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研究的名与实:基于2013—2022年CSSCI期刊新加坡国别研究文献的考察
2022-03-23朱文龙
朱文龙
作为一种现象,区域国别研究早已有之,甚至有观点认为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即是一部典型著作①刘鸿武.中国区域国别之学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趋向[J].国际观察,2020(5):53-73.。可以说,只要有国际交往的存在就必然会产生了解他国的需求和动机,区域国别研究也会自然而然地展开。早在1956年,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就在厦门大学设立了南洋研究所,随后各相关机构纷纷成立。截至2020年9月底,根据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建设方针的指引,全国各高校设立了437个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其中培育基地42个、备案中心395个,基本做到了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研究的全覆盖①卢光盛.新时代我国区域国别学“三大体系”建设刍议[EB/OL].(2022-10-28)[2022-11-27].http://sky.cssn.cn/gjgxx/gj_bwsf/202210/t20221028_5556685.shtml.。但作为一个概念,“区域国别研究”进入学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根据在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2015年该概念才第一次出现在学术论文中,且自2021年以来数量大幅增长,这种增长与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显然有密切关系。独立设置学科自然是因为区域国别研究有重要意义,诸多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阐发,但中国当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到底发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应如何完善?现有成果大多从宏观层面进行论述,少有从具体区域国别切入的微观讨论,本文将尝试以新加坡为例,通过定量方式展开研究②截至2022年11月底,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搜索篇名包含“新加坡”的结果共有16849条,这一数量过于庞大,且其中包含了不少新闻报道、书评等非学术论文以及虽包含了“新加坡”字样但实际上与之并无关联的学术论文,难以准确地开展研究,故本文选择以近十年(2013—2022年)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764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搜索所得结果为825篇,经人工筛查后为764篇)。当然这些论文并不足以全面反映中国学界对新加坡的认识,原因在于:首先,覆盖的时间不够全面,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的与新加坡相关的文章最早发表于1937年的《世界知识》,最早的学术论文发表于1958年的《史学月刊》,而本研究仅关注了近十年的成果,时间跨度较短;其次,覆盖的刊物不够全面,仅关注了CSSCI期刊,忽略了非CSSCI期刊上的成果,而《南亚东南亚研究》《东南亚纵横》《南洋资料译丛》等刊物都是发表与新加坡相关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再次,覆盖的研究成果不够全面,本研究仅关注了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学术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咨政报告等未能充分收集。尽管有上述不足,本研究仍有其独特意义:CSSCI期刊具有权威性,分析其上刊发的论文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中国学界对新加坡问题关注的程度和旨趣,虽然不能对新加坡研究这幅画卷做全面的描摹,但是亦可见冰山一角,进而有助于认识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期形成初步认识并为后续工作准备基础。
一、区域国别研究的应然范畴
(一)区域国别研究的概念
本文检索到的764篇论文中,2013—2022年每年论文发表的数量分别是114、102、103、86、66、92、57、50、55、39篇,除了2018年的发表数量有小幅增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即使将范围扩大到篇名包含“新加坡”的16849篇论文也是如此。本文认为,除了国家加强期刊管理等外在因素影响,发文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能的原因还包括:第一,中国当下对新加坡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在研究者长期且持续不断的关注下,越来越难以提出新问题、阐述新观点,不符合CSSCI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第二,中国与新加坡政治关系较为稳定、经济合作十分密切,国际环境虽有所变化但未对两国交往形成根本性挑战,缺少需要研究者回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三,着眼于个别国家的研究范式的地位有所下降,不仅是新加坡,相同检索条件下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关的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也都在不断减少,如今的期刊更青睐于问题意识主导下比较和总结多国经验的研究范式,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区域国别研究”。
一些研究者给出了非常宽泛的定义,如“对某一域外特定国家/联邦区域、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进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研究的知识体系。”③赵可金.国别区域研究的内涵、争论与趋势[J].俄罗斯研究,2021(3):121-145.又如“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人文、法律等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④罗林,邵玉琢.“一带一路”视域下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大国学科体系建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79-88.等。这些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区域国别研究的重心应当是某个特定的对象本身,而非中国能从该对象的经验中获得怎么样的借鉴,但事实上这764篇论文中有不少都明确地在标题中指明了(对中国的)“启示”。在问题意识的要求下,研究者们提出中国问题、参考他国经验、生成中国方案,这是否能被纳入区域国别研究的范畴?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区域国别研究实际上将无所不包,反而因此无从定义。
明确概念的内涵常常有非常大的难度,相对而言以否定的方式进行排除更具有可操作性,广义上除了只有中国元素的人文社科研究,其他的都可以视为区域国别研究。不过历史地来看,是否有明确的定义并不会影响区域国别研究前进的脚步,近年来对定义的讨论更多是出于学科设置的目的,随着学科设置的尘埃落定,相关的讨论也可以告一段落①江时学.评中国学术界对区域国别研究和区域国别学的认知[J].拉丁美洲研究,2022(2):1-27,154.。当下更重要的工作是将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意义落到实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更加有力的学术支撑。
