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育服务社会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2022-03-23刘丽丽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育大众服务

刘丽丽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凸显,高等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9年初,教育部针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的发展及改革,就进一步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化美育教学内容改革以及高校美育教育所要承载的任务和使命等提出明确要求。高校美育教育服务社会,主要是研究为社会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培育人、为谁培育人的问题,举“教育担当”发挥专业优势,凸显教育的服务功能,将大众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己任,通过与同行业合作、参与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拓宽美育实践路径,以社会需求为载体,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加快自身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深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在需求。

一、高校美育教育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教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从教育的基本属性看,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人类教育。社会是高校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诸多内容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等教育与社会两者相互依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育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随着高等教育的崛起,美育成了社会审美理念的主要传播阵地和执行者,介于高校教育对学生社会化主导性的影响,充分发挥美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将高校美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日益高涨的社会美育需求相契合,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时代发展的精神要求,成为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的有力补充,对于高校构建科学美育教育体系、提高美育学质量、深化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具有切实的意义。

二、高校美育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美育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晶,是艺术内容和表现方法的统一,是与现实生活高度结合的产物。美育的教育与发展,不单单是学校教育,需要社会整体同步前进。

(一)能够增强社会大众心理素质、审美观念、人格建设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高校美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不谋而合。美育教育作为高校富有可持续意义的教育行为,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而备受推崇。一方面,高校美育服务社会,对社会大众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美育能够使人养成不浮不躁、严谨平和、踏实细致的优良品质,能够锤炼社会大众的心理,有助于人们树立强大的自信心。高校美育服务社会对大众灵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希望;另一方面,高校美育服务社会对社会大众审美观念的建立和创造力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使社会大众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从社会大众审美视角来说,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美”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追求。高校美育的成果还可以为大众进行艺术创造进行源泉支持,提高社会大众的创造力、开发力,有助于社会大众完美人格的建立。高校美育的目标是将社会、艺术、自然以及人身上的各种美好品质对社会大众教育感化,使社会大众的思想情操得以提升、历练和净化。而社会大众在美的鉴赏过程中,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影响,从而使人格得以向善、向美、向真,使社会大众不断完善自我,促使人格进一步高尚、完美。

(二)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多元文化需求

我国的审美教育通常是以学校艺术教育为基础的,在内容和形式诸多方面缺乏生活化和普遍化,而社会民众只有在学校学习时接触过音乐、舞蹈等美育类课程,显而易见,艺术教育尚未实现完全大众化,人们的美育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由此可见,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相互碰撞,求同存异,对二者的共同发展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美育是一种高雅艺术,将高校美育融入到大众文化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大众美育活动,将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可以满足人们工作闲暇之余对富含美育内容的需求,能够进一步丰富大众文化内涵,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赢得了办学的口碑。例如,高校可以在社区,通过开展绘画艺术等活动,实现陶冶社会大众情操的目的,通过开展的大众文化活动,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品位和审美素质,为社会大众人文素质修养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促进社会大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在社会层面上,在我国高校美育的带动下,许多群众纷纷加入到了美育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民间艺术精品和民间艺术传承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层面美育的发展,民间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同时为高校艺术的创作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技能的支持,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双向奔赴,实现共赢。

(三)能够促进高校美育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师生纷纷走出校园,通过联动地方各行业,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暑期三下乡演出等活动,建立师、生、社会多元良好的关系,不同程度地促进高校美育实践能力的提升,使高校美育教育成果大放异彩。

丰富高校美育实践内容,促使美育实践路径的不断创新。从实践内容看,地方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教育产出导向,只有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路径,将美育服务的出口指向社会,以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美育教育目标,深入研究中华美育精神,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坚持“民有所需,我之所向”,将学校美育实践内容和社会美育实践内容紧密联系,选择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内容,将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服务做得更接地气;从实践形式来看,高校美育服务社会,突破了校内实践的局限性,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了高校师生的眼界,了解民之所向,不断拓宽美育社会实践路径,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教育。

(四)促进高校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开展一系列富有朝气的艺术审美教育活动,需要一支充满活力、师德高尚、深谙专业技能、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美育教师队伍。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全国各高校校际间美育师资配备差距很大,部分高校存在美育师资不足、现有美育教师专业性不强、难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社会美育服务等问题。怎样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美育教学过程中,要以有形的教作为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引领大众对我国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有更深刻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同时为新形势下高校美育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是高校美育教学的一项长期课题。高校在美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立足学校实际,采用搭建院系、校际合作交流平台,整合学校教师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增强美育教师岗位的吸引力、通过科研引领,活动推进,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通过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鼓励高校建立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为美育教师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提供支撑,让更多年富力强的教师参与到美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中。

