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学专业素描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2022-03-22◇王

大观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学素描建筑设计

◇王 斌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的基本需求不断增加,对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的根本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要想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不断改革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措施。素描教学作为培养建筑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改革探索是现阶段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基本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有些城市普遍忽略对当地城市特色、环境、生态的保护,无法全面反映出我国的优秀传统,从而导致在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和建筑素描基础教学方面不断暴露出问题。因此,建筑学专业教学和素描基础教育必须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素描概念与演变

素描的基本概念众多,在各类书籍中都有提及。素描主要指的是纯色绘画,最初表示绘画前的素材及草图。《辞海》中有关素描的定义为: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一般来说,其也是习作者创作的起稿。因此,素描是所有艺术造型的基础。

从上述阐述中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素描最初的定义是纯色绘画。综合它的作用,素描是训练人们造型基础和创作其他绘画的草稿。因此,这也是素描最基本的定义与价值。

在现代艺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背景下,人们的现代艺术理念和审美观也开始发生改变。在19、20世纪,素描的主要表现慢慢改变。如同印象派画家德加提出的,“所谓素描不是表现形态,而是表现对形态的看法”。马蒂斯也明确提出“精确描绘不等于真实”,打破了数百年传统式素描的样式,同时也突破了分析、透视、明暗等自然法则的牵制。因此,艺术大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意志重新构建视觉要素,这样不但可以写实再现,还能够通过利用各类艺术理念,积极探索和发现绘画美学的各类可能。

二、建筑学专业素描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思维陈旧

建筑学专业普遍是五年制,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基本上都缺乏建筑基础,并且设立此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相对较多,艺术院校较少。建筑学专业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很高。在学生入学前,建筑学专业尚未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素描考核,只有少部分学生具备素描基础,相较于艺术类院校,学生入学时水准普遍较低。但在电子计算机、手绘板、平板电脑等设备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素描能力培养也变得更加便利。

画画就应该与实物相近,看到什么画什么,过度依赖观察,少思考、鉴别、分析,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素描教学中,学生普遍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师资专业性不足,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方法与模式大多已过时,我国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通常借助几何模型、静物、石膏实体,建筑素描的基础教学往往也仅借助几何模型、静物、石膏实体、景观、建筑等。在实践中,教师普遍使用铅笔作为传统西方明暗素描的基本工具,很少使用其他工具和材料,因此直接造成课堂教学缺乏个性和创新。

(三)缺少数字技术与中外人文素养内容

现阶段,电脑、手机、手绘板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绘画之中,却很少应用到素描基础教学中。我国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缺乏对国内外艺术文化的全面了解。此外,我国各大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与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国内外的艺术文化,才能够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建筑学专业素描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一)录取前加试美术

我国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高校设计专业招生。第一种是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类的招生,要求学生在参加艺术招生期间必须进行专业考试(素描、色彩、速写等)。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只要学生超过录取分数线,就可以进入该专业的招生范围并接受国家统一考试。当学生符合录取标准时,可以通过艺术招生模式录取。第二种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理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此外,我国理工科院校中除了建筑学专业以外,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等也都纷纷开始采用此类招生模式,从而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这与专业的实际需求也一致。当然,若只靠传统理工科专业招收模式录取建筑专业新生显然是不合理的,不过也不能盲目从众,采用艺术类招生模式录取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培训价值并不在于培养建筑专业人才,而是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其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建筑学专业加试美术考试的好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能够准确检查出学生是否存在色盲、色弱以及无空间想象能力等问题,检测考生是否存在先天缺陷而导致无法顺利攻读的情况。第二,实际上,建筑学专业旨在促进理工科与艺术的有效结合,但有些新生对美术绘画与设计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基本特性,合理选择能使自身快速发展的专业。此外,教师为全面掌握新生的学习状况,应科学制定对应的教育工作计划。建筑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和讨论,不断完善建筑学专业美术加试,以此积累招生和改革的宝贵经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录取应当有一定的标准,在录取学生前适当进行美术加试,并将美术的考试成绩纳入建筑学专业录取新生的考核范围。