(二)区域国别研究的性质
学科目录中区域国别学属于交叉学科,但将区域国别研究笼统地称为交叉研究既不符合长期以来的认知习惯,也不能准确地揭示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现状。历史地看,对于区域国别研究的性质属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存在争议。早期的区域国别研究往往着眼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因而更偏向于人文科学,而随着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区域国别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验证自身理论的试验地,尤其在美国,随着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盛行,人文科学角度的研究一度受到冷落②任晓.再论区域国别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1):59-77,158.。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融合的趋势愈发增强,直观地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已逐渐成为通行称谓,某一研究方法也不再是某一学科所独有,中国“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更是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这八个学科门类囊括其中,很难再区分出纯粹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尽管如此,对本文检索到的764篇论文的学科分布进行分析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中国学界的研究旨趣。
本文首先按照期刊在CSSCI目录中所属的学科进行分类,如《东南亚研究》属于政治学,则发表于该期刊上的论文归类于政治学;其次对高校学报和综合社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按照文章主题进行分类,如发表在《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关航运产业发展方面的立法建议——基于对新加坡海事海商法律体系的梳理》属于法学研究,则归类于法学;最后,参照中国知网上的学科分类对结果进行复核和调整。当然,这样的分类方法略显粗糙,但本文也无意得出精确的结果,只想做一个概括的展示,数据上细微的出入不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分类结果表明:政治学是成果分布最多的领域(248篇),其次是教育学(157篇),它们远远领先于其他学科,而有些学科如哲学、考古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则缺乏研究成果。
研究者们普遍提到区域国别研究不等同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研究,这从反面印证了在一般观念中常常将它们混淆,上述论文的统计结果实际上也支撑了这种认识。有研究者对发表在《欧洲研究》上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都属于政治学论文,并且认为之所以如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对欧洲的研究狭隘地理解为对与欧洲有关的政治问题的研究③钱乘旦,胡莉.区域与国别研究视野下的“欧洲研究”:关于欧洲研究发展方向的讨论[J].欧洲研究,2020(4):138-150,8.。这种认识与近当代区域国别研究的缘起有密切关系。不管是早期英国对殖民地的研究,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研究,首先都是为了服从政治上的需要,其他方面的研究不过是作为政治的附庸发展起来的。随着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研究者们也更习惯于在学科内寻找自己的定位,而非散漫地形成一个“某国/地区研究”的共同体。在发展惯性和学科属性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国别研究逐渐和区域国别政治研究画上了等号。
研究者们少有提及且略出乎意料的是教育类论文数量如此之多。相同检索条件下CSSCI期刊上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相关的论文中教育类论文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或许这是因为比较教育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而区域国别研究则是其中一个传统的研究领域①饶从满,吴宗劲.比较教育中的国别研究:价值重申与方向探寻[J].外国教育研究,2019(12):3-19.。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大量的与某一国相关的教育类论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刊物的统计也符合上述认识。这764篇与新加坡相关的论文分布在310种期刊上,相对较为分散。有10种期刊发表了10篇以上的论文,其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归类为政治学的《东南亚研究》(29篇);而这10种期刊中有3种属于教育类期刊,包括《比较教育研究》(27篇)、《外国教育研究》(13篇)和《外国中小学教育》(10篇)。不过《东南亚研究》上新加坡国别研究的论文主要发表于2013—2016年,每年都有5篇以上,2021—2022年则没有相关论文发表。而《比较教育研究》上的相关论文较为平均地分布在2013—2022年。这或许是因为新加坡政局及中国与新加坡的政治关系较为稳定,缺少新鲜论题,而教育领域不断有新问题提出,如《比较教育研究》2021和2022年发表的新加坡国别研究论文分别讨论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对疫情挑战的组织机制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对高层次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这些议题都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正如上文所说,如今很难纯粹地对某一学科做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划分,但社会科学研究占据了区域国别研究的主流在国内外都是不争的事实,以上764篇论文绝大多数都可归类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过,由于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强势影响,很多时候国内学者的研究是用外国的理论阐释外国的现象,没有真正作出独创性的贡献。尤其是区域国别学被设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更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基础理论支撑,而不能只是为其他学科的理论生成和运用提供“原材料”②周方银.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中的知识追求和学科建制[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3):18-28,2.。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区域国别学还没有自己的专属理论,学习和融合其他学科的学术积淀进而推陈出新是当务之急。
