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价值、问题与融合发展路径*
2022-03-22常蕾
常 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的体育强国建设,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号召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协调发展,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家庭、学校、社会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三大重要场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一直以“学校”作为实施主场,学校承担了大部分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培养孩子运动能力的责任,家庭作为体育教育的“始发站”、父母作为体育教育的“播种人”之作用却被大部分人忽视。2022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明确规定:“父母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应对其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引导、培养和影响。”[1]这从法治的层面,肯定了在家庭进行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明确了体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必要地位。本文结合相关政策,阐述当前背景下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现实价值,分析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现实价值
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彰显了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价值。从教育发展的本源分析,家庭教育是所有人类教育活动的初始和本源。[3]自然地,体育教育活动也是初始于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担负着使儿童少年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家庭教育在儿童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4]洛克的家庭教育思想将体育教育视为家庭教育之首,他认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具备健康的体魄。[5]随着新时代家庭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家庭体育教育呈现出新的时代价值。
(一)家庭体育教育是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的重要保证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影响着家庭的幸福,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健康水平则影响着整个健康中国的建设。家庭体育在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意识、提升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缓解精神压力、促进成员间情感交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家庭教育中贯彻落实体育教育是满足家庭成员健康诉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将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的必要手段,曾发布全生命周期、全年龄段家庭成员体育活动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按照年龄阶段分为5 岁以下、5~18 岁、19~64 岁、65 岁以上四个阶段,对上述年龄阶段通过获取健康所需体育活动的频次、时间和强度进行教育指导,并明确指出体育在家庭成员控制体重、降低疾病风险、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社交能力和自尊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6]国家卫健委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 岁以下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7]研究表明,科学、规律的家庭体育行为,特别是阳光下的户外体育锻炼,如羽毛球、网球、登山等运动都是预防和治疗假性近视的有效手段。有学者指出,父母的体育价值观念能够预测孩子的体育活动水平,父母的体育参与行为同样影响家庭成员的体育参与程度。[8]在家庭教育中,贯彻落实体育教育,将体育教育的理念、方法融合到婴幼儿早期的体育锻炼、儿童少年体育项目的家长引导等方面,会提升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无论是未成年人的健康,还是家长的健康,一旦出现严重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家长是孩子“健康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家庭体育教育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的价值,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家庭体育教育的参与水平,引导家庭成员坚持科学的家庭体育锻炼,才能维护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发挥家庭教育全面育人的职能。
(二)家庭体育教育为儿童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实验中学讲话中表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经过70年的总结、5000年的摸索才得出来的,真正做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步一步走下去都能成为国之栋梁。[9]体育作为“五育”之一,是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扭转家庭教育中“重视智力培养,轻视体育运动能力培养”的局面,近年来,多项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强调了体育在全面发展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对体育教育的广泛关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出台,其根本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社会转变人才培养观念。[10]“双减”减轻的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家长过重的课外辅导负担,倡导重视“体、美、劳”传统弱项的培养,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同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切实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开齐上好体育课,实现“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的局面,要定期开展“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11]未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由传统的“分数取向”向“全面发展取向”转变。2021年1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中考体育分数提升至70 分,其中过程性考核40 分,现场考核30 分,现场考核的运动项目增加至22 项。[12]同时,山东、内蒙古、云南、天津等省、直辖市纷纷出台政策改革中考体育分值,将身体素质、体育理论、日常参与度、项目技能掌握等方面纳入考核内容。
在政策文件的引导下,今后“体教融合”“无体育不教育”的发展态势将在我国蔚然成风。良好的体育教育是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将会成为家长的普遍共识,在体育教育中,锻炼孩子的健康体魄、顽强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国家、学校对培养和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的决心,转变“应试思维”,最大程度地挖掘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家长要承担起家庭体育教育中应尽的责任,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接受体育教育,鼓励孩子参加多元化的体育锻炼,找到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三)家庭体育教育是家校社协同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价值
从简单的坐卧行走到略复杂的踢跑攀爬,孩子从出生开始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伴随个体成长,镶嵌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教育主场,在每个场域都有重要价值。家庭体育教育与学校互联,能够促进校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家庭体育与社会互嵌,可以促进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大众体育发展,带动家庭成员的体育参与和志愿服务。