三、高校美育服务社会的路径

高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内容,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高校美育教学,主要肩负起教育感化、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职责。我国正处高速发展的时期,提高地方高校美育服务的能力,开拓与地方文化发展相契合的路径,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高校以美育服务社会为突破口,将地方文化发展融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从而达成高校与地方文化建设共赢的局面。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育职能,发挥本土音乐资源的优势,形成极具地域风格的办学特色,强化高校美育的服务性。面向社会美育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高校美育教育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当今,充分发挥高校美育教育的功能变得更为迫切。如何充分弘扬美育精神,强化高校美育思想引领的育人效果,成了高校美育在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部分高校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对美育在社会中的服务功能认识不足,导致在现代社会中美育难以发挥其引导和示范的作用。高校美育应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以高校美育教学为阵地,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文化教育等美育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更柔软、更能内化于心的教育方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高校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将社会美育的内容科学地融入学科建设中,在实践内容、实践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学科式正确引导,形成标杆式示范作用,给高校学生和社会大众带来沉浸式、实践式、惠及人人的美育生态,例如,高校组织乐团深入到基层社区、街道、社会群众中,演唱优秀的歌曲、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教习音乐基础知识,通过表演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陶冶人民的情操,提高群众的艺术审美能力,赋予社会更加绚丽的色彩。

(二)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大众文化培育载体

高校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弘扬者,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个人和一代人的事情,需要人们世世代代不断努力,发挥教育的传承作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基因,不断丰富大众文化所需的内容。高校作为教育活动最高学府的一支队伍,发挥教育的担当和职能,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契合,古为今用,研究传统艺术文化与当下文化发展的趋同性,立足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为不断丰富大众文化培育载体汲取营养,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例如,高校与基层社区、街道等部门合作,通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到大众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等各个环节,普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和内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美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运用社会大众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将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提炼、挖掘,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深入到社会大众中开展美育教育。

(三)寻求校地合作,构建多元化美育实践基地

高校美育服务社会主体包括高校、政府、社会力量、社会大众等,高校想要做好美育教育离不开政府、社会力量的大力扶持。高校应寻求更多校地合作的平台,构建多元化的美育实践基地,将高校、政府、社会力量三者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美育教学目标,提高美育教学质量。一方面,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整合、挖掘社会上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政府部门扶持,借助社区居民委会等平台,将各种美育资源真正落实到社会基层,实现社会美育教育常态化;另一方面,高校肩负着培养美育核心骨干的重任,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应重视对社会大众核心骨干和人才的培养,利用高校教师资源优势,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整理艺术创作成果、收集艺术遗产工作等,推动美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聘请文化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艺术家,通过开展基本功训练、举办内容丰富、类型各异的艺术作品展览等,丰富社会大众美育教育内容,促进社会大众艺术爱好者的交流,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还应联合地方同行业和社会力量,通过全面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大群众艺术文化建设投入等举措,为社会基层提供更好的美育教育工作服务,夯实社区美育教育资源基础,充实社区美育教育资源体系。例如,高校可以与社区签订合作协议,与社区结成伙伴关系,两者一起努力探讨高校与社区间的互动合作,双方应坚持“到社区去,到学校来”“传承文化、美化生活”的原则,通过开展诸如举办画展、开设讲座或教学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服务活动,将高校优质美育教育师资力量派送到社区美育教育中,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升社区居民文化品位,从而促使美育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建立美育服务云端平台

在多媒体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民大众获取知识和信息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传播速度和便捷程度都是空前的,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在开展社会大众美育教育工作中,可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借助抖音、快手等媒介,也可采用直播、录播等方式立足传承和发扬极具时代价值的文化食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动,使得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被美育本身所滋养,完成美育服务的使命,从而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美育改革发展新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信息一起成长起来的,大都反应敏捷、思维开阔,能够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但也存在种种不足,例如,出现因自律性不强沉迷于网络世界、对于网络传播内容真伪甄别力不强等问题。高校在社会美育云端实践过程中还应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云端服务内容的优劣筛选,加强高校学生和媒体受众思想意识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云端服务的优势,将优质美育教育资源和成果通过云端共享至社会,从而不断丰富高校美育服务社会的内涵。

结语

高校美育教育,对引领向美、向善、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美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切实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促进人格健全、开发创造力,对高校美育服务社会路径及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高校美育服务为我国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高校本着美育服务社会大众的宗旨,所提供的高质的实践内容同时对高校师生有着反向指导的作用。高校美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只有精准地指向服务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大众精神思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培育出适用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美育大众服务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