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视阈下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问题研究

2022-03-23张大为崔丽婧刘盛斌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林业森林

张大为 崔丽婧 刘盛斌

(1.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0;2.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根本行动指南。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回应了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课题。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1]。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林业资源集聚地,其林业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面对目前亟待解决的林业生态问题,首要任务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发展与保护,将呼伦贝尔市的林业资源保护好、利用好。

一、绿色发展的理论渊源

“绿色发展”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平衡的关系,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的密切关系。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中再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规划之一,让绿色成为保护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永续力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原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深厚理论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源头。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起源,“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各家几乎一致所认同或追求的精神价值主张,指顺应和利用自然,遵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活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周易》中对“天、地、人”三者关系做出阐述,指出天、地、人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三者并非互不相容;儒家继承了这一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天人一体”,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共生的关系。道家对这一思想也有着独特见解,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点。

“知止知足、取用有度”的思想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源起,《吕氏春秋·孝行览》中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指的就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期打算的短视行为;《论语·述而》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着朴素的生态思想,意思是孔子不用渔网捕鱼,不射休息的鸟兽,给鱼类和鸟类留有生存的空间,保护物种的繁衍生息。

除上述内容外,中国古代还有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夏商之际,舜帝以“好生恶杀”被后人颂扬;大禹时有“禹禁”,即砍柴与捕鱼都要因时而动,给草木和鱼鳖创造生长空间和时间;孟子在论述王道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物种,统治方能长久,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绿色发展理念源远流长,古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今天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历史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色”

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3]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丰富,立意深远,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色”。马克思虽没有对“绿色发展”进行直接论述,但在其著作和思想中蕴含着“绿色发展”的一系列理念和主张。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首先提出人与自然是一体化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提出人和动物在生活与生存的过程中,尤其是从肉体层面进行分析,都离不开无机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绿色发展,客观存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能量,人要尊重自然界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如果懂得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4],这句话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和指引,从而达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诸多,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循环经济、生态人口、自然生产力等生态思想,列宁的生态自然观、生态科技观等生态思想,都可为绿色发展提供历史和理论借鉴。

(三)党有关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底色”

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波澜壮阔,在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凝练成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底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探索生态发展的道路,践行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的理念。毛泽东同志将植树造林工作作为“主抓手”,1956年他向全国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植树造林的思想、绿化祖国的实践为中国生态工程指明了发展方向,奠定了绿色发展的总基调。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思想,强调“在大力建设经济的同时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首次提出用法律的刚性手段来保护环境,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84年“生态环境保护”被纳入我国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通过为环境保护立法,从法律的高度确定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和体系的借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经济迅猛发展,针对生态环境带来严峻挑战的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出台更加精细化的法律法规,例如,《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胡锦涛同志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面临全球生态危机盛行,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进一步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构建“两型社会”的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我国开启了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立足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而做出的时代判断和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遵循。

二、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困境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北纬47°05'~53°20', 东经115°13'~126°04'。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市域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1051.08公里,中蒙边境682.24公里。2021年,全市林地面积1630万公顷,森林面积1324.3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3.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35%。呼伦贝尔地方林地面积593.86万公顷,森林面积373.21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市直属林业六局和额尔古纳市、阿荣旗、扎兰屯市、莫旗等地。森林蓄积量2.88亿立方米,森林平均蓄积量77.2立方米/公顷。①不仅是内蒙古地区的生态宝库,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林业发展模式已经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的盈利方式转变为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为主,提供一系列其他附加服务,建立有利保护森林资源的发展模式,但受到地理位置、交通设施、科学技术、人才缺失等制约因素,在转变过程中遇到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林业产业区域发展不协调

呼伦贝尔市现辖14个旗市区,其中牙克石市、根河市、扎兰屯市、阿荣旗的森林资源丰富,不仅林木覆盖面积广,且品种丰富,除了人工种植的林木外,还有不少野生树种。以上地区由于自然林业资源丰富,故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在开发、管理方面存在隐患,比如,林业开发多由政府主导,缺乏一定专业性和创新性;现有林业产业缺乏效率高、精细化、集约型的组织形式,缺乏协同效应,无法发挥系统优势。除了地区本身拥有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林业经营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不足,呼伦贝尔市现有林业合作社111家,有地理标识的达到17家,有9家在线上销售产品,[5]合作社主要分布在以上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交通便利的城区,其他地区开设企业和合作社很少,甚至这一方面的产业呈现空白。合作社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缺少实力雄厚的企业带动,合作社产品缺乏市场、品牌等优势,运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无法打开销路。

