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天津运河与明清漕运基地

2022-03-23刘永加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南运河三岔河北运河

□刘永加

2022 年4 月28 日,山东德州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送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沉寂后,京杭大运河再次实现全线通水。

京杭大运河在天津境内182.6 千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南至静海县九宣闸,由北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组成,南运河、北运河在三岔口汇入海河后经大沽口流入渤海。

天津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明清时期,天津运河是漕粮到达京师的要道,处于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枢纽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运河与南运河

北运河在京杭大运河最北端,古称“沽水”“白河”“潞河”,由于是古代皇帝水路出巡的必由之路,故又被称为“御河”。北运河上游以白河为主,潮河、榆河分别从东、西汇入,“潮河则北运之东源;白河则北运之中源;榆河则北运之西源矣”。这3 条河流在北京顺义汇合,在通州北关与通惠河交汇后叫北运河。全程先后流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香河县和天津市武清区、北辰区、红桥区,在天津三岔口与南来的南运河汇合流入海河,最后入渤海,全长186 千米。

北运河的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出兵征伐乌桓时,曾开凿泉州渠,“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 年),北宋和金国联合灭了辽国,北宋占据了燕京(今北京),也曾利用潞水向燕山府运粮。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 年),金国迁都中都(今北京),金国利用潞水将河北、山东的粮食运到通州。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 年)三月,金世宗下诏开金口河,引卢沟河水东流入潞水,为的是让南来通州的粮物转运到京师。据《金史·河渠志》记载,“二十一年,以八月京城储积不广,诏沿河恩、献等六州粟百万余石运至通州,辇入京师”。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 年),又将御河北段进行改凿,向北经过天津三岔河口,然后通过潞河北上通州和京师。上述历代所开凿治理的河道,就是北运河及通惠河的前身。元代以后,进一步整治优化北运河的河道,保证了漕运的顺利进行。

南运河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尚书·禹贡》中曾记载大禹治洪水在海河平原,大陆泽以下“疏九河”以泄洪水入海。而九河中最南一条即为鬲津河,是四女寺减河的故道,现漳卫新河的前身。魏文侯二十五年(公元前422 年),西门豹在漳河上游修建引漳十二渠,引漳水溉邺,这也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引河灌溉工程。

东汉建安九年至十八年(204—213 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巩固边防,修建枋头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又陆续修建了平虏渠、利漕渠等,开辟了卫河航道,沟通了漳河、卫河、黄河的水上交通。隋炀帝大业四年(608 年),朝廷动用河北诸郡百万余众开挖永济渠,即南北大运河黄河以北的一段。唐、宋两代继续整治黄河以北运河通道。元代建都北京,开凿京杭大运河,将隋大运河裁弯取直,直接缩短了近1000 千米的里程,临清以下的卫运河、南运河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在南运河上先后开了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捷地减河、兴济减河、马厂减河等,以达到分泄洪水,保证漕运的目的。

漕运咽喉三岔河口

北运河与南运河汇合注入海河而东流奔海,三水相汇处呈现丁字形,才有了天津的三岔河口。据《天津卫志》记载:“三岔河在津城东北潞、卫二水汇流,潞水清、卫水浊,汇流东注于海。”潞河即北运河,卫河即南运河。

早在隋大业四年,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永济渠即黄河北连沁、淇、洹诸水,而至天津白河入海,三岔河口就已经成为航运要道。唐宋以后逐渐形成码头。唐代有海河流域“三会海口”的记载;到了北宋,《宋史》记载黄河“至清州独流寨三岔口入海”,这是目前关于三岔河口最早的文献记载。

金迁都中都后,利用河北平原的河流组织漕运,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 年)在三岔河口屯兵设寨,使这里成为军事要地,当时称为直沽寨,这是天津的第一个地名。此后又有大直沽、小直沽和三岔沽(三岔河口)等聚落相继出现。元代定都大都后,海运兴起,三岔河口成为转运中心,海运漕粮至大沽口转经海河干流,再沿北运河北上,三岔河口是必经之地。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改直沽为海津镇。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 年)四月在直沽海津镇设立镇抚司。同时开辟盐场,设灶煮盐,粮仓、盐坨遍布海河两岸,因而聚落迅速扩大,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城镇。

