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中医药领域癫痫研究热点和趋势

2022-03-23莫雪妮蓝百鑫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文癫痫聚类

马 威 莫雪妮 吴 多 张 月 蓝百鑫 刘 姣 刘 娜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南宁 530200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疾病,发病机制为以大脑反复异常自发性放电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种异常自发放电可导致临床出现痫性发作[1]。在研究中发现癫痫的综合发病率为每年61.4/10 万人,并且癫痫总的终生患病率约为7.6%,其中发现活动性癫痫患病率约为6.38%[2]。癫痫发病率不断增加,研究机构及研究者正在不断加强对癫痫的研究,但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现在对该病尚无良好的治愈方法[3]。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癫痫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4]。与此同时,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癫痫研究文献逐年上升,仅通过传统的人工检索已无法精准地了解中医药对癫痫治疗的研究趋势与热点,而CiteSpace 软件的出现为视觉分析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5]。深入探究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研究趋势与热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癫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式为(中医OR 中医药OR 中药OR 民族药OR 矿物药OR 植物药OR动物药OR 中西医OR 中成药OR 方剂)AND(癫痫OR 羊癫疯OR 羊角风OR 癫痈OR 癫痛OR 癫癎OR羊癫风OR 癫病),年限限定为1991 年1 月至2021 年4 月。纳入标准:①所在年限规定内的中国知网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领域治疗癫痫的研究文献。②文献语言限定为中文。③文章基本信息完整。排除标准:会议通知、征稿启事等不相关文献。

1.2 研究方法

首先将从中国知网导出RerWorks 格式文献在CiteSpace 中进行格式转化,以“download_XXX”命名保存,然后运用CiteSpace5.7.R2 进行数据格式转化,设置CiteSpace 参数,时间跨度为1991—2021 年,时间切片为1 年,根据不同的目的设置不同的节点类型。阈值选g-index(k=25):修剪方式(Pruning)选用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其包含作者合作及关键词的共现、中介中心性、聚类、突现等可视化分析。并根据普赖斯定律N(N=0.749×√nmax,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来找出核心作者[6]。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2388 篇文献,筛选后得到2059 篇文献。从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来研究(图1),2016 年和2019 年发文量到达顶峰,2018 年和2020 年文献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年均发文量达83 篇和95 篇。

图1 1991—2021 年中医药领域研究癫痫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

2.2 作者合作可视化分析

中医药治疗癫痫的发文量,根据普莱斯定律N=0.749×√nmax 计算出核心作者门槛值N=6.1,因此认为发文量7 篇及以上者为核心作者,从CiteSpace 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该领域共有46 位核心作者,在此仅列前20 位(表1)。在运用CiteSpace 5.7.R2 软件对该领域研究文献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共现分析,绘制出作者合作网络关系共现图谱(图2),其中节点数N=748 个,连线数E=797 条,网络密度为0.0029,由图2 可以看出本研究领域团队内部合作较密切,没有形成广泛团队之间的合作,又可以看到散落的独立节点。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关系共现图谱

表1 前20 核心作者列表

2.3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本研究共形成879 个关键词,2251 条连线,去除“癫痫”“癫痫病”等常规关键词,合并表达不同但同义的关键词如“中西医结合”合并“中西医结合疗法”,最终统计出9 个出现频次≥15 的关键词及相关图谱见表2、图3。

图3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2 高频关键词列表(频次≥15)

2.4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CiteSpace 软件上运用网络结构与聚类的清晰度,分别显示出模块值(Q 值)与平均轮廓值(S 值)两个不同的指标,采用这两个指标作为评判图谱聚类效果的一个证据。一般而言,Q 值>0.3 就代表聚类结构显著:若S 值>0.7 时,认为聚类的结果是令人信服的。本研究采用LLR 模式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表3、图4),Q 值=0.5878,S 值=0.8506,可以认为聚类效果显著。中医药治疗癫痫的聚类时间线路图中X 轴为文献发表时间,Y 轴为聚类编号,聚类包含的节点数目越多,该聚类编号越小(图5)。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5 聚类时间线路图

表3 聚类情况列表

2.5 关键词突现分析

本研究罗列出20 项排名靠前的关键词,如图6所示,其中“Begin”和“End”表示突现的开始和结束时间,“Strength”代表突现的强度。通过图6 可知1991—2013 年的关注点在“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2014 年至今,研究主要重点为“柴贝止痫汤”“针刺”“数据挖掘”“中医药”。

图6 关键词突现分析

3 讨论

3.1 文献发文量及作者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共纳入2059 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曲线上升趋势,国内学者对中医药治疗癫痫的关注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发文量最高的是王豪,但缺乏团队合作。马融、李新民和戎萍团队内部关系较紧密,其研究主要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7-9]。刘金民、董笑克、郑香春团队研究主要为中医药治疗癫痫的分子机制研究[10-12]。但是通过图2 可以看到不同高产团队之间的合作不够密切,地域看起来也比较分散,提示一部分研究者进行独立科学研究,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人员以两人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

3.2 研究热点

中医药治疗癫痫研究热点是中西医结合为主要治疗手段,在西医治疗中常用西药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13-16]。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及开窍为主要治法,中成药及汤剂是以愈痫胶囊、新加黄龙汤、桃核承气汤、柴贝止痫汤等为重点,并且柴贝止痫汤对痰气郁结型癫痫具有良好疗效,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17-18]。通过对癫痫模型动物的干预,从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中发现青礞石对癫痫具有良好的作用[19]。最常见的脑卒中、颅脑外伤等疾病发生后引发癫痫发作,并且癫痫发作与上述疾病相互影响,从而更加重病情,而中医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癫痫发生率,加快疾病康复[20-21]。

3.3 趋势探讨

针灸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治疗原则,通过经络学说,选取相应的有效腧穴,利用穴位的刺激作用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22-23]。针灸取穴风府、陶道、大椎、身柱及无名穴,针刺穴位能抑制炎症因子,达到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减轻症状的目的[24]。通过实验发现柴贝止痫汤含有的有效成分对癫痫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1]。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于该领域也是目前研究主流,认为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更全面探索抗癫痫的成方规律、药物配伍运用及研究方向,有助于开发相关药物,并更好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实践[25-27]。

综上所述,目前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研究呈曲线上升的趋势,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该领域未来具有长远的研究前景。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笔者认为未来该领域不同的研究人员及科研团队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另外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更加细化深入,不断加强基础实验的研究;最后,中医治疗癫痫领域高频关键词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卡马西平、临床观察及临床研究等,研究趋势为柴贝止痫汤、针刺、数据挖掘、中医药等,应当深入研究推动中医在癫痫的防治向高水平深层次发展。但是本研究有一些局限性,本文仅搜索中国知网,搜索主题词的方法可能有一些限制,将来可以扩展数据库的搜索范围并优化搜索策略。另外本研究分析的结果是建立在科学统计基础之上的,对临床及科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在实践运用当中应以实际情况为准。

猜你喜欢

发文癫痫聚类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