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优质毛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2-03-22刘学军刘任重

吉林蔬菜 2022年4期
关键词:毛豆鲜食氮肥

刘学军 刘任重

(农安县新农乡综合服务中心)

鲜食毛豆(鲜食大豆)是深受社会大众欢迎的美味佳肴,鲜食毛豆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已成为业界发展共识。鲜食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大豆种植中存在的痛点以及问题,有效改善传统大豆种植领域中存在问题,进而达到种植产量及种植质量双提高的目的,对传统鲜食大豆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及支撑,对于新品种创新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地方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 毛豆的种植特点

1.1 相关概述

毛豆属于大豆的一种,具有非常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区域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以及华东地区。毛豆的营养价值丰富,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每100克毛豆中包含蛋白质15~17克、胡萝卜素24~28克,且蕴含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经常食用能为人体补充营养。

现阶段,我国毛豆已经被大量出口于其它国家。因此,为能更好地满足出口以及国内需求,应加强对毛豆栽培方式管理和选择,进一步增加毛豆产量。

1.2 生物学特征

毛豆的根部较为发达且整体粗壮,可以深入土壤95厘米左右。毛豆的根茎主要呈纤维菱角状,且通常有15节。叶片的形式多为组合复叶,且毛豆的根、茎、叶上有一定的茸毛,无香味。若是自花授粉,则最终的荚果表面有茸毛,且颜色为黄绿色。

1.3 生长发育周期

毛豆的生长周期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其中,发芽期是指种子的发芽阶段,此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1~12℃,后续的环境则需要保证在21~23℃。幼苗期是指叶子植株开始成苗的阶段,此阶段的外部温度需要控制在21~24℃,植株的第一个复叶到第三个复叶需要经过20~24天。开花结荚期是指植株从开花直至形成幼荚的阶段,此阶段的温度需要控制在30℃以上。成熟期的温度需要保证在20℃左右,且在此过程中豆粒会再一次吸收内部营养成分。

1.4 环境条件需求

温度是保证植物种植质量的关键。对于毛豆这种农作物类型来讲,最适合在11℃的环境下发芽,而后续的种植环境则需要控制在15~20℃,温度在15℃以下会影响植株状况,温度较高则很容易产生腐烂,甚至会提前结束生长。毛豆对阳光以及水分的要求较高,需要土壤含水量保证在75%及以上,如果水分过低,毛豆会提前终止生长。毛豆对土壤营养成分的要求较低,即使种植区域降水较少,也可以满足小颗粒毛豆种植的要求。在土壤营养物质方面,一旦发现植株出现大量花朵掉落的情况,便需要第一时间施用磷肥或氮肥,保证植株的根部可以正常生长。

1.5 类型和品种

毛豆的种类有很多,且不同类型在营养成分的需求上也有一定差别。根据根茎的差别,主要划分为直立型以及半蔓型;依据毛豆的生长类型进行划分,则主要分为有限生长以及无限生长两种。前者的种子大小均匀饱满,且外观无明显差别,后者则花期较长,且不同的毛豆在结荚数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

根据毛豆生长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周期:早熟期的生长周期多数为3个月左右,且对于日照的需求较低,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完成结荚,但是这种毛豆的种植质量较差、产量较低;中熟期通常生长时间在3~4个月,且最终的种植质量较好;晚熟种类的生长周期为5~6个月,且植株的高度较高,产量较好。

2 鲜食大豆春季种植管理技术

2.1 栽培种植环境的选择

鲜食大豆的产地,需选择条件适宜的种植环境并注意种植区域周围生态情况。一方面从鲜食大豆栽培需求出发,必须要筛选出满足无公害,无污染以及其他相关栽培需求的品种,同时栽培种植环境当中水源,空气,土壤环境指标以及其他一系列栽培影响因子也可能诱发相关栽培问题,必须要引起有关栽培人员的注意与重视。对于筛选出的鲜食大豆种植品种而言,必须要深入分析种植需求,在地势高燥且排灌便利的地区进行筛选,保证土地充足肥沃且具有土层疏松的种植条件,这样才能够为科学种植大豆提供重要条件。