明成祖朱棣曾在三岔口直沽渡河前往沧州南下,因为是天子经过的渡口,后就命名为天津。明永乐二年(1404 年),朱棣命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在三岔河口筑城墙,设立天津卫,运河南北全线疏浚通航后,明朝廷决定停止海运,把运河作为漕运的主要渠道,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从此三岔河口地区开始繁华起来。“二水携同海,孤村合抱城”,是明诗人李东阳所写诗句,生动地描述了那时三岔河口与天津城的地形态势。

到了清代,直沽的漕运达到了鼎盛时期。三岔河口出现了“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的景象。吴罂是苏南的瓷器,越布是指浙江的布匹。

三岔河口因此而繁华起来,有一首流传已久的民间歌谣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

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

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

这首歌谣真实地反映了三岔河口漕运时的繁忙景象。三岔河口的繁盛都是由漕运兴起的,所以老百姓传唱三岔河口货船拉来的是盐和粮食,实际运来拉走的是金银,可见当时漕运给三岔河口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从业者的收益。

健全的运河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天津运河安全和畅通,明、清对北运河、南运河加强了管理。明朝廷曾派遣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对天津河道进行分理。据万历《大明会典》记载,工部都水清吏司设郎中五员,其中一员督理通惠闸河并天津河道,一员管理静海至济宁河道。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 年),因通州至直沽河道曲折弯绕,浅滩较多,舟行易阻滞,命户部侍郎王佐督理,以疏通漕运。明英宗正统年间又派工部郎中管理天津河道,据明嘉靖《河间府志》记载:“正统间,差工部郎中王俊提督通州至天津河道。”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 年),“总兵官兼理河道”。天顺二年(1458 年),令长芦巡盐御史兼管北直隶河道,并设工部郎中管理天津南北之漕河。据《通漕类编》记载,天顺二年,设“工部管河郎中二员,一管沙河至仪真河道,一管静海至济宁河道,后又设管理惠通闸河并天津河道工部郎中一员”。

明武宗弘治四年(1491 年),因天津所处地理位置重要,设立天津按察副使,即后来的天津兵备道,“兼管运河事宜”。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 年),“题准天津兵备副使带管白河漕运”。

到了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 年),又增加了天津兵备道和霸州兵备道分别管理天津南运河、北运河。最终形成了天津南运河由天津兵备道会同北河郎中管理,北运河由霸州兵备道会同通州郎中管理的格局。

清初,管理天津地区运河的机构沿袭明代旧制,仍设立北河、通惠两分司分别对天津南运河、北运河进行管理。清康熙十七年(1678 年),北河分司被裁革,天津南运河归天津道管理。清康熙四十年(1701 年),通惠河分司也被裁革,天津北运河归通永道管理。

清雍正八年(1730 年),因直隶河工关系重大,添设直隶正总河、副总河,驻扎天津,专司河务,四道厅员及沿河各官受其节制,一切事务俱照河东总督例行。显然,直隶河道总督管理包括天津运河在内的北直隶地区所有河道,简称北河,驻扎天津。“自是,北河、南河、东河为三督”,各自在其辖区内“掌治河渠,以时疏浚堤防,综其政令,营制视漕督”。

清乾隆二年(1737 年),淮安、济宁、天津、通州各设巡漕御史一员,天津南运河由驻扎在天津的巡漕御史巡察,天津北运河由驻扎在通州的巡漕御史巡察。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复设巡漕御史一员驻扎天津,巡察天津南运河。此后,天津南北运河分别由天津巡漕御史和通州巡漕御史协同督察办理。

明清时期,除了设置了高级官员和府州县官员对运河进行管理外,运河沿岸还设置了大量的浅铺和夫役来具体承担对河道疏浚和堤岸修筑的任务。明代,自淮安至通州,沿河共设置“庐舍(浅铺)五百六十八所”,每个浅铺又设置浅夫若干名。清代,北运河上除了浅夫、衩夫、河兵等夫役外,还设有标夫。北运河设标夫33 名,“自重运入汛起,至空船出汛止,每名日给工食银八分”。乾隆时期,议准“每月再给标竿银五钱,令其多置标竿,指引粮船,所需银两在红剥银内动支”。南运河也是同样的设置。