(二)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首先,相关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观摩艺术博览会、高校毕业展等各类展览。在观摩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及时汇报并总结自身的体会和看法。由于部分学生欠缺艺术欣赏经验,只能理解写实性绘画,无法理解抽象化美术著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及时总结和归纳观看体验,并将此项活动的成果纳入学生的考核范围。

其次,组织艺术讲座,总结收获,启迪思索。教师应激励学生踊跃参与本校或者其他学校的艺术培训讲座或者其他培训讲座,并积极与相关专家沟通交流,敢于提出问题并寻找最佳答案,使学生最终在讲座内容与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

再次,大力开展户外建筑素描写生。抛开风景写生,教师还应不断增加学生户外绘画写生练习,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在此期间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素描创作。例如,教师可以在写生环节正确地引导学生采用素描表现古代、现代建筑的透视效果。

最后,展示素描作品。教师除了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外,还要有效指导学生的展示活动。第一,展示活动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作品的曝光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第二,展示活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布展及策划能力。

(三)教师增加课堂内容

一是解读艺术理论,欣赏大师的古典艺术作品。在素描基础教学体系中,如果忽视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核心内容,就会直接导致其主要目标不断降低到纯粹的专业水平方面。基础练习是审美实践的关键,必须全方位考虑文化和美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应保证学生在学习艺术史后,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艺术表现与创新的各个阶段,并在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后,能够深刻领会著作的实际价值,思索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意义。

二是大力开展素描结构占据主导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线条的粗细和大小、平直与弧度、承受力与协调性、平整度与穿透性等技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体内部构造、外部结构与三维空间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光源对一个物体所产生的影响,根据线、块或线与块的组成表现物体的明暗和阴影。当代建筑设计十分重视光的应用,因此,素描训练一定要重视学生对光线的理解、表达和体验。比如,日本的茑屋书店,旨在运用自然塑造空间层次感,不但利于读者深层次阅读文章,还能够使读者切身感受到自然风光和阳光。学生可依据素描线,准确把握建筑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此种线条表达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快速表达情感,视觉化呈现建筑设计。

三是积极开展建筑素描教学。第一,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室内对象比例和透视的表达能力;第二,开展变形练习;第三,教师应当教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人与建筑的比例和透视;第四,教师必须通过几何模型正确引导学生表达建筑的关系和变形。不断改变建筑设计的宽高比,会引起不一样的视觉转变,从而使建筑视觉效果产生很大程度的变化,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应大力培养学生通过素描表现建筑内外空间的能力。在绘画和设计环节中,学生普遍倾向于外观设计、大小与空间设计,而忽略环境、空间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这直接造成有些建筑设计无法顺利进行。此外,教师在基础素描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引导学生重视并表达主体与主体间以及主体以外的空间,并在练习环节中不断使主体与非主体所占的空间比例发生改变,体验并记录变化前后的效果,以此为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空间及物体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的。因此,这也是建筑设计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五是要求教师大力培养学生的素描个性。真正的素描是具备情感的,有一定的性格和个性,因此不能千篇一律。此外,素描不但是一种基础训练方式,也是现代艺术独有的高品质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使其具备各自的风格,促进思考、实践建筑设计风格和理念有效结合。例如,达·芬奇的一些素描手稿,其典型特点为外形线条十分简练,光影与透视相结合,背景处理十分简单,从而达到渐晕法的效果。如《女足图像》和《花卉》的相似之处为线条十分随意。因此,素描才是形成艺术风格的核心。

(四)培养学生造型与整体观察能力

造型是素描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务必加大培养力度,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形成严谨的学习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此外,在素描练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能一味迁就错误,这不益于学生的发展。而在学生素描练习中,如果学生经常出现造型不准的情况,就不利于获取物象结构方面的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学习。

实际上,整体性是素描教学的原则之一。整体性不但贯穿作画的始终,还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有所体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中,也要严格遵循整体性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指导学生从整体着手,先画整体再画局部,最后再完善整体,使学生在习作期间全面考虑整体,从而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四、结语

素描是所有艺术造型的根本,同时也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还是建筑设计师应掌握的艺术语言。因此,在有限的期限内,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态度,准确把握素描和绘画的全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此外,为促进建筑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学生还应不断学习钻研,举一反三,从而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建筑学素描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武汉素描
素描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跟踪导练(一)4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