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的多样性,构成了明显气候垂直分布特点。木里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境内海拔高度的悬殊,立体气候十分明显,雅砻江、木里河、水洛河三条主要河流两岸,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2600m左右地区属暖温带和温带气候,海拔3000m以上为温带和寒温带气候。县境内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差异大,气候特点为年均温11.5℃,气温年变幅小,日较差大,垂直变化明显,四季变化不显著,只有春秋之分,而无真正的夏季。故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降水800mm,雨季集中,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年日照2200~2400h,海拔2667m2无霜期14d,海拔2170m矮山的河谷为250d,海拔3219m高山地带为112d。主要作物有玉米、洋芋、青稞、荞麦、大麦、小麦等。粮食区域分为:矮山(海拔1700~2400m)玉米一麦一年一熟区,二半山(2400~2700m)洋芋—麦(大麦)—玉米(洋芋)二年三熟区,高山(2700~3200m)洋芋(荞麦)一年一熟区。木里县常年玉米播种收获面积为7003.5hm2,占大春总面积的53%,产量却占大春总产的63%,因而玉米生产的丰产减产直接影响木里县的粮食产量。
由于木里县的特殊地理环境,玉米叶斑病是木里县玉米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叶斑病、小叶斑病,常将这2种病害病统称为玉米叶班病,它们可单独发生也可混合发生。
2 大、小叶班病的症状识别
2.1 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名煤纹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很少发生,后期逐渐加重。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cm,有些长斑甚至超过30cm,宽1.2~1.5cm,严重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很快扩展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褐色的大斑。潮湿时病斑上长有明显的黑褐色绒状霉层。数个病斑连合纵裂,叶片枯死。严重时,病斑扩展,甚至延及叶鞘。
2.2 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名斑点病。症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cm,宽只限在2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此外,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而也危害叶鞘、包叶和子粒。病斑小,表现为3种类型:第1种类型,病斑为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紫色或深褐色,空气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灰褐色稀疏霉层,后病叶变黄枯死。第2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较大,中央灰褐色或浅黄色,一般无明显边缘,后期稍显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叶片病斑数量多时,很快萎蔫枯死。第3种类型,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坏死小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叶鞘和包叶病斑较大,呈纺锤形,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果穗腐烂。 总之木里县玉米在生长中后期,发生的玉米大、小叶斑病病害,它们在叶部有类同和不同类的表现。但主要区别是:大斑病有长条状褐色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小斑病为椭圆形或纺锤形或近长方形的小斑;得了大小斑病的叶片都可以使玉米迅速干枯至死亡。通过对玉米叶斑病的发生症状识别,在木里县俗称“火风”的叶班病,就是玉米的叶班病病害。
3 叶斑病病源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病菌的无性世代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大斑病菌分生孢子淡褐色,纺锤形,直或稍弯曲,有1~9个横隔,以5个居多,分生孢子梗暗褐色,有2~8个隔膜。小斑病菌分生孢子褐色,纺锤形,较弯曲,有2~15个横隔,以8个为多。分生孢子梗褐色,有3~18个隔膜,以5~11个为最多,小斑病菌的有性世代为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格孢菌目,可在病组织上发现,但不常见。大病斑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都较小斑病菌的粗短,分生孢子较直,色较浅,分隔也较少。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大斑病菌为20~28℃,小斑病菌为20~30℃。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都有生理分化现象,具有不同的生理小种。在自然条件下,大斑病菌的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苏丹草等。但是,不同寄主上的大斑病菌有专化现象,如苏丹草上的不能侵染玉米。小斑病菌的主要寄主有玉米、野生玉米和高粱。人工接种条件下,小麦、大麦和燕麦等亦可被小斑病菌侵染。