正是由于明清政府特别重视天津运河的管理和维护,投入了大量的行政、人力和经费保障,确保了漕运的通畅;同时漕运的繁荣,也给天津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兴盛的明清漕运基地

元代是天津运河漕运繁荣时期,由于京城所需粮食大增,漕运量成倍增长,每年通过天津运河的漕粮量达到了400 余万石。明代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大运河漕运地位更加重要,每年经过天津运河漕运粮食超过400 万石。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最多的年份是明宣德六年(1431 年),高达670 多万石。此后每年经由天津的漕运数量都在400 万—450 万石。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 年),运河通航能力提高,朝廷决定罢黜海运与陆运,独行河运,每年从河南、山东等靠河地方收粮30 万石,其中十分之二存天津仓,十分之八输往蓟州。这样,天津仓不但存储江南粮,而且还收储部分山东、河南粮,仓储难以满足存粮需求,命天津卫军广盖廒房。因此,天津成为漕运储粮的基地。

明宣德七年(1732 年),漕运达到鼎盛,大批漕粮运到天津,仓廒不足,无法存放,于是,朝廷再次扩建天津水次仓,建设了天津卫三仓:天津卫大运仓六廒30 间、天津左卫大盈仓九廒45 间、天津右卫广备仓七廒35 间。这些仓廒建设标准高,每仓均有官厅、门楼,由卫所的军队直接管辖打理。明宣德十年(1435 年),为进一步加强对天津水次仓与卫所仓的管理,明朝廷在天津设置户部督粮分司,由户部主事直接掌控仓储的运作及漕粮的收支。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 年),户部尚书王佐又上言,漕运船只凡遭遇风浪损失漕粮的,不必运往京城,可暂贮于天津仓,省下的车船费用以弥补损失。到了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 年),沿运河水次仓寄囤漕粮109 万石,其中天津仓就存储48.7 万石,几乎占全部数量的一半,存粮远远高于沿线的临清、德州、济宁等仓库,可见天津水次仓的作用巨大。

不仅天津仓储基地在漕运中的作用大,天津运河第一闸九宣闸的枢纽作用也很突出。九宣闸位于河北沧州与天津交界处的静海县靳官屯村南,是天津运河南端的起点,也是京杭大运河进入天津的第一道闸口,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 年)。后来,朝廷又在此开挖了减河,也称马厂减河。所谓减河,就是疏导和减少运河水的流量,调节其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水涝灾害的河道。马厂减河经天津南区八里台、小站、葛沽三镇,最后在西关村流入海河,总长80 余千米。九宣闸就是马厂减河与运河上的重要水利枢纽,为五孔大桥闸。当时漕运的江南粮食、丝绸等物资都由此运抵天津,有的储存下来,有的或走水路沿北运河到京城,或走陆路分散到东北、华北、西北各地;而北方的物产也在天津集散,沿运河南下,输送到南方各省。

如今,九宣闸保存基本完好,是引黄济津的枢纽通道,为保护古迹,闸桥限制通行,闸的北头仍然立有清直隶总督李鸿章书写碑文的石碑,碑文清晰可识,记载着修闸开河的盛况,成为当地的一大景点。

已有1600 余年开凿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人类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河。2014 年,京杭大运河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次全线试通水的成功,无疑为将来京杭大运河实现全面通航、重现昔日荣光带来了希望,相信天津运河也会随之而再现辉煌。

猜你喜欢

南运河三岔河北运河
大辽河下游感潮河段潮汐变化规律分析
三岔河
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北运河水环境保洁设备及配套设施研究
三岔河流域基于RUSLE模型与GIS的土壤侵蚀模数
河北省子牙新河穿运枢纽工程保闸安全应急措施
浦卫公路浦南运河折弦钢桁架桥设计
南运河综合治理规划获水利部批准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
万顺路浦南运河桥施工关键工序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