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之多维审视

2022-03-23许勋恩邹晓芟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文明

许勋恩, 邹晓芟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17;2.三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立足新时代境域,面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超越西方现代化建设老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两个百年交汇期这一特殊时代场域下的目标与任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助推新型现代化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内在把握和真切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之维、价值之维、理论之维、实践之维,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和指导中国新型现代化道路,对创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历史之维:生态兴衰论的历史观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深刻阐述了生态与文明的重大关系,直接揭示了生态保护与人类文明兴衰的本质联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是费尔巴哈机械的镜式反映,而是有机的共生共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毁弃人类的存在根基与未来发展之路,不但不能维持人类正常发展的需要,而且连生存基本条件也会丧失殆尽。

(一)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

生态兴衰历史观反映了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发展规律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晶。具体言之,人类文明史是一部生态环境兴衰的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兴盛,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则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日渐衰败乃至消亡。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它们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正是先有“生态兴”,勤劳智慧的古国人民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闻名世界的繁荣胜景和灿烂文化,即“文明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国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楼兰古城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古国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因破坏自然生态而导致“生态衰”进而引起“文明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沉痛教训。古文明衰亡与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描述的那样:“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2]427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要转换文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必须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 中华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之源。从时间维度考察人类普遍历史与特殊阶段的形成过程及其变迁路径,中华文明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交住的历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文明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历经5000余年发展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为当今世界各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历史镜鉴。纵观人类现代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工业现代化实践已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但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中心主义盛行,劳动生产力的任何新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加深社会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传统工业化的生态破坏性导致的恶果。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无视自然发展规律,资本“逐利”的本质逐渐显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征服与被征服的地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对自然过度索取,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我们党重新审视当今人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选择走生态复兴的文明之路。

二、 价值之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价值观

如果说澄明生态兴衰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历史逻辑,那么给出其内在根据就是新时代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时代价值在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破解全球性的生态治理难题,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 价值凸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性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资本主义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如下生态价值取向:

第一,传承生态智慧,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华文明历来重视“和而不同”,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智慧,是传承中华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方式。

第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态需要。构建新型生态文明之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现代化是超越“资本逻辑”生产方式、摒弃粗放式发展方式的绿色现代化。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人们对优美环境更加关注,希望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湖海更美,让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为自己幸福生活添彩。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

第三,实现政治承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需要。为政之道,民生为本,环境就是民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责任,也是党对人民庄严的政治承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实现天蓝水清,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担当,增强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 问题呈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要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破解现代化发展难题,就是以生态窘境为切入点,集中制度优势攻坚克难,全力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21年中国现代生态发展指数为67.3[5],国人正在遭受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和光污染等七大污染威胁。

第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要求走绿色现代化之路。美国杜赞奇教授在《全球现代性的危机》一书中指出:“正是竞争性的民族国家建构导致了全球资源与环境危机,而只有建立在对话式超越理念上的天、地、人关系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全球现代性危机。”[6]摘要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应将生态问题回归到民生问题。针对贫困落后局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很多地区通过快速工业化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实践也证明:为了人的单向度发展对自然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暴殄天物式的无度僭越行为,以及危害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之发展方式是走不通、走不长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代谢平衡,对自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愈发严重。

第二,解决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涉及生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现代化进程是人与自然矛盾和解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造成的污染、破坏和危害,通过人为修复或恢复可能需要花费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代价还不能有效弥补过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由原来的盼温饱、求生存走向盼环保、求生态,对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从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出发,从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发,现代化进程中要重点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效化解人与人、人与自然冲突升级的负面影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良好生态环境的向住。

三、 理论之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态观

一个民族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审视生态文明的出场逻辑,揭示绿色现代化是在何种理论和文化源泉的浇灌下开出的“精神之花”,是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逻辑前提。从理论思维来看,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态观,处理好生态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一)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现代化理念是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汲取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理念。马克思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毒剂和现代性的诊疗学方案,其内含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为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南。

其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界”[7]。人类不能无限地向自然索取和肆意地破坏自然。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征服和驾驭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一个成员[8]。BBC公益电视短片《大自然在说话》以大自然的身份告诉人类:“你们的未来取决于我。如果我繁盛,你们也将繁盛;如果我衰败,你们也会衰败,甚至更遭。我的海洋、我的土地、我的河流、我的森林,都可以影响人类的存在。”由此可见,一旦离开或失去自然,人类便一无所有,且必将走上毁灭之途。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9]8

