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GMP质量管理体系中变更控制分析

2022-03-23王川仁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2期
关键词:药品

王川仁

摘要: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对制药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的一项重要条例。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GMP得以达到世界各国的标准。对制药公司质量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规范制药公司的生产经营标准和所生产药品的质量。从深层意义上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可以有助于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制药生产过程中,制药企业应加强药品生产每一细节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实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药品GMP质量管理体系中变更控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药品;GMP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1

引言

药品生产经历着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材料来源、生产条件、仪器设备老化和工人作业标准的影响。质量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国制定了药品GMP管理规范。GMP符合性检查是国家监测和检查药品生产企业的有效手段,也是药品生产企业(车间)进行GMP检查的认可过程。变更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确保变更有序进行。对于药品生产来说,发生变更的环节比较多,因此变更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1变更控制的内容

而在药品GMP质量管理体系中,变更控制是药品生产周期管理的一部分,变更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即原材料、包裝材料的改变或变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工艺、设备等参数,进而提升产品质量。而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工艺参数的修改,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的更换,以及原辅料和药品处方的调整。包括参数调整在整个药品生产标准中的应用。变更控制的实施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规定。变更及研究工作应以既往药品注册阶段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数据积累为基础。注册阶段的研究工作越系统、深入,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数据越充分,对药品的变更控制研究就越有帮助。当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对这些变化在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法规的符合性.对产品有潜在的变化(鉴别、含量、纯度、生物利用度、法规符合性等)对制造可重复性有影响的活动控制。制药企业必须在变更实施前向变更主管提出变更申请,并说明变更的原因、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变更结果。变更提交后,评估部门必须对整个变更控制计划进行评估,并对变更风险进行管理和审核,变更经过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采取上述步骤后,可以实施具体的变更控制方案,各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审查药品的效率和质量,掌握和分析变更控制结果,总结今后变更控制的实践经验。

2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分析

全面质量管理被定义为科学、系统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制药工作过程中,制药公司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明确所生产药品的质量,有效提高所有员工的药品责任意识和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制药公司整体的生产实力。全面质量管理包括药品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内容、整个企业的实力和企业中所有员工的实力。制药企业有必要对服药患者负责,预防药物事故,整理所有数据,根据系统内容进行标准化药品操作。制药企业实施综合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效提高药品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变更控制分析

3.1变更的分类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变更,根据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分为三类: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为重大的变更属于重大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为中等的变更属于中等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为微小的变更属于微小变更。重大变更需经过国家局批准,中等变更需要进行省局备案,微小变更实行年报管理。

3.2药品药学变更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

企业是变更研究主体。企业应对药品的研究和生产、质量控制、产品的性质等有着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当发生变更时,企业应当清楚变更的原因、变更的情况及对药品的影响,针对变更涉及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企业需要根据变更的类别和变更的具体情形、原料药及/或制剂的性质、变更对药品影响程度等综合考虑,涉及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当体外研究结果无法准确判定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进行体内等效性研究。

3.3全面评估变更对药品的影响

药品处方、生产工艺、批量、质量标准等某一个方面的变更可能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带来全面的影响。

企业需要在变更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充分分析,全面评估、验证变更事项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包括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学、生物等效性、稳定性等各方面,确定变更实施的可行性。

3.4变更处理流程

企业内部发起变更申请,经QA初步审核后转入全面评估阶段,各部门从各自角度对变更内容进行全面评估,列出需要研究的工作,全面评估结束后QA综合各部门的意见,结合《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规定,确定变更等级及需要的研究工作,之后转质量负责人最终审核批准。属于重大变更,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后报国家局审批后方可关闭变更。属于中等变更,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后报省局备案后方可关闭变更。属于微小变更,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后可关闭变更,年度汇总报告省局。

结束语

为使药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变更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提高药品生产变更管理水平,降低药品质量风险,保障人民大众用药安全有效,对我国药品生产变更管理进行分析。药品生产是个复杂过程,对质量的监控涉及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而变更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原因。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就是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药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伟.药品GMP质量管理体系中变更控制、偏差管理、质量风险管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6(01):217-218.

猜你喜欢

药品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分析与思考
——以昆明市2020年前三批次为例
近红外光谱药品快速鉴别技术在基层药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药品保存细解读
故事会影响对药品的选择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何为假药劣药重新作出界定
坚持搞好药品抽检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过期药品回收“梗”在哪儿?
我院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体会
药品也需“避暑”
2000多家未通过药品GMP认证将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