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逻辑

2022-03-23黄静玲林忠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话语建构

黄静玲,林忠伟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话语体系是承载一定思想观念的符号系统,话语体系的构建,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转换。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话语体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需要系统考量,同向发力,整体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具体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下,通过吸收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生态理念,借鉴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不断变革与转换的生成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话语体系的丰富历史经验,解决了中国生态建设的实际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深入发展,增强了中国特色生态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助力了我国现代化科学发展。

一、生态经济话语体系建构

生态经济解构了传统的经济方式,建构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和谐。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也推动经济的健康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超越了经济效益本位的经济话语体系,建立了生态效益本位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话语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着重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以煤炭资源为主,钢铁行业发展迅猛,高碳经济明显,煤炭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失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意识到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低碳经济的新术语。“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1]低碳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转变了生存观念,降低了环境成本,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和自然的共生性发展,彰显了经济话语由破坏性话语转向有益性话语的演变逻辑。

改革开放后,生态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彰显,循环经济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循环经济就是通过循环利用生态型资源,减少自然资源浪费的数量,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循环经济不再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再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而是注重人对自然的维护。循环经济话语的建构旨在研究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问题,实现经济循环发展的在场化,彰显了生态经济的资源利用的生态循环性。

改革开放前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着重提倡GDP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因此提出了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3]。绿色GDP的提出,超越了环境污染化、生态破坏化的经济话语,构建起推动生态环境完善化发展的生态经济话语体系。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自然资本“绿水青山”向现实资本“金山银山”的转变,同时意味着生产主体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推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构建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话语体系。

经济术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价值导向。低碳经济是减少化石能源的运用,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绿色GDP术语是推动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指挥棒”,“两山论”是从认识源头上修正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固有认识,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进而超越了经济效益本位的经济话语体系,建立起生态效益本位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话语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总结,是对西方经济建设教训的汲取,形成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科学认识,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话语指导。

二、生态政治话语体系建构

生态政治的出现为社会建构了一种新的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调整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上而下地引导人们改变原有的生活模式,强化代际发展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后,生态政治不断发展,打破了传统政治以权力制度为核心的政治话语体系,建构了以生态正义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话语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贫穷落后,我国致力于建构发展型政府或经济型政府,政府的主导工作就是服务于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型政府应运而生。生态型政府就是:“致力于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政府,或者说是以保护与恢复自然生态平衡为根本目标与基本职能的政府。”[5]生态型政府是政府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的生存发展需要,通过运用各种调控手段,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生态型政府的建构能够自上而下地推动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了生态政治话语的建构。

为了更好地引导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我国提出了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的,以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者为对象,以生态环境整治及恢复为主要内容,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为保障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6]。生态补偿机制以利益为调节点,通过向受益者征收生态补偿费,完善生态资金链条,推动利益驱动机制、奖励机制、协调机制的建构,协调生态环境的保护,抑制生态破坏,激励生态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补偿提高回报率,能够调节人们的选择,引导人们的行为,进而更好地推动生态系统的建构,促进代际发展的实现,推动生态正义的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通过利益协调规范博弈活动,推动了以生态责任为核心的生态政治话语的建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日益重视生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术语,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实现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一切活动,其是作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摆脱生态危机的总对策”[7]。生态文明建设新术语提供了新的自然价值导向,蕴含着党的领导、生态制度的构建、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重要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相一致。生态文明建设新术语的提出,可以看到政治发展战略的自然性、和谐性导向的生态政治文明话语的构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导致人们由过去“盼温饱”“求生存”到现在“盼环保”“求生态”的现实转变,而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制度不完善、法治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与人们的需求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8]。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中央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全过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保护制度化、法治化,从而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政治话语体系。

生态政治术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效能的内在变革。生态型政府构建是政府管理生态化治理模式的开创,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管理生态化导向后产生的保护生态效益的责任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政府把“生态责任意识”内化为发展战略,“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展现政府制定生态导向的政策制度的决心。从政府生态治理模式的开创、生态机制的建立、生态战略的提出、生态治理决心的展现等层面,建构起以生态正义为主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话语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话语体系,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辩证逻辑,对中国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反思、重构,为解决中国治理问题提供考察问题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三、生态文化话语体系建构

生态文化是一种由人统治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态文化超越了控制自然论,构建起了保护自然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话语体系。