二、区域国别研究的影响要素
文章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对该国的关注程度,在相同的检索条件下(2013—2022年,CSSCI期刊),与美国相关的有18067条结果,与日本相关的有7746条,与俄罗斯相关的有2771条,与韩国相关的有1492条,与塞拉利昂相关的有1条,这说明区域国别研究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结合新加坡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影响区域国别研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国家实力。国家实力越强,尤其是经济实力越强越容易受到关注。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大,但是经济实力强劲,是公认的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位于世界前列,探寻新加坡成功的经验一直是新加坡国别研究中经久不衰的话题。第二,双边关系。双边关系越密切,受关注的程度就越高,且认知的角度也更加综合全面,如果关系冷淡,即使在短期内有较为集中的关注,也难以持续。中国与新加坡建交之后,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促进了在各个领域的认识与合作。1978年,邓小平在访问新加坡后提出要向新加坡学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再次提出要向新加坡学习,这激发了中国研究新加坡的热潮。有研究者将1978年之后掀起的一波又一波“新加坡热”概括为三次高潮和六种表现,其中一种表现即为“学术研究热”。但2016年,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当发声在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的同时也影响了研究活动的开展③潘启亮,曹云华.学习新加坡经验的源起、形态及反思[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14-124.。第三,所用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中国绝大多数学者能熟练使用的外语,因此对英语国家的研究往往更加普遍。有研究者以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朝鲜、西班牙、葡萄牙、埃及、意大利10个国家为对象,考察语言对区域国别研究的影响,发现在发文数量方面英语国家远远多于其他语种的国家①常俊跃,李昊旻.国别发文数量及其分布对外语学科推进国别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文,2020(3):120-129.。新加坡不仅是英语国家,还有大量的华侨华人,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有很高的地位和使用频率,这为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第四,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认为地理位置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对外的政治行为,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则表现为邻国更容易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南端,处于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的交通要道,更是长期得到美国支持,以帮助美国实现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试图在中国与美国的博弈之间谋求平衡并实现自身利益,必然也会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以上四个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其他国家的检索结果。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英语国家,与中国无论是合作还是对抗都表现出强互动关系,虽然两国在地理上被太平洋隔开,但是美国一直积极介入亚太和印太地区事务,从而与中国形成一种“准地缘”关系。受这四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的研究持续、广泛且深入,199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学科辞典》中提到了“美国学”这个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从宏观上研究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学科”②张光忠.社会科学学科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1042.,“美国学”在中国持续发展,自2019年以来还连续举办了三届“美国学与国际研究”论坛。相比之下,塞拉利昂是法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远在非洲且与中国联系较为薄弱,难以吸引研究者的关注,实际上目前检索到的这篇成果归类为美国研究或许更加合适③崔戈.美国对塞拉利昂的公共外交[J].美国研究,2019(1):124-142,8.。日本的经济实力同样强劲,在双边关系和地缘政治方面与中国联系密切,但能够熟练使用日语进行研究的中国学者相对较少,从而在发文数量方面与美国拉开了差距。至于韩国和俄罗斯,二者经济实力接近、所用语言在中国也都属于小语种,但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和地缘政治较强,因此有关俄罗斯的文章数量更多。
除上述四个因素,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国家的需求和引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其他国家和区域的了解,也就离不开区域国别研究的不断深化。《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7-03-14)[2022-11-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7068/201703/t20170314_299521.html.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面临重大的机遇,也将迎来长足的发展。
三、区域国别研究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知和描述,对主体的行为模式养成有重要意义,学术研究中学科归属对身份认同有积极影响,如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通常会认同自己作为法学研究者的身份并自觉地开展与法学研究相关的活动,但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学科的支撑,很可能从事研究的学者尚未形成这样的身份认同,进而影响了研究的开展。
一般认为,区域国别研究者应当较为熟练且深入地掌握与该国或地区有关的知识,这直观地表现为相关学术成果的发表。不过在这个知识爆炸且学科划分日益细化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够与之前的研究者一样较为全面地了解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知识,而是在某个领域内成为专家。以新加坡国别研究为例,上述764篇论文的作者中发文数量最多的是河南师范大学的孙景峰教授,共13篇,分布在2013—2018年,基本都围绕着新加坡的政党制度展开;其次是深圳大学的吕元礼教授,共7篇,分布在2013—2021年,同样也围绕着新加坡的政党制度,或许将他们称为新加坡政治研究者而非新加坡国别研究者会更准确一些。总体而言,764篇论文涉及668位作者,分布较为分散,这说明新加坡国别研究可能尚未形成清晰的学术共同体,论文发表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这种论文作者较为分散且大多数作者对某一专门领域缺少持续关注和研究的现象,显然对于推动区域国别研究持续发展、实现学术的积累和创新是不利的。