2.2 土地整理

从鲜食大豆种植要求来看,早春时节进行大豆种植工作,必须要考虑到春季雨水比较多对于大豆所造成的冲击,特别是对于土地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极有可能会发生大豆根瘤菌缺乏活动能力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大豆根部固氮作用发挥与落实。最后也会诱发大豆结荚期局部积水或烂荚现象发生。为减少春季雨水对大豆的危害,必须进行土地整理和开沟整畦。一般要求畦宽设1.2~1.3米,沟宽设0.2~0.3米,沟深约0.15~0.2米。整体畦面需呈缓弓背形并实现沟与沟之间的连接,以便为之后的种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适时播种

在目前筛选出鲜食大豆栽培新品种的基础上,采用露地地膜覆盖栽培这一栽培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播种时间需结合所处地区气候环境展开相关作业,可直接露地播种也可选用穴播或者机器播种。选择播种时间,必须恰到好处,能反映播种时间准确有效。一般每穴播量以3粒为宜,维持每亩重7千克以上。

2.4 合理密植

种植方式为平作或垄作均可种植,但从目前相关资料研究分析来看,垄作种植方式,可以保证鲜食大豆植株烂荚问题发生的概率得到有效的控制。种植时,垄宽需控制在50厘米,并采用一垄两行种植模式,播种采用穴播,穴间距控制在15厘米以上。

2.5 科学施肥

基于鲜食大豆需求的养分相对复杂,需适应不同种植需要,特别是大豆生长全过程,需控制有关微量元素的施用量。一方面,P、N、K都是大豆种植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而另一方面对大豆施肥操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大豆种植质量以及综合产量的提高,这就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筛选与调节。比如鲜食大豆根瘤菌可以有效地对空气中氮元素进行固定,同时它还是大豆植株重要的能源供应源,同时因为鲜食大豆栽培品种相应根瘤菌的数量限制,不可能达到对氮肥进行大量固定的目的,这就会造成后续生产不充分,这就要求栽种期间必须促进对氮肥的利用。一般大豆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属同步发展,需相应时期促进大豆对氮肥吸收,进而对后续大豆节荚后期增产起到重要辅助与支撑作用。

科学施肥是保证大豆种植成效时的基础与前提,是关系到豆荚生长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从鲜食大豆的栽培需要来看,大豆花前不需大量氮肥输入,花后至鼓粒期时,均需大量氮肥。一般每亩种植区域需尿素和其它肥料20千克,在大豆花期和果期前后各1次。通过在大豆密集生长时期施用化肥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相应产量与品质。

2.6 田间整理

大豆生长期,需进行大豆植株田间整理,一方面要保证大豆根系获得各方面的养分,能满足生长的基本需要,同时大豆枝条生长以后,需清理沟中杂草。在田间整理工作中,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大豆植株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危险,这其中不仅包括其它植株的扰动与冲击,使其营养得到分散,同时也要警惕其它动物给大豆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

针对田间整理工作,必须促进田间科学管理成效并减少可能出现之风险与问题,特别是在种植区域内老鼠之类。通过对大豆进行各种田间整理举措可以有效预防大豆烂荚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可以减少田间积水现象的产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豆荚霉变现象的产生,保证栽培种植过程中高产的目的。

2.7 病虫害防治

鲜食大豆病虫害防治需要确保大豆发病期间能够实现病害的有效预防和降低损失以及关联问题。鲜食大豆病毒病发生,正是本期大豆病虫害预防与治理的重心,这就要求相关种植人员选择适当的预防与治理措施,才能制约与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田间蚜虫防治方面,需促进虫害观测,特别是虫害发生发展与扩散,应事先布控及物理隔离受病植株。为防止蚜虫继续猖獗,需用50克吡虫啉,完全融于水中细喷雾作业,水用量控制在40千克即可。以霜霉病为防治对象需喷施代森锰锌600倍液。

猜你喜欢

毛豆鲜食氮肥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毛豆飘香秋来到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毛豆姐姐的信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