在体育界,家庭体育被视为具有缓解学校体育的包容性、普遍性与社区体育的非包容性、非普遍性潜在分歧的不可替代功能;家庭体育在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13]1965年,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首次讨论了终身教育问题,指出终身教育必须持续地贯穿于人的一生。[14]20世纪60年代,“终身体育”伴随着“终身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终身体育作为培养个体体育的终极目标在体育界也一直被呼吁和倡导。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家校联动”的体育教育培养模式,要求各地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采取大课间、体育竞赛、家校联动协同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认识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体育运动在预防肥胖、近视,增强体质、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5]在高等教育中,体育学已经初步获得学科认同,在世界各高校普遍具有独立的院系,拥有专业型和学术型兼顾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16]普通高校以运动和健康促进为目标导向的体育教育类课程、社团、竞赛也广泛开展。可见在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体育无处不在。踏入社会,人们要面对职场、生活、健康等各方面压力,而规律的体育运动和有效的社会化参与有助于抗压性格的形成,缓解性别压力,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缓解和释放社会压力,促进个体身心健康。[17]
发挥好体育教育的育人作用,使其在家庭教育中萌发、在学校教育中升华、伴随个体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至关重要。体育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重要价值也应被重视。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体育领域中,叶展红首次提出了“家庭体育”的概念,将体育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体育要融于家庭,开展家庭体育的构想。[18]随着人们体育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体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但研究仅限于体育领域理论层面,家庭体育的重视程度、普及度、实施率目前仍然较低。深度审思当前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现实的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体育意识缺位,体育行为滞后
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长存在重视智力培养、忽视体育培养、体育意识淡薄、缺乏体育习惯等问题。[19]家长的教育观、价值观以及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法、措施、策略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仍然有一些家长戴着“应试需要”的眼镜看待子女的教育,关注点较多具有“功利色彩”。[20]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愈发重视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在考试升学的应试压力面前“影响甚微”。特别是在各个升学“关键时间点”,家长和孩子不得不屈服于应试压力,搁置包括体育在内的素质教育,唯恐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无法升学。与此同时,家庭体育行为上的滞后也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李顺英等人对上海市家庭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有26.8%的家庭不知道、不参与家庭体育,42.5%的家庭将家庭体育等同于大众体育;只有16.6%的家长坚持家庭体育锻炼,53.5%的家长对体育感兴趣却没有时间参与,体育行为在较多家庭中滞后于体育意识。[21]
家长体育意识上的缺位及体育行为上的滞后,使得体育无法长期在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体育教育也无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教育价值。
(二)体育氛围缺失,体育习惯未养成
在我国,崇尚体育的家庭仅占少数,普通家庭中仍未形成“亲体育、融体育、享体育”的氛围,家庭中亲子运动的频率较低,家庭体育习惯未在社会范围内普遍养成。目前,家庭体育的开展方式以家庭成员自发为主,存在松散、流动性大、范围窄等特点,在社会范围内缺失有组织、有规律的家庭体育活动,家庭体育活动氛围缺乏。[22]家庭体育氛围是围绕或归属于某一家庭,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体育锻炼气氛,往往能够使人沉浸其中,从而影响到家庭成员进行体育运动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儿童青少年更具影响性。
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可以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人格。家庭中体育氛围是否浓厚、体育环境塑造是否成功都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机。研究发现,家长本身对体育的参与程度、认知水平,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陪伴方式,都与孩子的体育行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3]体育习惯是经过不断的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自觉的体育行为方式,是不需要外界督促凭个人意愿实现的行为,具有方向性、目标性和坚持性。体育习惯一旦养成,体育锻炼就成了“家常便饭”,一日不锻炼则好像缺少点儿什么,遇到场地、天气等困难,自身也会转化方式去锻炼。体育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体育兴趣的激发、个人意志品质、家长的支持度、学校教师的评价等都会影响体育习惯的养成。但是“养其习,于童蒙”,好的习惯应该在孩童时期养成,体育习惯也不例外。
(三)年龄分层,体育代际互动不足
家庭成员的年龄差异、体育认知与行为差异导致家庭体育教育出现代际互动断代的问题。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4]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人口结构,我国逐步推进积极生育政策。但随着我国女性就业比例的不断提高及年轻父母工作时间受限等原因,他们无法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隔代教养逐渐成为多数幼儿或青少年家庭主要的教育模式。[25]隔代教养在缓解育儿负担方面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在家庭体育教育中,体育教育亲子间的代际互动仍存在断层现象。家庭中的体育人口数量不均衡,体育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低。[26]老年人的体育参与有其独特特点,如健身场所多集中于社区、公园,锻炼内容以散步、太极拳、广场舞、柔力球等低强度项目为主,锻炼设施以“就近”“经济实惠”为主,锻炼时间以一早一晚为主,一般以健康促进和养生为目的。因为年龄和体育行为方式方面存在差距,所以家庭中的老年人在看护孩子的同时,在体育教育方面存在体育项目不统一、亲子陪伴参与度不高、体育项目指导力不足等问题。作为家庭中坚力量的中青年父母一代,经常忽略体育教育。虽然近年来人们体育意识不断提高,但成年人的体育参与仍是家庭体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家长本身体育参与度的不足,也导致了家庭体育教育的缺失。
总之,因为家庭成员中老、中、青三代人对体育的态度、认知、能力和习惯存在差距,家庭成员间体育互动环节薄弱,因此在指导孩子体育锻炼时缺乏意识引领和示范作用。这些困难都有可能导致体育教育在家庭三代人中出现断代、分层和亲子运动不足等问题。
(四)发展水平不平衡,体育断层
从发展水平看,体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失衡问题。第一,地域失衡,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包括具体政策实施、体育设施、家庭体育指导等内容的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第二,家庭分层,这种分层体现在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体育素养等方面。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体育消费总额已破万亿,家庭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体育服务型消费成为新的需求点,体育消费升级向更高端的项目迈进。[27]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家庭,家长更愿意让孩子体验不同的体育项目,通过体验找到自身的体育乐趣,如高山滑雪、花样滑冰、马术、高尔夫、网球等项目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一般比较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也相对较高,能够支持和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并做到有效陪伴。但是像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大部分体育项目都是普通收入水平家庭能承受的,与收入水平相比,体育的认知水平更能拉开家庭开展体育的差距。相应地,家长自身体育素养的欠缺也制约着对孩子体育方面的培养。