当然,由于区域国别研究发展的不平衡,新加坡国别研究的状况不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对于某些受到高度关注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欧洲,或许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学术共同体。由于客观原因,本文未能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调查相关研究者的自我认知,不过有研究者梳理了中国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并将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学者划分为四代传承,指出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以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志向,推动着中国的东南亚研究从冷门向显学转变①曹云华.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以东南亚研究为例[J].东南亚研究,2022(3):1-18,153.。随着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立、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国家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认同自己身份的区域国别研究者的队伍将愈发壮大。
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一方面,要将研究者吸纳进相关的研究机构或平台,这不仅是为了使其获得身份上的归属感,也是因为区域国别研究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需要来自不同学科的成员通力协作才能尽可能全面和准确地描摹出对对象国的整体认识。以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学科分布为例,其不仅囊括了几乎所有文科,甚至还包括了理工医农研究者。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也可借鉴此类经验,尽可能汇集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使研究者在综合性研究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对话,这样才能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创造学术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使研究者有持续开展研究的兴趣和动力。目前,以发表论文,尤其以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对研究者评价依据的倾向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然而,在CSSCI期刊发表区域国别研究论文的难度与日俱增,这种矛盾直接影响着区域国别研究的积极性,也会加剧研究的不平衡,使学术资源集中在少数重点国家和区域,不利于某些弱势国别研究者共同体的形成,从长远来看对整个区域国别研究者群体也是不利的。
四、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进路
虽然存在些许问题,但是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总体积极向好,研究者们对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乐观的期待。为推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展开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
发展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难免要借鉴他国的经验,作为最近的历史参照,美国的做法值得关注。区域国别研究在美国兴起的时间略有争议,一般认为其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目的主要是为了服务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培养海外事务人才,但也有观点认为可将源头追溯至对东方学和对拉丁美洲研究的继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案资助和支持区域国别研究,其中最核心的是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每年要提供不超过800万美元在美国大学建立语言与区域研究机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要联合培养区域研究人才,形成政府与高等教育在科学、数学、外语和区域研究方面共同开发高质量研究生教学计划的伙伴关系,增加美国在外语、地区研究和国防事务问题方面的专家。据统计,1959—1987年,美国联邦政府根据该法累计投入了1.67亿美元。在大量经费的保障下,美国大学设立了众多区域研究机构,基本实现了区域研究的全球覆盖,有力推动了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①李晔梦.美国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J].史学月刊,2021(5):127-136.。
目前,中国还没有就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且也未必一定要将其上升到立法的高度,但建立起完备的制度体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中国出台的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并不多,主要是教育部印发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内容较为抽象简单、效力层级较低,可能不足以充分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形成更为系统完善的规定。例如,在向教育部申报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的过程中,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大量的研究机构,可是不少机构虽然挂牌了,但是却存在缺少必要的研究人员、图书资料积累不足、研究资金短缺等问题,无法开展实质性的工作。这说明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目前仍处在一个较为粗放的阶段,有必要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有实力的机构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而这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制度的运行和保障。
