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背景下环保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3黄梓宁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面料服装

黄梓宁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伴随社会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绿色生活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将现代服装设计与绿色发展理念融合已逐渐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潮流,而低碳环保则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为此,服装设计师要以当下社会发展情形为依托,选用环保材料,运用零浪费设计思路,引导消费者正确认知环保纤维服装,帮助消费者树立环保意识,继而为绿色服装设计贡献己力。

1 绿色理念概述

社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漫长历程,自西方工业革命后,呈现空前绝后发达局面。但是,伴随人类发展自然环境破坏愈发严重,而人类也因此付出惨痛代价。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促使人类不得不重新谛视社会经济行为与发展,力图寻找人口、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之路。为有效解决环境困扰,相关科学家与研究组织纷纷发声,提出可行性措施改变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紧迫危机。在1962年,《寂静的春天》科普读物出版,掀起各国对以往发展观念的反思[1]。20世纪的中国,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打造以高耗能和高污染为主题的工业发展道路,致使自然环境污染与社会能源消耗愈发严重,令人震惊。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两大任务,国家政府组织要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提出多元化的积极措施。所谓“可持续发展”,即指强调长远发展的一种增长模式,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生活发展需求,还要保证后代人生存空间,是大众意识提升和时代进步的科学观念。对于服装行业来讲,要想适应全新科学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积极改变,不管是服装原材料、面料、设计还是产品加工等环节均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力图实现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譬如,设计服装作品时,设计师应以“绿色”理念为基准,将绿色设计和服装产品有机结合,构建全新设计理念;选择环保面料,利用最低成本获取最大收益,保证服装的环保和再生。

2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现代服装设计特点

2.1 自然设计

针对服装设计而言,自然设计即指服装风格的自然属性和返璞归真的追求,在色彩和纹样上呈现朴实、自然特征,经常选用原始图腾纹样与传统纹样,传递亲近自然的绿色环保理念,强调自然主义的服装设计,材料选择以棉、麻等环保材料为主。故而,这种服装力图淡化人工痕迹,传递环保生活思想。比如,在选用色彩时,以朴素自然为主,尽量减少色系或降低色彩纯度。同时,服装在面料印染时,利用自然植物染料代替工业染剂,达到面料环保要求[2]。

2.2 无害设计

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下,以绿色为主导,以环境友好为目标的设计策略被广泛推崇,体现出现代服装设计的“环保”、“无害”特征。无害设计囊括两层面:首先,能够对服装穿着者起到防护作用,拥有健康及保健功能;其次,降低环境污染,具备可降解性与可回收性特征,能够达到的保护自然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的良好效果。要想设计健康、环保服装产品,首要任务就是保证面料健康、绿色。为此,环保面料逐渐成为现代设计师实现绿色服装的主要选择。近些年,随着社会各界对绿色需求日渐增多,新型环保面料出现。如,以再生涤纶为原料的功能性面料被应用在户外服装制作中,不仅穿着舒适,且可回收再利用,有效兼顾个体和环境无害。

2.3 耐久设计

随着绿色发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推广,社会企业借助多元设计手段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废弃服装的产生,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节约社会资源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服装设计师要利用可拆卸与复古等方法,提高环保服装产品的耐用性和实用性。譬如,复古、做旧服装设计,有助于废旧衣物回到市场,再次流行,这种设计理念蕴藏着大众对旧物的怀念。随着复古潮流兴起,广大消费者渐渐接受并青睐这种“古着”服装,使得服装企业注意到“古着”服装蕴藏的绿色环保与商业价值,利用复古手法设计废弃衣物,制作具备耐久特点的新服装产品。这种新产品既能向大众传递服装环保理念,吸引消费者,又能延长服装使用寿命,推动环保产业高速发展。

3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方法

3.1 创新服装造型

造型设计属于服装风格的一种外在表现,在服装制造中占有重要位置。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下,设计师必须明确服装和人体存在的关系,在保证服装基础功能与审美性的同时,考虑服装给予大众的感受。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借助作品向外界传递某种信息及情感,旨在引起外界共鸣,达到调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标。所以,设计师在展开服装创作时,要以绿色设计理念为依托,利用服装作品向大众传递绿色设计与环保理念,并融入人性化情感,促使产品和消费者形成精神共鸣[3]。另外,绿色发展背景下,现代服装设计应摒弃复杂手法,重视服装作品实用性功能,将自然元素和服装造型相结合,打造自然、舒适、安逸的氛围感受,推动现代服装造型实现创新设计,满足国家相关组织提出的环保理念。

