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要点及防控对策
2022-03-23李盼霞
李盼霞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沧州 062450)
近年来,牛羊养殖中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其主要致病菌是布氏杆菌,该病已经严重影响到牛羊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养殖场户对于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并不准确明晰,在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当中,养殖场户并未设立完善健全的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体系,无法及时发现养殖场内患病牛羊的异常症状,导致牛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效果并不显著,当疫病暴发时,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威胁,难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导致整体疫情无法得到及时的防治,从而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收入,也对区域群众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
1 牛羊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1.1 临床表现
养殖场内牛羊患有牛羊布氏杆菌病后其临床表现并不明显,牛羊感染布氏杆菌病之后,在牛羊体内会存在14~180 d的潜伏期,该病属于隐性感染性疾病,大多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当养殖场内牛羊患病后,常常会表现流产或死胎症状。母畜妊娠5~8月龄时是布氏杆菌发病的主要时期,其患病后主要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躁动不安等症状,生殖道系统会伴随出现发炎症状,并且分泌大量灰白色的黏性分泌物持续排出,气味十分难闻。此外,一些牛羊在患有布氏杆菌病后还会发生关节炎、乳腺炎等症状,患病母畜还会出现乳房炎或者子宫内膜炎伴随发展等情况,而一些公畜在患病后会出现脓性坏死性睾丸炎等炎症,睾丸及附睾会出现明显的肿大样病变。
1.2 病理变化
对患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妊娠母畜进行解剖可见,患病妊娠牛羊的胎盘绒毛膜下组织表面会出现出血样糜烂,子宫内膜会分泌灰白色或者黄色的黏液,观察绒毛膜部位,明显可见病变病灶表面覆盖黄色或者灰黄色的脓液及坏死物质,胎衣偶尔可观察到蛋白膜覆盖有脓液表现,且淋巴结及脾脏有明显肿大。
对患有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幼畜进行解剖,可出现皮下或肌肉出血浸润,对其胃部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患病幼畜的胃内有白色、淡黄色黏液絮状物质,对体内其他脏器进行解剖后可以发现,其脾脏及肝脏出现重大坏死。对患有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公畜进行解剖,明显可见其阴茎出现红肿样病变,附睾及精囊部位同样能够观察到坏死病灶。
2 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检测
牛羊布氏杆菌病发病具有季节性特点,主要集中发病于5月中旬及10月中旬。因此可以针对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病时间,开展大范围牛羊布氏杆菌病检测。有效避免牛羊布氏杆菌病大范围扩散蔓延,达到早期发现、早期防控、早期处理的目的。当牛羊养殖场中发现布氏杆菌时,需要将可疑病畜进行隔离处理,根据后期检测数据确定处理方式,以降低牛羊养殖场的经济损失。根据非疫情区域及疫情区域不同情况,非疫情区域以病症检测为主要工作,而疫情区域防控则需要综合采用免疫、扑杀、隔离等措施达到监测净化的目的。
在将患病牲畜进行隔离后,需要将其残留的排泄物、乳制品及胎衣等物质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防止其接触物品上含有的病原菌继续扩散造成其他牲畜感染。在出现患病牲畜养殖场附近的牛羊养殖场需要加强疾病的检测,当有牲畜出现患病症状时,需要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规范化处理,立即进行上报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发生疫病的养殖场需要对养殖场内其他牛羊进行病原菌检测,加强相关监督及管理,还需要对养殖场进行严密的消毒和杀菌处理,从源头上提升对于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控制,防止疫病继续在养殖场内蔓延,造成不可控的经济损失。
3 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对策
3.1 加强防疫检测
养殖场户需正确认识到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检测起到的重要作用,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各个地区入手进行疾病的净化处理,定时抽查养殖密度较大的规模化养殖场,以便于及时发现牛羊患病情况,为后续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布氏杆菌病属于法定规定范围内的检疫项目,如发现检疫样品中存在可疑病畜,针对购入的动物及牲畜,需要在购入后进行隔离观察饲养,检疫合格方可混入大群,及时在布氏杆菌病传播前进行有效控制。
3.2 健全管理制度