(二)加强人才培养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总体来说是不够的,尤其表现在缺少“浸润然后突破”式的人才队伍且后继储备培养不足②陈岳,莫盛凯.以深化地区国别研究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16(7):36-44.。“浸润然后突破”是政治学者理查德·芬诺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区域国别研究者首先要学会对象国的语言,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掌握其复杂的历史与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象国本土化的知识体系,再与一般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复合效应。由此观之,语言能力是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前置能力。不过前文已经指出,从文章数量就能看出语言能力实际上制约了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很多时候对某国研究的展开并非依托于直接从该国获得的一手资料,而是依赖于从英语学术世界获得的知识,既不全面,也存在被误导的风险。例如,新加坡的官方语言除了英语和汉语,还有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如果想要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新加坡,了解这两种语言似乎也是必要的。
有研究者调查分析了欧美四所知名高校的区域国别研究硕博士项目,发现大部分项目设定了入门语言要求,开设了大量的语言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对象国语言能力和工具性语言能力。与之相比,中国很多类似的项目对语言能力不够重视,并没有明确提出对象国语言的要求,开设的语言类课程的数量也较少③马嫣.区域国别研究项目的语言类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以英美高校硕博士项目为例[J].外语界,2020(3):43-51.。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语言能力要求,使区域国别研究者能够直接使用对象国语言展开研究,提升研究的水平和成果的质量。例如,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就致力于培养一批兼具语言能力和专业基础的跨学科复合型博士人才,要求除了英语,对象国语言的专业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年或256学时,以方便对研究对象国资料的获取和解读。除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具有区域国别研究潜质的本科生也十分重要,部分学校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北京大学主要通过外国语学院的多语种专业内部建设培养“多语种+区域研究”人才,以及人文学部的跨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培养“外语+外史”人才,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④宁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J].外语界,2020(3):36-42.;东北某高校英语专业采用项目依托教学的方法在本科高年级尝试区域国别研究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收获了一定成效⑤常俊跃,刘扬.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项目依托区域国别研究课程评价研究[J].外语研究,2020(3):52-59,112.。这些有益的经验都值得进一步的讨论和推广,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扎实推进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⑥张家瑞,杨尚林.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2):67-76.。
除了语言能力,科研能力也十分重要。不少研究者特别强调在对象国深入实地进行研究,仅仅在书本上了解对象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亲身触及、对当地的生活文化传统有了切实体验,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国家,这也是社会科学中强调的田野调查的方法。在西方,实地研究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受到重视,甚至最早的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就是由生活和工作在对象国的人所产出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实地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有大量的研究者奔赴海外。不过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和国外的研究水平,大多数人选择欧美发达国家,这导致了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研究水平的不平衡。对此已有高校针对性地进行了改革,例如,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采取的是双留学地模式,该项目前1—2年在清华大学进行课程学习,然后到发达国家和对象国进行学习和研究,其中发展中国家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发达国家学习时间不多于1年,这样既可以了解对象国的第一手信息,又可以在科研发达的国家掌握前沿动态,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优先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需求,将前往对象国实地研究和在欧美国家研究该对象国的机构学习结合起来。此外,各区域国别中心还可以借助现有资源加强与对象国的联系,通过讲座、交流、会议等多种形式密切关注对象国的信息,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素材。
独立设置学科对培养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有重要意义①钱乘旦,以学科建设为纲 推进我国区域国别研究[J].大学与学科,2021(4):32-34.。区域国别学的目标是培养全面了解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通才”和某一特定学术领域“专才”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设自己的课程体系,而历史课、语言课和对象国实地生活经历是其中的三块基石②钱乘旦,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EB/OL].(2022-10-01)[2022-11-27].https://news.pku.edu.cn/xwzh/3a4c457455634f87a4d26bead 7e5f74d.htm.。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设置二级学科、如何设置课程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教育部设置的框架内自由决定,域外高校的做法也可提供一些启示。如有研究者结合俄罗斯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建设的“域外区域学”的经验提出了“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认为在建设区域国别专业“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将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区域国别专业融合对接,以解决当下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基础薄弱、师资队伍不全、培养缺少系统性等难题③刘娟,一级学科背景下我国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构想:基于俄罗斯高校“域外区域学”课程建设经验[J].俄罗斯研究,2022(5):31-51.。