3.2 合理选用色彩

色彩是现代服装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服装色彩搭配决定着服装品质及定位,直观影响着个体视觉体验。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选择以权威组织发布流行色彩为主。伴随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服装企业为尽可能减少服装设计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会选择运用不合格且具有污染性的工业染色剂满足自身对多元服装色彩个性需求,如此,既会危害人体健康,又会破坏生态环境,更无法践行绿色的发展理念。随着社会大众对环保面料和绿色发展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现代服装设计师更加倾向选择由天然植物染色剂构成的色彩,且天然植物能够根据直接染色、媒染与复合染色等方法获得完善色谱。譬如,以我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为案例,当地种植蓝草与应用靛染的习俗具有悠久历史。所谓靛染,即指在萝科植物中获得植物染料,而后对植物进行染色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需要经过复杂程序,取靛、入染等,才可达到最佳染色效果,但利用天然植物进行染色的布料,具备耐洗耐磨和不易褪色等特点。与此同时,不仅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对个体身体健康也发挥诸多益处[4]。所以,基于绿色背景下,设计师在设计服装作品时,应合理选择色彩,选用由植物染色的环保面料,助力服装设计行业稳定长足发展。另外,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还应选用具备绿色、环保象征意义的色彩元素和天然植物染色法,拉近大众与自然的距离,触发其环保意识。

3.3 设计风格定位

绿色发展背景下,风格设计是现代服装设计的核心内容,既决定着服装产品的吸引性,又决定着服装产品是否能向大众传递积极理念和思想。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从最初追求物质生活渐渐变成对精神层面的高标准需求,而服装个性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新时代下,服装潮流日益变化,服装时尚性与新潮程度影响服装作品风格确立。为此,现代服装设计要想快速发展且满足人们多元需求,必须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社会资源的合理应用,在保证服装潮流的同时,推动服装行业实现持续发展。因此,现代服装设计要选用大众容易接受且流行时间长的设计风格,如简约极简和田园自然风等,以2021年之禾春夏服装为例,其以环保植棉与无染麻材料为主,制作休闲通勤衬衫,该服装色彩淡雅,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这种设计风格,既能满足消费者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功能性提出的需求,甚至还能提升服装产品回收利用率,减轻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然则要注意,服装潮流关键在于引导,绿色发展背景下,现代服装设计要明确自身风格定位,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引导消费者青睐绿色、环保潮流风格,从而充分发挥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效能。

4 绿色发展背景下环保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 天然纤维面料

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下,设计师在设计服装作品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天然纤维,其属于一种无需二次加工和制造的天然材料。这种天然纤维不仅具有较好透气性和吸湿性,且属于纯天然材料,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环保面料对人体无害,能够尽可能避免服装生产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天然纤维主要包含两种:首先,植物纤维,包含棉纤维与麻纤维。针对棉纤维来讲,白棉和彩棉属于环保面料,这种面料色泽自然、穿着舒适。最重要的是棉纤维面料不需要进行染色加工,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亚麻与蕉麻是麻纤维的组成部分,其具备吸汗性和透气性,对人体无害,是服装领域最早运用的原材料[5]。其次,动物纤维,囊括丝与毛。“丝”以桑蚕丝为代表,桑蚕丝制品手感光滑、吸湿透气,但导热性能较差。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借助蚕丝制作丝线与丝织品。而“毛”的品种要多于“丝”,如骆驼毛、牦牛毛等。毛保暖性与柔软性更好,同棉与麻相比,动物纤维因产量原因相对稀缺,是一种价格偏高的环保面料。