4 侵染循环
玉米叶班病菌都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株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病残株组织内越冬,所以,病残株是初次侵染主要来源。带病种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病株上长出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引起再次侵染。病菌孢子的飞散以离地34~100cm的数量最多,因而下部叶片发病早而重。
5 流行规律
玉米叶斑病是流行性病害。其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不同密切相关外,主要决定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并尤以温度和湿度对玉米大叶斑病的发病、流行最为重要。一般玉米叶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在20~28℃都可产生,发病温度在22℃以下。木里县玉米拔节至出穗期间,气温可满足其温度要求,一旦多雨多雾或连续阴雨,时阴时晴,平均温大于15℃,相对温度大于60%,则病势迅速蔓延。而每周平均温小于15℃,相对温度小于60%,时间持续1周以上则病害发展受到抑制。玉米出穗后,氮肥不足,则严重发病。晚播玉米生长发育迟,其生育中后期有较长时段处于雨季,有利于病害流行。连作地发病亦较重。
6 危害情况
木里县玉米叶斑病曾在27个乡镇大流行,各乡镇玉米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巨大减产。在全县110个村普遍发生,其中11个乡镇213个组大面积发生,种植玉米地块普遍发病,病株率达100%,病叶率60%,本地品种和杂交良种都发病。由于木里县小气候明显,各地栽培管理水平不一,因而发病危害程度也不一致。严重的发病田块,玉米在孕穗、抽穗至灌浆期全株叶片枯死,造成颗粒无收。发病较轻的田块病斑都达穗位以上叶片,有的甚至达顶叶,穗位以下叶片枯死。发病轻的病斑达穗位叶片。杂交玉米发病早的其损失高于本地玉米,且低洼地、平坦通风透光不良的田块危害重,有脱肥情况的田块损失重,地块中间较地块边缘损失重。全县重发病危害面积2001hm2,产量损失50%以上;较轻的4002hm2,产量损失10%~15%;共损失2.5×106kg。
7 病菌来源
玉米叶斑病病原菌,存于地块表面病株残体中,越冬后成为初侵染源。木里县小春播种面积小,秋翻耕地较少,玉米连作尤为突出,因而地块中大量带菌,病源基数高。发病当年4~9月木里县气候较往年差异大,总降水分布均匀,而4~5月玉米苗期降水偏少,气温略偏高(月均15.6℃),最高31.2℃。6~7月玉米拔节孕穗至抽穗开花气温正常,降水偏多各30mm,且日照时数较正常年份偏少65h,月均温18.3℃,最高温31.4℃。降水多,日照少,时雨时晴,造成地块中近地部空气湿度大,中下部叶首先发病。加之栽培管理不善,叶片光合作用差,脱肥等造成植株营养不良,抗病性降低。8月份降水亦偏多32.1mm,月均温18.2℃,最高温29.0℃。而玉米叶斑病最适宜流行温度为20~28℃,加之湿度大,形成再侵染而蔓延大流行。发病原因总的为玉米品种抗病性弱,又有大量菌源,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适宜,3者相配合造成该病害大流行。
8 大流行原因
由于木里县耕地质量差,土地分散零星,高差悬殊大,各地小气候差异明显,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科学技术推广难度大,普及率低,加之经济落后,购买力低下,致使木里县玉米种植生产存在以下问题。
8.1 杂交玉米品种更换慢
长时间使用同一品种,品种抗病性、耐病性降低,加之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化,致该病害危害重。
8.2 地块中残余病株残体多
由于木里县小春面积小,又无翻耕的习惯,病株稿杆饲用后未经腐熟作为肥料施入田块。
8.3 种植技术落后
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发生蔓延危害。
8.4 管理水平低,缺肥、脱肥严重
由于经济落后,种植技术落后底肥施用不足,追肥施用时间不适和用量严重不足,耕地质量低,致使玉米后期脱肥现象突出,出现稍轻微发病,植株即“饿死”的问题。
8.5 播期迟,难于进行轮作
因木里县山高水深,保灌面积小,农业靠天吃饭问题突出。下种后出苗迟,或等雨下种,致生长发育迟缓,玉米中后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的时间长,病菌发病流行。
9 防治技术
防治玉米叶斑病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中心综合防治措施。主要从引进推广抗病品种,改变耕作制度,采用宽窄行规范化错窝种植、地膜覆盖栽培。重施底肥,巧施追肥,适期播种,促进个体发育健壮,提高群体抗病能力为突破口。
9.1 选用抗病品种