理念是一种文化形态,生态理念为社会提供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理念。我国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有助于人们抑制自身的欲望,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解构了自然的客体性,建构了自然的主体性的生态文化话语。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9]。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忽视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因而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为了超越自然的工具性价值,我国提出了生态价值的新术语。生态价值是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人的思想行为如何取舍,对人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生态要求的评判,以及对人的言行进行生态性调节等的思想观念的总和”[10]。生态价值表明自然环境是人类必不可缺的生存需要,主张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界限,从价值观层面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促进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的实现,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话语。

伦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为了实现更好地发展,我国开始强调生态伦理问题,按照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治理国家。生态伦理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心理和行为规范,表现为人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态度和对自然界的朴素道德情感[11]。中国共产党人重视生态伦理问题,在不同时期把生态伦理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致力于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问题的重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深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的经验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中国化,进而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话语体系。

在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过程中,把“生态文化”摆在首位,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12]。倡导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以此凝聚民众对生态环保思想的广泛认同。生态主流文化新术语通过多种途径重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生态文化目标,增强生态文化的感染力、说服力、行动力,以彰显构建自然为核心利益的生态主流文化话语体系。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支撑,引导着生态文明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生态理念是生态文化在实践中的一种诠释,生态价值观是对生态理念的总结升华,生态伦理是把生态价值观转化为行为准则,并推动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文化理念的转变、生态价值观的树立、生态伦理规范的确立、生态主流文化的形成,构建起保护自然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话语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话语体系,立足于中国文化实践,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超越了人类对自然的绝对控制的文化逻辑,重视文化场域发展的生态性,强化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志,构建全社会对生态广泛认可的思想价值理念和生态文化主流意识。

四、生态社会话语体系建构

生态社会强调自然与社会的整体性,主张建构起自然与社会融合的生态共同体。改革开放后,生态型社会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进而打破了社会与自然的分裂异化的社会话语体系,建构起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话语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着重建设工业社会,构建工业文明。但是在工业文明建设中,征服欲、占有欲、物质欲现象彰显,社会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关系紧张。因此,我国在进行工业社会建设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人类社会的生产与消费活动,应以资源节约为基础,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资源消耗和最小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13]。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14]。两型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性,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化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环境朝绿色化、健康化、科学化发展。我国生态社会话语即是由物本社会转向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社会的话语。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不断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15]。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群病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如城市的空气污染、垃圾污染、废水污染等等。为了较好地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我国开始强调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人类聚居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持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16]。生态城市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高效利用社会资源,高度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社会环境的健康化、清洁化发展。生态城市彰显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绿色化的生态社会话语。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质消费的需要,但是人们的消费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浪费性消费、污染品消费、破坏性消费等等。因此,我国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时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做到最小化负面影响,最大化长期利益”[17]。马克思认为:“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不但实现生产,而且反过来促进生产,同时也影响交换和分配。”[18]绿色消费能够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建构起无污染化、有节制、合理化的消费模式,优化消费结构,使人们的绿色化消费行为成为主导,追求生活的健康化、舒适化、自然化,进而相应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推动绿色消费模式发展,推动生态平衡,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社会话语由浪费、破坏为主导的消费模式转为适度、健康为主导的消费模式。

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美丽宜居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提出新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新术语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运行系统,包含自然、城市、乡村的一体化构建,只有分领域、分步骤地整体推进,才能实现生态社会的建设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新术语是对中国的整体构建,构建起全面性、协调性、整体性的社会治理模式。在运行中凸显强大的社会推动力和保障力,实现社会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促进自然、城市、乡村的共生性、共荣性、美学性,以实现生态社会总体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彰显国家现代化建设以生态美为目标的社会话语构建。

生态社会着眼于社会整体领域,坚持在社会与自然相统一的前提下,对生态与社会进行重建,以解决生态与社会失衡问题。两型社会展现了社会形态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共生性,生态城市是“两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消费模式是生态城市建立的依托,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社会的建设目标。从“两型”社会形态的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绿色社会消费模式的推广、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目标的确立,建构起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话语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为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是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具体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推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五、结语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话语体系,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为新时代中国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话语体系,立足于中国生态实践,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打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话语体系,在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四个领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主流”“美丽中国”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并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视角,提出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途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中国化,同时催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话语体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解决现实生态问题的理论魅力。

猜你喜欢

中国化话语建构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