(二)林业科技支撑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业生态的科技支撑力量较为薄弱,由于缺乏新型科学种养技术,传统林下种植方式传统、粗放、单一,导致林木种植成本高,缺少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不高。当前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科技还处在以初级技术和实用技术为主的基础阶段,发展较为缓慢,出现这种局面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呼伦贝尔市主要以引进和学习其他先进地区的林业技术为主要渠道,林业机械设施以购买先进地区设备为主,缺乏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能力,导致林业科技的发展滞后于时代发展脚步;第二,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呼伦贝尔市缺少科技服务对接平台,科学研究与林业生产疏离,科研院所、高校的相关研究成果难以及时推广和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林业产业与林业科技没有达到紧密结合的效果;第三,林业生产企业科技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导致林业生产工艺落后,产能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三)林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短板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林业生态旅游受制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其发展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1.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落后是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旅游的一大薄弱环节。首先,林业生态旅游区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林区,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少,满足不了游客的便利出行的需要;第二,娱乐、购物、游戏等基础服务设施的缺失,导致游客林业生态旅游体验感差;第三,一些森林旅游区的建设理念落后,景观设置庸俗化、刻意化,景区打造缺乏创意,没有利用好原本富有原生态气息的自然景观。

2.林业生态旅游的服务行业水平不高

一方面,对林业生态旅游项目的服务水平重视程度不够,对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不到位;另一方面,一些景区服务人员本身的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专业职业素养,在服务游客过程中会出现服务不周到,再加上夏季一般为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旅游旺季,受到客流影响,会出现旺季服务人员短缺的现象,导致临时招聘的服务人员未经过上岗培训或无服务经验就匆匆上岗,从而影响到呼伦贝尔林业生态旅游整体服务水平。

三、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发展的优化路径

呼伦贝尔市作为我国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调节呼伦贝尔市各区域发展速度,加强林业生态科技发展,注重提升特色旅游产品质量,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仅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更要注重林业生态建设。

(一)量质并举,夯实绿色本底

一是以促进森林资源量质提升为目的,加大投融资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生态建设投融资改革,建立市、旗县两级林业生态建设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加大对旗市区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等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优先纳入全市森林碳汇交易试点范围、提升天然林保护和重点防护林生态工程投入强度;二是以调整森林结构为主线,依托国家战略储备林项目,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成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三是以提升森林覆盖率为目标,拓展生态空间,提升森林质量,合理划分生态、生活、生产空间,调减25度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应退尽退。

(二)补齐短板,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通过改革继续推进林业管理和经营体系变革。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巩固提升林业科技队伍。落实“林长制”工作机制,建立林业生态保护的网络体系;二是通过改革创新来推进兴林护林。在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自然保护区内探索推进森林赎买机制。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保护直补金标准,扎实推进林业生态投融资改革。切实提高林业投资补助标准。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和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价值测算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反映生态建设价值。抓紧制定生态质量评估与生态补偿挂钩机制,明确生态补偿奖惩政策导向,让生态稳定、改善的区域得到奖励,变差的则要被处罚。

(三)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工作力度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相应鼓励和优惠政策,聘用生态林业建设高精尖人才,提高对引进人才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支持,促使他们“想来”“愿留”“能留”,为发展生态林业造就一支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拥有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的优秀队伍,为呼伦贝尔市生态林业建设贡献力量;二是积极开展林业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训。加强其林业生态专业知识、相关政策法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未上岗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原则,对在岗职工进行技术教学,开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攻关,不断提高林业职工的科技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加强林业生态核心技术研究。加大生态林业科技研究投入,完善科研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攻关,促进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使研发端和使用端有效衔接,提高生态林业的生产力,产生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一是从管理森林向经营森林转变,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推动国家级资源、市级、旗市级等重点森林康养基地引领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市场主体培育,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联盟,开展森林康养示范人家等创建活动,全面推动森林康养市场体系不断发育壮大;二是打造高端林业生态旅游产品,将观光游延伸发展为深度游、体验游、康养游等多种旅游模式,加强森林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建设旅游驿站和智慧文旅系统,提升旅游资源的集中度;三是促进森林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森林养老服务康养基地和机构建设,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在具备医养融合发展条件的森林康养区域,建立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以森林疗养、治疗、康复、养老为特色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

林业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林业生态建设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呼伦贝尔市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推进林业生态“十四五”新发展,从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辩证统一,全力推进呼伦贝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市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丰收会
land produces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