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红卫闯出实业一片天

2022-03-22钟和

海峡姐妹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陈建华纺织厂恒力

文/钟和

9月,全国工商联正式发布了2022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总部位于苏州的恒力集团以7300多亿元的年营收名列榜首,比华为高出了950多亿元。恒力虽然公众知名度不高,但是在石化、纺织、炼油、聚酯新材料等能源、民生领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

当月,《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公布,与丈夫共同创办恒力集团的范红卫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女性。

01

范红卫1967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一个普通家庭。1984年,她考上大专,成为当时令人羡慕的大学生。毕业后,她进入当时红火的纺织厂做会计。

拥有姣好容貌、稳定职业的范红卫,成为众人追求的对象。但范红卫却相中了一个比自己小4岁的个体户。

这个人名叫陈建华,因家境贫寒,13岁就辍学在工地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他勤勤恳恳地在工地干了几年,一次干活时不小心摔伤,住院半年,并且失了业。

陈建华不得已,只得另谋生路。他虽然文化程度低,但头脑灵活,善于学习。他从电视、报纸上得知纺织行业发展的势头好,于是做起了蚕丝收购生意。他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蚕丝,又以稍低的价格卖给纺织厂。

因为诚信公道,陈建华赚到了一些钱。陈建华与范红卫的纺织厂有往来,两人因此相识并互生好感。

范红卫认为陈建华有头脑、能吃苦、对自己体贴,一门心思想要嫁给他。但这桩婚事不被亲朋好友看好。大家都认为一个小学毕业的个体户,哪配得上捧着铁饭碗的范红卫啊。然而,两人凭着对爱情的执着,仍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此时,范红卫已经在纺织厂上了好几年班,对会计这份一成不变的工作感到厌倦。她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向往更广阔的人生。这时候,她得知一个消息,当地一家镇办的纺织厂破产倒闭了,等待收购。

她对陈建华说:“你一直在收购蚕丝,我对纺织行业也有所了解。镇办纺织厂破产,不如我们一起把它收购过来,自己办厂。”

02

陈建华相信妻子的眼光,说干就干。夫妻俩多方筹措资金,加上银行贷款,最终以396万元的价格收购了纺织厂,并更名为吴江化纤织造厂。

刚开始,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原来的工厂效益不好,工人的工资经常延迟几个月才发,一些工人离厂了。

在深入调研之后,范红卫召开职工大会公布了三项内容:过去依靠关系进厂但工作懈怠的人员,予以开除;每月15日发工资的承诺,执行到位;人事、销售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全部改革。这一系列的措施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短短几个月,纺织厂扭亏为盈。

为了纺织厂发展得更好,范红卫对时事动态极为关注,并鼓励陈建华经常外出考察。有一次,陈建华外出考察一家纺织企业时,发现了一种新式纺织机。使用这种纺织机,一个工人可以操控10台机器,一天可生产400米布料。相比之下,他们的厂子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生产40米布料。

陈建华立即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范红卫。范红卫思索片刻,果断决定采购80台机器,并在当天就将钱打给了陈建华。

陈建华采购机器回来,看到工厂已经在扩建厂房,他从内心叹服:妻子真是雷厉风行啊!借助新设备、新技术,第二年,厂里就盈利了1000万元。

女人,是一个家庭最大的风水。如果夫妻能齐心协力,家庭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范红卫夫妻就是这种性格互补的典型。

陈建华擅长与人打交道,处事灵活;范红卫眼光长远,果断坚韧。范红卫主抓工厂生产,陈建华负责对外联络,主管销售。他们既分工明确,又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工厂的发展越来越强劲。

03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暴发,许多纺织厂因为销路不畅,大量产品积压,纷纷倒闭。

范红卫小心谨慎地经营,规避风险,工厂躲过一劫。当员工们都在为工厂暗自庆幸时,她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

