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在环艺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2022-03-22何鸿灏陈楚程

大观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环艺内化讲授

◇何鸿灏 陈楚程

一、环艺专业课程中的“教”与“学”

(一)环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在文中简称为环艺核心课程)是指,在学科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强化的课程。学生了解本专业中较为核心的专业知识,能够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环艺核心课程既要在基础知识上拓展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和能力。设计学科与纯粹的艺术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设计除了对美学形式有所追求之外,还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设计才能发挥本身的作用。因此,学生单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或者教师只教授设计理论,难以达到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

目前,许多高校在环艺核心课程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先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通过虚拟设计项目让学生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混淆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是“教”与“学”的问题。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状态,但大部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限。在环艺核心课程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同等重要。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学科,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同时兼顾,二者的实现方法也是不同的。知识是建构的,能力是实践的,讲授知识的时候不可能伴随能力的培养,教师教的只能是知识,不是能力,能力是不能教的,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自己的行为。犹如陈瑞丰在文章中提到学习游泳一例,懂得游泳知识不等于会游泳,要真正学会游泳,需要在水中习得,这是一般的道理和常识。

(二)环艺核心课程的特点与问题

环艺核心课程除了讲授课程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想象力,这些都是非常感性和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专业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习得,赋予设计作品审美和想象力则需要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抽象再创造。由此可见,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足以创造出“美”的作品,还需要设计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但是,现在绝大部分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都习惯性认为通过理论知识和设计案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感性化、经验抽象化的专业能力,忽视了学生生活经验的差异性,学生只掌握到了一些浅层次的知识,难以有更深入的理解。周而复始,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学习和模仿,设计出的作品缺乏新意,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

在环艺核心课程中通过虚拟设计项目进行练习,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种常见的模式,不仅给了学生把所习得的知识进行实践和转化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讲述设计方案的能力和技巧。讲述方案教学环节已经有了对分课堂的雏形,开始把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设计方案的讲述。当然,简单的课堂时间对分还不足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也无法促使学生更好地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对环艺核心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可知,简单的对分时间教学并不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

二、对分课堂的理念和价值

(一)对分课堂的理念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3年提出的,2014年春在复旦大学心理系本科课程中进行实践。对分课堂从解决具体问题的角度出发,吸收了传统讲授式课堂、讨论式课堂等多种课堂模式的优点,是中国原创的课堂教学新方法。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另一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学习。这种形式保留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的环节,但对分课堂实践中强调先教后学,类似讨论式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体,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在时间维度上清晰划分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简称为PAD课堂。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讲授环节,教师只需要概括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基本框架,学生不需要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内化吸收环节,学生在讲授环节之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消化和学习,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讨论环节建立在内化吸收之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教师总结和解答小组存在问题,学生完善所习得的知识。在对分课堂实践中有两个核心环节:一是课堂时间的对分,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进行授课,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学习,对分的时间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进行针对性调整;二是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的时间错开,在讲授知识之后学生先进行自主内化吸收。通过这两个核心环节,为接下来的课堂讨论建立基础。

(二)对分课堂的价值

传统课堂要求教师讲授详尽知识内容,为学生节省知识迁移的时间,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备课工作量,增加了教学负担,会不断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对分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需要讲解知识框架和重难点,把剩下的内容让学生灵活选择内化吸收。这样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在环艺专业课程教学中,3—4节课连上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难以每一节课都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因此,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符合现实需求。研究表明,大学生理解性倾听能够持续90分钟,吸收性倾听则只能持续20分钟。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就有效利用了这个规律。

环艺核心课程通常以虚拟设计项目和汇报的方式进行授课,可见已经初步实践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课堂初步的对分也为对分课堂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学生也无须过于担心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不适应。对分课堂教学在保留设计项目汇报基础之上,更新传统的教学部分,加入内化吸收的环节。这不仅能够延续原有的部分教学模式,而且对分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特点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分课堂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有针对性的内化吸收,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在统一的知识框架基础上,由于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不同,自然在虚拟设计项目作业中会呈现出多样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得以展现。通过项目汇报和课堂讨论,学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与亮点,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对分课堂的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汇报有利于提升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环艺核心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能够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创造力的社会所需的人才。