4.2 绿色纤维面料

绿色发展背景下,绿色设计在现代服装领域被称之“环保设计”,即指在服装整个生命周期,优化服装产品环境属性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既要充分满足环境保护各项要求,又要保证服装产品质量、使用寿命与功能要求等。生命周期即代表服装使用寿命,又囊括服装回收再利用与二次处理,这是全球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对社会服装行业提出的全新要求。故而,设计师在创造服装时,既要以社会环保理念为依托,又要注重大众健康需求,立足人类历史发展高度,谛视自身设计行为和现代生态学,除了要设计出能够满足环境持续发展和健康舒适的服装外,还要选用环保面料,保证穿着者身体健康且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传统天然纤维与新型环保再生纤维面料再生物相容性、透气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好效果。其中,环保再生纤维在使用性能上要远超于传统天然纤维,且具备其他纤维植物缺少的优势,以竹纤维面料为案例:首先,竹纤维面料是中国自主研发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环保式天然纺织材料,需要运用两种方式进行加工。第一种,借助化学方式把竹片处理成竹浆粕,溶解竹浆粕,而后纺织成丝状,深度加工后做成再生竹纤维面料,又被称之“竹粘胶纤维”与“竹浆纤维”,此种加工方法可以保留竹纤维中的天然抗菌成分,即竹琨。第二种,原生竹纤维,又被称之“竹原纤维”与“天然竹纤维”,是借助物理与机械手段处理竹片,这种方式不会损害竹纤维原有特性。竹浆纤维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可以为纤维产品发展提供诸多便捷,而原竹纤维具有环保性特征,能够充分满足绿色发展下现代服装设计理念。根据系统调查可知,国内服装市场竹纤维产品多以竹浆纤维为原材料,而大众所熟知的竹纤维产品也多为再生竹纤维所制。其次,竹纤维不仅拥有较好染色性和吸湿性,还具备较强的抗菌能力和环保性能。因竹子本身具有一定抗菌性,在生长发展期间不需要施加农药与化肥,故此不会受到污染物影响[6]。基于此特性,可以确保竹纤维制品的生物可降解性与无毒性,保证废弃服装回归自然。这就意味着,运用竹纤维面料的服装不管是出厂,还是废弃,均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4.3 生物环保材料

作为环保新材料,生物材料可降解且无污染,其原料来自大自然中的微生物。近些年,国内外设计师开始尝试利用生物材料设计服装。美国时装设计团队,利用微生物“生长”所需材料。设计师以含有糖的红茶水为培养基,将细菌与酵母混合物融入甜茶中,并制作成碳酸饮料。培养基细菌将糖作为“食物”,形成一层膜,不断生长,构成与皮革相似的生物材料。此种材料轻薄、接近透明,可塑性与弹性较强,用于制作成生物时装。由于配方差异,生长的生物材料不管是质感,还是软硬薄厚均略有不同。在此基础上,美国设计师认为现代服装设计会摆脱缝纫车间局限,发展至实验室,服装也不再是制造,而是“生成”,大大降低纺织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7]。但是,这种以新材料为主的服装产品,实用性不佳。下雨天,如若服装被打湿,服装材料则会吸收大量水分,增大服装重量。与此同时,材料也会越来越黏、越来越软,造成服装变形,其防水性能有待提升。美国设计师和谢菲尔大学知名化学教授共同研究出“消失的衣服”,即可溶解聚合物连衣裙项目。二者围绕服装材料的可降解性展开两年探索,最终发现以酶为依托的纺织品材料,并在面料设计师正确指导下制作成连衣裙,其接触水便会渐渐溶解,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在展出连衣裙时,将其悬挂于装满水的金鱼缸上方,缓缓下降,逐渐溶解,最终消散。该项目旨在寻找解决当前二手废弃服装与产品过度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服装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生物材料“制作”服装产品,独一无二,可以充分满足现代人们多元需求及绿色环保理念。然则,当前生物时装依旧处在实验阶段,实用性差,制造成本高。培养、提取微生物,需要耗时较长时间,依靠材料、生物与服装等学科合作,整体难度高。而且,生物时装稳定性差、寿命短,无论是温度还是气候变化,均会对生物服装产生影响,出现发霉或潮湿等问题。为此,要想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广泛应用生物材料,社会各界必须深入研究生物时装,改进生物材料,优化材料性能,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发展背景下,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应贯穿绿色环保设计理念,遵循自然设计风格,探索并开发环保面料,降低污染,减少浪费,实现服装设计行业的全新发展。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面料服装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