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实现对策
2022-03-23褚崇胜顾国王菊
文/褚崇胜 顾国 王菊
近期,贵州省毕节市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市10个县(市、区)14048家农民合作社进行摸底调查,实地调研两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对5~10家农民合作社进行典型剖析,以总结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与有效措施。
一、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推进,毕节市农民合作社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毕节市各县(市、区)紧紧围绕蔬菜、马铃薯、经果林、茶叶、中药材、生态畜牧等十二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发展局面。目前,全市共培育农民合作社14048家,其中,3008家由龙头企业带动,2982家建有党组织。主要运行模式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协会)+农户”“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及世行贷款扶持项目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数量居多。全市农民合作社实有资产177.6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19.93亿元,成员数35.45万户,其中脱贫户21.49万户。目前,全市有市级及以上示范社65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8家,省级示范社184家,市级示范社454家。2019—2020年,全市农民合作社共获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940万元,2021年获得150万元。
二、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全市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在助推脱贫攻坚、带动农户发展致富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也存在以下4个方面短板:
1.自身建设不够规范。一是运行不够规范。部分合作社缺乏健全规范的章程、明确清晰的分工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或者有了却没有很好发挥作用。二是缺少专业人才。部分合作社缺乏技术、财务、管理、营销等方面专业人才,还习惯于凭经验办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三是体制机制陈旧。部分合作社由于认知的局限,在产业发展机制方面创新性不足,发展活力没能充分激发,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2.产业实力不够强劲。部分合作社业态种类不多,对资源、资金、资产整合与运用不够,对品牌重视不足,应对风险能力弱,经营效益差。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拥有绿色食品认证16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2个、注册商标145个,总体占比较低。
3.示范引领不够明显。全市示范社数量偏少,在全省的占比较低。虽然涌现了“党建引领、产业唱戏、农文旅齐发展”的黔西市营盘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让马铃薯从“土豆豆”变为“金豆豆”的威宁县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优秀典型,但数量较少,示范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 |贵州省黔西县营盘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态水稻种植基地
4.经营效益不够理想。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60.13万亩,累计经营收入11.98亿元,支付成员劳务报酬9.1亿元,但从总体上看,盈余情况不够理想。
三、农民合作社发展对策
针对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毕节市将采取“四个三”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四个力”,推进全市农民合作社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1.把好“三个关口”,强化内生动力。一是严格准入标准,把好“入社”关口。加强农民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审核把关,合作社新注册登记必须经过县、乡农业农村部门的审核后方可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手续,不符合农民合作社办社条件的一律不予登记,从源头杜绝“空壳社”的产生。二是加强沟通协调,把好“办社”关口。建立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定期沟通的协同机制,共同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三是定期清理监测,把好“管社”关口。市、县、乡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系统”平台作用,加强辖区内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带动农户、增收盈利等运行情况监管。
2.夯实“三个支撑”,强化发展动力。一是夯实政策支撑。市、县要尽力争取中央和省级有关政策倾斜,协调有关财政扶持资金,确保真正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秀合作社获得奖补,调动其积极性。二是夯实金融支撑。搭建好融资、担保、保险等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合作社信用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题。三是夯实人才支撑。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农民讲习所、领办创办等平台,采取“出去看”“专家讲”“相互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生产经营等方面培训,提升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素质和能力。
3.抓实“三个示范”,强化带动能力。一是创建示范社。定期开展市级、县级示范社认定,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建立示范社名录和动态监测及项目监管制度,增强示范社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是组建联合社。鼓励引导同类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开展生产、供销及信用等方面的联合与合作,推广“联社+分社”模式,探索建立“产加销一条龙”“农旅一体化”的农业产业联合体。三是打造样板社。综合运用部门推动、企业带动、村党组织联动等方式,打造一批发展有方向、运行有机制、产业有特色、带动有效益的示范社,达到“扶持一家、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果。
4.突出“三个创新”,强化发展活力。一是创新组织方式。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社+分社”等模式,明确脱贫户在产业链和利益链中的环节与份额,切实带动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二是创新业态模式。夯实发展基础,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以农村“三变”改革、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引领,健全集体资源、农户资产、自有资金、财政扶持资金入股制度,让农村“死资源”变为“活资产”,创新“保底收益+二次分红”、股权分红、订单收购、劳务增收等利益联结机制,达成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多方参与、合作共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