三、对分课堂的实践

(一)培养能力的教学框架

环艺核心课程是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在核心课程学习之后能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在对分课堂的实践中,教师要明确课程知识框架和教学目标,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传达清晰的知识框架。知识框架的内容一定是“被抽象出来”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自我显现的过程,切忌给出过于抽象的知识,抽象的知识不易理解,而且会影响学生知识迁移的效果。在迁移的心理外延上,“被抽象出来”的知识更容易迁移,有更广的迁移范围,尤其能够让学生产生联想和顿悟。同时,杜绝出现填鸭式教育和周而全的知识讲解。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讲授。这会导致学生只迁移一般相近的知识,无法构建属于自己的宏观和系统化的知识框架。案例的讲解需要接近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所体验,既能够训练学生对周边生活观察的能力,又能够使其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二)内化与讨论的结合

内化与讨论环节是环艺核心课程实施对分课堂中重要且有难度的环节。学生在知识框架基础上选择符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内化知识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但是,对于刚开始实践对分课堂的学生来讲,还需要一段适应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生怕自己做错或者偏离教学方向。这样不仅限制学生获取知识的灵活性,而且造成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要想从传统教学过渡到对分课堂的内化和讨论的模式,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和帮助,切勿操之过急,适得其反。例如,在“品牌商业空间设计”教学中,学生有相关理论和设计基础,但是对于品牌的概念还处于模糊的状态,内化和讨论在这样的基础上很难深入。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引导,给出有关品牌概念与商业空间设计的参考书籍和相关网站,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范围。在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自主讨论,这有时候会让学生难以开口,因此,在对分课堂实施的初期,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些围绕知识点的讨论问题,让学生逐渐进入讨论状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小组记录的方式可以让教师掌握每个学生内化和讨论的成果,也能增进学生之间友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张学新教授也提出:“学生要带着作业参加讨论,受朋辈压力,课下学习会更认真、主动。”

(三)汇报与考评的改变

对分课堂在环艺核心课程实践中,延续了虚拟设计项目作业汇报的方式,学生个人或者小组隔堂进行作业汇报,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汇报,学生可以看到自己作业的优缺点,又可以在聆听其他个人和组别设计方案中,获得不同的理解,拓展设计想象力,而且汇报又能够锻炼学生演讲和沟通的能力。考评制度要在讨论和汇报的基础上进行过程性的考评,避免有些学生在结课时通宵达旦赶作业,又可以相对客观地评判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分课堂尊重学生对学习成果的要求,避免过于理想化的教学目标设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完成每一次讨论和汇报,让有更高追求的学生能有一定的展示空间,让要求较低的学生也有一个保证合格的机会。过程性考评让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在课程中进步的幅度,对于进步大的学生可给予一定的鼓励。在学习中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往往是成绩一般和低要求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可以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过程性考评是能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不足的重要环节,教学知识框架的不合理可以在学生的考评中体现出来。汇报和考评制度的改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环艺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对分课堂在高校课堂的教学实践是一种新的探索,让教师与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均衡了“教”与“学”的比重。本文从环艺核心课程角度分析对分课堂在教学中实践的价值。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避免了专业核心课程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混淆,提升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理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分课堂对提倡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设计类学科来讲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内化吸收促成多样丰富的思维和设计。在开展对分课堂的初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要构建过程性考评机制,清楚掌握和了解学情,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虽然在对分课堂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新生事物发展必经的过程。通过对分课堂在环艺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也看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以及对艺术学科教学的利好。

猜你喜欢

环艺内化讲授
环艺设计中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研究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郑燕宁环艺设计作品
环艺与动画专业交叉性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高校环艺“学岗直通式”教学模式研究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