(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虽然区域国别研究强调掌握对象国的语言、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但是它不能仅停留在简单描述的层面上,还要体现学术意识和理论思维,在鲜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完善,并概括和提炼出新的理论学说。但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国别研究的初衷是服务于现实,区域国别研究者在努力进行学术创新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意义,正如有观点认为政策咨询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首要任务,也是它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最重要原因④谢韬,陈岳,戴长征,等.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定位、基本内涵与发展路径[J].国际论坛,2022(3):3-35,155.。
由于客观原因,难以准确评价区域国别研究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多大贡献,但教育部印发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要以咨政服务为首要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要任务”并“以咨政成果的质量和效果为核心”进行考核和评价,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者着实付出了努力。从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态势来看,对咨政服务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考虑到发表论文的难度不断提高,研究者们可以尝试调整策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咨政服务中。
不过咨政报告的撰写并非易事,它尤其强调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它不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汇编,也不是对人云亦云观点的效仿,而是要能够真正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关切的现实问题,在深入剖析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发现问题是对区域国别研究者提出的重大挑战,这既要有对对象国的持续关注,也要和实务部门保持经常的沟通。
除了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建议,区域国别研究者还可以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信息和帮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有广泛的海外利益存在,但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企业也面对着各种风险,如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实务部门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中国驻各国的使领馆编写了非常详细的贸易和投资指南,但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精准地处理问题,还需要区域国别研究者提供针对性定制化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可以为区域国别研究者提供资助,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区域国别研究是一项“烧钱”的事业,单纯依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企业的资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福特、洛克菲勒和卡耐基为代表的美国私人基金会是美国高等教育中多学科的区域研究制度化的主要推动力和外部资金来源。来自企业的支持具有灵活性强、敏感度低、政治性弱等特点,对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全方位发展有积极意义,当前来自中国民间的推动力还不够明显,如何激发民间活力、实现企业支持与研究发展的有机结合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展望
学界曾经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概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随着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置,这种有关“名”的讨论可以告一段落,如何深化和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实”的发展是未来的重心。结合他国经验来看,制度保障是基础,资金保障是关键,人员保障是根本。类似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如果任由学术市场自发调节,区域国别研究的不平衡必将愈演愈烈,大国关注的人多而小国关注的人少甚至无人问津。然而,对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说,小国也有其独特意义,需要给予关注和研究,因此在学术市场自发调节的基础上也需要国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和干预。区域国别研究者的培养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随着各方对区域国别研究的不断重视及以学科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区域国别研究者的队伍也将不断壮大。
国家引导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有着更加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现实追求,这对区域国别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研究范式上要从学术研究的理论思维转向咨政服务的实践思维,更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供尽可能正确的结论和建议。如今的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对中国的自身发展和国际合作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存在差异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良性互动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为实现这样的伟大目标,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