其二,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我利万物、万物利我,我损万物、万物损我的相互制约关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人们当然要开发利用自然,但人类更需要保护自然,改善自然,要把两者统一起来,协调起来。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否则,大自然就会给人类施加应有的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所讲:“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427

(二) 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从人类丰富的传统思想和文化资源中去寻求拯救现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智慧,无疑是一条捷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赋予今日的绿色现代化道路以智慧和启迪。一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中国儒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天地之生与人类之生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天人合德、共生共荣,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强调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统一之中,要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以达到天人协调的最高境界。二是顺时应节、取之有度的生态知行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在人类开发自然中应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荀子·王制》指出“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10]393,按照自然之“道”行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正如“草木荣花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10]393这些古老生态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深谙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取之有道,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用之有度的实践道理,为今天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四、 实践之维:坚持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实践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并不是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是感性对象活动的实践层面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1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现代化理念的提出不是根本目的,本质上更重要的在于,从实践之维制定恰当的践行举措,促使人们从观念形态走向现实定在,释放其指导实践的磅礴伟力。

(一)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指出:“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12]。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来引领中国乃至世界,自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世界之问。资本主义采取掠夺自然的单向度发展模式已经将自身引向了无数次经济危机与生存危机之中。西方传统的“控制自然观念”以及西式“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道路背道而驰,已经在历史的发展中一再遭到无情证伪。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不能再走为了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的老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3]该演讲从不同角度阐明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破解了自然与生产力关系、自然与财富关系等难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而且为解决当前的生态窘境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享共赢的道路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财富观和生态生产力观集中反映了绿色发展的生态道路、经济发展的良好效益与宜居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地处山西省的右玉县,曾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当地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的绿色发展观,久久为功,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享共赢,如今该县树木成荫、生态良好,走上了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形成了生态财富观,发展了生态生产力,成为生态致富的中国典范。

(二) 践行新发展理念引领绿色现代化的道路观

面对当今世界新冠疫情的持续肆虐,人类社会需要正视来自生态危机的深刻警告,完成一次更为深刻的观念转变与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从而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绿色现代化,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绿色是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深刻变革,绿色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践行“两山论”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前提保障。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环境与经济的尖锐矛盾,我们既不能牺牲环境来求发展,也不能牺牲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保护环境。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变资源利用方式,摒弃传统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通过经济方式的转变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要以推进生产方式的生态化为基础,全面推进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在全面推进人类生活方式生态化的进程中,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4]。

2.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的转变。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双碳”目标是评价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景。落实“双碳”战略,把“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从严从紧从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低碳的新动能。引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生态环境,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来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碳达峰行动,建立碳减排的倒逼机制,切实改变传统的生产发展方式。

(三) 践行“德法并重”的现代化生态治理观

历史经验表明:安国兴邦,离不开道德和法律的支撑。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程中,道德和法律犹如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德法并重”的现代化治理观将绿色德治和绿色法治统一起来,以此推动绿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加强生态现代化绿色法治建设

法律制度是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的底线与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修订、更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提供基本遵循。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9]184一是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离不开良法善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引领与治理作用,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等内容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完善刑法,增设危险罪,注重刑法和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协调性,促进法律的生态化转向,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二是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利益导向机制,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承认自然价值,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制度和生态有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查到底。三是建立共建共享的群众参与机制。生态环境治理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全民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按照“谁治理、谁拥有、谁受益”原则,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环境治理体系,规范各主体的生态行为,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多方参与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态治理共同体。

2.加强生态现代化绿色德治建设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通过创造道德舆论环境,净化道德沃土,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现代化绿色德治是指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改变人们的生产观、消费观及其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的制度法规成为大众日常的自觉行为。一是要培育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提升公民生态道德素养,将生态道德的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有机统一起来,立生态道德之基,正生态道德之本,塑生态道德之魂,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通过生态文明道德观的教育和宣传,借助德治的说服力、劝导力,将绿色法治理念及其规范有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政策决策者、国家公务员、企业家、社会公民们在意识上烙上生态痕迹和生态烙印,拥有较强生态道德意识和道德觉悟。二是要建立和落实生态道德责任机制。生态道德责任机制是通过一定途径和方法使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主体真正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而保障各参与主体对所规定责任的知晓和切实履行。政府作为国家管理机关,应从宏观上建立完善生态道德责任机制。生态现代化中借助德治措施,从源头上约束和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教化、规范各生态责任主体明确承担的生态责任和义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5]如何破解人类发展的种种难题,“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新型现代化道路必须回答好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懈探索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果,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住的必然结果。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