无论是地域之间还是不同家庭之间的体育断层都应引起重视,正视差异、解决问题、促进公平,为普通家庭提供普惠性的体育服务与支持,让体育教育惠及更多普通家庭,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家庭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发展路径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8]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随着体育与教育结合得日益紧密,体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据此,有必要在厘清两者关系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政策路径、理念路径和家校社协作路径,促进家庭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一)政策引导,组织引领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各个层面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引领,家庭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融合发展也不例外。近年来,围绕家庭教育我国先后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政策法规;体育领域先后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家庭教育和体育教育在各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截至目前,针对体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实施、如何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等还相对缺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曾出台《黄金计划》政策,鼓励家庭全员参与体育活动,并由国家颁发家庭体育奖章,家庭体育作为全民体育突破口,最终取得良好效果。[29]加拿大实行儿童健康退税政策,家庭成员支付儿童体育活动经费可享受退税,孩子上满体育课要求的课时数父母也可以享受退税政策。澳大利亚也曾出台《妇女和女孩体育、休闲和身体活动国家政策(1999—2002)》,鼓励更多的母亲和女孩参与体育活动,母女亲子体育参与度得到显著提高。[30]结合我国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具体的体育活动计划来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很有必要。
除政策上的引导,组织上的引领也不可或缺。妇联组织一直致力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在组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方面有独特优势。体育局及各省、市体育中心等部门在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妇联组织可联合体育局等组织就家庭体育的具体事宜展开合作,协同引领家庭体育计划和活动的具体实施,这会为两者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理念重塑,根植体育
2022年2月,《中国妇女报》刊登题为《大力发展家庭体育 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文章,相关专家就家庭体育在促进家庭和谐、培养优良家风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解答,文章探讨了体育进家庭的意义。[31]如何让体育教育更好地进入家庭并在家庭教育中占有正常比重,理念重塑是关键。第一,应先对家长进行体育理念的培植和重塑,其中包括加强体育教育重要性等全方位的植入,全面普及体育知识,为其提供社会化的体育技能指导,帮助家长认识到国家对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决心,认识到身心健康发展对孩子重要性以及体育对孩子健康促进的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支持、帮助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内驱力,才能将家庭体育持续地开展下去,形成优良体育家风。第二,积极稳妥地改革学生现有的评价体系,将体育与文化课同分值、同学时,改变体育作为副科的现状,真正把身体素质教育放到更为中心的位置,将体育的理念植根于学校、社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重智轻体”的现象。基础教育如此,高等教育亦如此。蔡元培先生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体育精神带入北京大学,一直倡导“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清华大学提出“无体育不清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等口号。国外一流大学对体育也同样重视。
简言之,应该打破“唯学习、唯分数”的观念,将重视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理念植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
(三)家校社协同,多措并举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一直处于“区间隔断”的游离状态,同时存在却又彼此影响甚微。具体表现为家庭体育“量小力微,一直被呼吁却未改变”,学校体育“脱离家庭、我行我素”,社会体育“知易行难、亲子体育被忽视”。鉴于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的机制和路径以改变上述现状。
家庭层面,家长应做好孩子体育教育的启蒙者。从小关注和注重孩子运动能力的培养,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关键年龄节点,进行科学的体育教育。从“参与”开始,从兴趣出发,家长应当多鼓励和陪伴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低年龄阶段以培养兴趣为主,青少年阶段可根据孩子的爱好着重发展1~2项运动技能,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等。此外,家长还应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和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具体包括了解体育知识,养成健身、运动的习惯,等等。家长可由散步、慢跑、器械训练、瑜伽、操舞等运动入手,为孩子起到榜样作用,助力形成良好的体育家风。
学校层面,学校应发挥自身体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上足上好体育课,完善和健全体育类课后服务体系,真正落实完成“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保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训练、比赛、社团等各类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还应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打造适合学校特色的亲子体育项目,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召开家长开放日,利用家长会、家长信、家访、各种网络平台等途径与家长建立合作,引导家长一起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体育锻炼,在家庭体育锻炼的监督上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层面,应注重家庭体育的社会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挖掘社会资源融入家庭体育建设中。调动居委会、村委会、社区、俱乐部、民间教育机构等社会组织一起搭建合作共建平台,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活动组织运作、场地管理、人才队伍方面的优势,打造“百姓健身房”“亲子运动场”“体育示范园”等运动场所,举办各级各类亲子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强化体育参与基础,扩大家庭体育参与度,吸引更多家庭加入到体育运动中,享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促进家庭体育的社会化发展。
家庭体育教育是家事、国事,也是社会事。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科学的协作机制,三方各司其职、多措并举地共同努力,才能将家庭体育教育落实好,实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家庭和谐幸福、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