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古人如何御寒
2022-03-23张嵚
张嵚
南宋某年的严冬,诗人陆游望着窗外皑皑的白雪,挥毫泼墨,给老朋友朱熹写了一封信,确切地说,是两首诗——《谢朱元晦寄纸被(二首)》:
木枕藜床席见经,卧看飘雪入窗棂。
布衾纸被元相似,只欠高人为作铭。
又:
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
放翁用处君知否,绝胜蒲团夜坐禅。
原来,陆游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朱熹从福建邮来的“纸被”。这种用纸制成的奇特被子,陆游爱不释手。他一边披着纸被悠哉地赏雪,一边写就名诗,不但大赞纸被“白于狐”“软于绵”的奇特效果,更恨不得为这纸被“做铭”,字里行间充满喜悦。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陆游不披棉被,披个“纸被”干什么?
事实上,这款给陆游带来无限惊喜的“纸被”,是南宋的名产。这种被子以野生藤条为原料,经过严格的加工工序,变成一种特殊的纸张,御寒效果非常好。由于这种被子光泽好、保暖性强,因此在南宋名人圈子里风行一时,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绝佳礼品。当然,有条件体会这温暖舒适感受的,基本都是像陆游、朱熹这样的文人雅士。平民百姓?那真是消费不起。
现代人无比熟悉的棉被,那时还是稀罕物。唐宋年间,棉花是外来奢侈品,国内鲜少有人种植,仅见于王公贵族家的花园中,主要供赏玩用。唐代的棉衣“白叠子”,可谓价值不菲。现存最早的宋代棉制品文物,是出土于浙江兰溪宋代墓葬里的一条棉线毯。
那么,既然棉被少见,纸被也十分稀罕,宋朝及之前的中国人,在寒气袭人的严冬里是怎么御寒的?翻开史册,不难看到对宋代以前冬天的记载。据《盐铁论》《东观汉记》等史料记载,在汉代“盛世”时,关中地区的普通老百姓都住在木板搭建的房子里;黄河中游的老百姓更是“结草为庐”。在唐代诗人们的笔下,古代的冬天,要么如李白所说“唯有北风怒号天上来”,要么冻得杜甫“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冷到这种程度,怎么熬?
以最基本的衣被来说,在棉花大规模传入前,富裕人家的被子都是用绫罗绸缎织成,再填充丝绵的。这就是“锦被”。普通人家的被子则是用葛麻制成,填充芦花、柳絮、茅草。两者的防寒效果可谓天差地别。至于兽皮棉衣,普通老百姓当然也消费不起。另外還有“汤婆子”等取暖用具,都是铜制或陶制的,价格不菲。
若论古代技术演进较快的取暖方式,那一定要说烤火。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设计精细的取暖炉。秦朝时,宫廷里配置了宽、高一米以上的“大壁炉”,足以将皇宫“烧热”。辽金时更出现了火炕。盛唐年间,但凡条件好的家庭,冬天里都会做一个专门的“温室”:用花椒泥糊住四壁,再生起熊熊炭火以取暖。
不过,这看似平凡的烤火取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即,因为彼时木炭价格高昂,就连唐朝官员也要靠朝堂发的“柴薪银”买炭生火。到了宋代,汴京城一秤(十五斤)木炭的价格是二百文,同样的钱可以买到六斗大米。所以,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被“黄衣使者白衫儿”粗暴地抢走一车千余斤的炭,相当于损失了一大笔钱。有时,宋朝官府也会将部分木炭降价出售,每次都会引发百姓疯狂抢购。同时期开始应用于生火的煤炭,即宋代的“石炭”,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说,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烧炭取暖就相当于“烧钱”。
因此,在棉被普及以前,就算对于陆游这样“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的普通官员来说,生火取暖都是个负担不轻的事。而对于衣被简陋的普通百姓来说,冬天更是一场苦熬。为了熬过冬天,就连纸张也成了御寒工具,这就有了“纸衣”。
唐朝年间,“纸衣”是人们冬天的日用品。比起“纸被”,纸衣显然便宜得多。一开始,把纸填充进衣物里,就能达到御寒效果。到了南宋年间,出现专门的纸衣。南宋官府也常在冬天给人们发放纸衣,以示“皇恩”。
直到元朝年间,棉花开始大规模种植。以黄道婆为代表的纺织专家,令中国的棉纺业突飞猛进。明王朝更用强制手段普及种棉。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全国的自耕农,只要有地者,都必须留出一块用于种棉花。不会种?不要紧,官府会专门派人来督导。要是谁敢不种,就要面临牢狱或罚款;种好了,就有免税的奖励。
在这个政策的鼓励下,不到二三十年的时间,棉花种植就普及大江南北,产量激增,以明代大臣邱浚的话说,“人无贫富皆赖之”。曾是奢侈品的棉衣、棉被,这才“遍布于天下”。中国则从世界上较大的棉花进口国,变成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棉花出口国,至明末,仅是向菲律宾一地,每年就要出口棉布上万匹;清朝年间,每年向沙俄卖棉布的利润就达一百多万卢布。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