在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期间,养殖场户需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规范化处理,不断健全完善自身的防疫工作管理制度,强化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职责,实现有效的牛羊布氏杆菌病传播控制。需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对防疫工作做出细致的划分,坚持以落实好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职责为基本前提,采用患病牲畜扑杀、免疫注射的方式进行预防,建立科学明确的防疫责任制,尽快转变养殖场的经营观念,并采取市场准入管制,结合患病牛羊无害化处理。县级卫生部门与防疫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力度,采用牛羊布氏杆菌病弱毒疫苗,在牛羊接种前30 d进行免疫接种,促进养殖场疫病防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针对不同疫病防控阶段的变化,养殖场户需做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强化规模养殖场作为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第一人的使命职责,建立完善、健全的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责任制与安全生产的意识,将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尽可能避免在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期间出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定期的牛羊布氏杆菌诊断,切实发挥出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对于畜牧业的保障功能。同时,养殖场户也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责,按照规范免疫程序实现程序化的防疫管理,根据牛羊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存在的复杂性因素,严格规范防疫接种,做好疫苗的运输、保存和投入使用,降低区域牛羊布氏杆菌病发生概率,从而真正在整体上实现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有效防控。
3.3 建立检疫隔离机制
为确保动物的安全健康,养殖场户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做好检疫隔离,定期定点地针对农村地区的散养牛羊进行检疫,进一步完善牛羊布氏杆菌病的隔离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疫病扩大的情况,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牛羊养殖场要与畜牧兽医站建立合作友好关系,做好后续详细的牛羊检疫工作规划以及免疫抗体检测等相关工作,加强双方的交流沟通,把检疫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一头牛羊上。同时,饲养管理规范水平是影响牛羊布氏杆菌病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养殖场户需加强对于牛羊养殖的优化饲养及管理,根据牛羊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来对疫病防控工作的管理方式与饲养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优化,提升饲养员的防控意识,落实日常检测与集中检测工作,规范饲养隔离措施,争取把疫情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4 建立完善用人机制
若牛羊养殖场内饲养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能力不足以过关,必然会使疫病防控工作出现种种隐患问题。为提高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必须提高养殖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养殖经营活动。
为此,需建立科学完善的用人机制,根据饲养技术水平与疫病防控工作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课程,全面提高养殖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经验,推动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3.5 规范消毒灭源工作
目前现有的技术很难彻底治愈牛羊布氏杆菌病,为确保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治工作的细致、完善,养殖从业者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消毒措施,从养殖场环境、人员、车辆,到病料、器械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制定相应的消毒策略,确保牛羊养殖场的全面消毒,最大程度上提高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保证消毒的质量与效果。
通常情况下,春、秋季节是疫病的高发期,每年的春、秋季节,牛羊养殖场管理层需做好养殖场的规范消毒工作,需定期更换牛羊养殖场的消毒用品。在牛羊养殖场门口,也需设置专门的排污管道,在各个生产环节都要落实好全面消毒,进一步保证消毒的质量与效果。
3.6 死亡动物实施无害化处理
为实现有效的牛羊布氏杆菌病传播控制,对于因牛羊布氏杆菌病死亡的动物,严禁贪图微小的经济收益而出售给不法商人。需对死亡动物的圈养栏内进行消毒,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处理,对于死亡动物要进行无害化掩埋或焚烧。同时,在牛羊养殖场内也要保证其适当的温度与湿度,在冬季也要做好牛羊养殖场的保暖措施以及动物粪便的正确处理。在整个区域当中,对阳性结果和可疑反应的牛羊也要及时隔离,避免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进一步扩大,有效地控制住布氏杆菌病原体的出现。
3.7 做好疫苗接种
现阶段,免疫接种是预防牛羊布氏杆菌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对于疫病防控工作,养殖从业者需通过接种疫苗来提升动物的抵抗力,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传播。当动物接种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产生出免疫力,针对此种情况,为了避免接种疫苗的无效性,养殖从业者需选择正规的兽医门诊在疫病流行的春、秋季的前段时间进行接种。此外,免疫疫苗往往都需要大量的费用,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牛羊布氏杆菌免疫疫苗的接种补贴,从而使养殖场户更加配合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