范红卫觉得,这次金融危机也是一次机会。她向陈建华分析目前的形势,提出以低价收购那些倒闭的厂房和设备,扩大经营规模。听着妻子有条理的分析,陈建华说:“你放手去做,大不了输了我们就从头再来。”

陈建华无条件的支持,增添了范红卫前行的勇气。范红卫拿出积攒的资金,收购了几家即将破产的工厂和许多机器设备。就这样,吴江化纤纺织厂仅用几年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规模积累。

纺织业是苏州的主要产业,面对金融风暴对纺织业的冲击,苏州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纺织业的发展。范红卫夫妇的吴江化纤纺织厂获得了政策扶持,一跃成为苏州纺织业的代表。

这场金融风暴让范红卫收获颇丰,但她并未得意,而是居安思危,总结经验,反思教训。

经过反复调研,范红卫了解到化纤新材料已开始进入市场,预感到传统纺织业的发展接近了瓶颈,于是将下一步的目标放在新型化纤材料上。

2002年,夫妻俩投资两亿元创办了一家化纤厂。积累了经验后,又收购了数家大大小小的化纤厂,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恒力集团,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范红卫从来都不是一个甘心于现状的女子。她继续带领团队向新项目进军,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全心研发带来的成效明显,涤纶、超光亮丝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很抢手,而且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地位。

2007年,江苏实施产业变革,给予企业优惠政策。范红卫夫妇抓住机会,申请在苏北宿迁建立恒力宿迁工业园,很快获得批准。当时地价便宜,这个优惠政策为恒力发展节省了一大笔资金。

工业园建成后,恒力集团的经营种类更加丰富,从纺织、化纤扩展到石油、化工、新材料及酒店、房地产,逐步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版图,成为江苏民营龙头企业。

04

恒力发展如日中天之时,目光敏锐的范红卫却发现了一个别人不易察觉的关键点。

化工产品PTA(精对苯二甲酸)和PX(对二甲苯),是做涤纶丝线的原材料,从石油提炼的PX能够生产PTA。而PTA在国内没有大的生产基地,大多从国外进口。这就会带来很大的隐患,生产随时会被别人“卡脖子”。

经过一番思索,范红卫认为,只有自己生产PTA,占据产业链的上端,才能形成产业闭合状态,不被他人牵制。但是,石化领域当时不是民营可以进入的,范红卫只有等待机会。

机遇往往会光临有准备的头脑。2010年,大连长兴岛PTA工业产业园招标。一听到这个消息,范红卫夫妇立即着手行动,经过精心筹备和很长时间的运作,最终以360亿元的投资拿下了长兴岛石化项目,获得进口石油的许可。当年国内油价超过国际水平,恒力此举相当于端上了金饭碗。

由于范红卫的执着和高效,她的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16年恒力集团借壳上市。

如今,恒力集团在三个领域优势明显:织造业水平全球一流,PTA工厂在全球遥遥领先,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全球最大。集团总员工达12万人。

许多人在飞黄腾达之后变得膨胀起来,而范红卫却依旧是原来的样子,简单朴素。员工们都说她一点也不像富豪,一头黑发从来没有染过。

对自己秉持朴素理念的范红卫,在回报社会这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20多年来,范红卫夫妇带领恒力集团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各类捐款累计超10亿元。恒力集团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捐款、捐建希望小学、扶助弱势群体、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活动。

商海沉浮数十载,一路走来,运气和考验从未缺席。范红卫,一次又一次冲击着顶峰。

猜你喜欢

陈建华纺织厂恒力
EXISTENCE AND CONCENTRATION BEHAVIOR OF GROUND STATE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QUASILINEAR SCHRDINGER EQUATIONS IN RN∗
巧学记事三大招
改革开放初期,南平纺织厂女工在纺纱。
激光点火器耐压密封及其影响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十一化建大连恒力项目转观念 拓市场 结硕果
亏损的恒力石化装入恒力股份引发普遍争议
纺织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应用
从酒驾之治见证法治恒力
聚焦数列热点题型
纺织厂空压管网的节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