由于玉米叶斑病有生理小种分化现象,引种应遵循“引进-试验-试范-推广”的路子。在引种试验中,检测引入种对木里县叶斑病病菌类群的抗病性和耐病能力。然后在试范种植,再大面积推广。并根据病菌类群特点,选用品种合理布局。自1997年玉米叶斑病大流行性发生后,引起全县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农业农村局连年坚持引进抗病新品种,进行筛选、试范后,合理进行品种搭配,合理布局,已基本控制该病害。通过多年的试验,目前木里县主要推广种为“振兴508”“东单88”“罗单297”“西抗18”“华玉11”“仲玉218”“阿单九号”等品种。采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叶斑病的发生蔓延、减少损失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加强抗病品种的引入、筛选抗病、耐病的品种,并因地制宜地选用和推广抗病杂交种,逐步淘汰感病的杂交种,同时作好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
9.2 减少控制初侵染源
发现玉米病残株及时拔除,并将其带离种植区域,进行销毁,可及时防治玉米叶斑病的蔓延。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株残体,消灭侵染来源。对收集的病株残体和收下的玉米桔杆饲用后形成的厩肥,出圈后分层加入磷肥、人畜尿肥,密封进行高温发酵堆沤熟化后施用,既增强土壤肥力,又减少侵染来源。
清除田内病株残体后,结合进行秋翻深耕,也是增产防病的有效措施。据试验,病株残体秋翻深埋10cm 以后,可以杀灭大量病菌。
9.3 合理轮作
埋在土壤里的病残组织上的叶班病病菌,在次年春季仍有部分可存活。在木里县二半山及以上地区采用玉米与洋芋豆类等作物轮作后,防止了病原菌的积累,减少叶斑病的侵染来源,减轻了叶斑病的危害,同时又防治了玉米丝黑穗病。轮作也是木里县防治叶班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9.4 增施肥料,加强管理
重施底肥,用农家肥2500kg/667m2以上,苗期追尿素10~25kg。巧用攻苞肥,可以用20~40kg/667m2玉米专用肥,大喇叭期施入,促进玉米中后期生长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耐病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增施磷钾肥:对于缺磷症状的玉米地块,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微量元素,使玉米提高抗性。对发病重的地块,病情得到控制后,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者其他叶面肥,使玉米尽快恢复生长,确保丰收。对于发病轻和刚感病的地块,可在发病初期,剪除植株中下部近地部分早衰、染病的病叶,到田外统一集中处理,可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再侵染病菌。
9.5 采用宽窄行错窝种植技术
一般宽行83.25cm、窄行49.95cm、窝距39.96~49.95cm,2000窝/667m2,每窝定苗2株,4000株/667m2以上。早熟种可达4500~5000株。并可在宽行套种大豆等矮杆固氮作物,增强地力。利用规范种植,可增加田间通风能力,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蔓延。
9.6 适期播种
木里县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早播种。由于地膜栽培有增加土地温度、湿度促进土壤养份转化的功效,可促进玉米植株早出苗,促进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减少玉米生长发育中后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的日数,避过有利于玉米叶班病病害蔓延的环境条件。一般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应在4月20日前播完。
9.7 药物防治
作好预测预报,即时用药防治。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达20%时,开始喷药。防治效果好的药剂有: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400~500倍液,以及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丙环唑、恶醚唑(世高)、咯菌清(适乐时、蓝宝石)等药剂喷雾。每隔7~10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选择晴天施药,施药后要保证5h以上不下雨才有效。通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木里县引进上百个品种进行试种, 筛选出30余个品种引进试范种植,主要更新品种十余个。目前,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有3个主栽品种,5个搭配品种。采取良种配套增施肥料,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开展规范化宽窄行错窝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病情预测预报,采用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办法,已基本控制了玉米叶斑病在木里县流行危害,玉米产量得到了稳定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