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老子“贵柔”思想在政治上的应用
2022-03-22□唐巧
□唐 巧
老子身为周朝守藏史,深谙政治兴衰更替的深刻原理。老子思想针对的是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王室贵族,教导他们均衡自己的权力,长久地保有自己的身份地位。《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史官记录成败存亡,深知君王若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抓住根本,深谙“清虚、卑弱”的行事方式。作为道家的鼻祖,老子的学问体系是面向君王、公卿大夫等执政阶层的,与君王南面之术联系紧密。
一、《道德经》的“贵柔”思想
老子(公元前571年左右-公元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的守藏史,作为史官可以阅读当时最丰富的典籍,传承了祭祀卜筮、天文地理、文化礼仪乃至政治兴衰更替等整个周朝的知识体系,堪称周王室知识最丰富的人之一。
老子作为周朝守藏史懂得阴阳之道,笔者认为《道德经》是老子在掌握了阴阳之道的前提下,专门面向王室、诸侯贵族指出如何使用阴阳相和、刚柔相济中道的书籍。《老子》形象地阐述了阴阳相和、内外相齐、动静相宜、刚柔相济的中道思想,使君子能够遵循事物规律顺利成就每一步的事功,并能防止事功的失败(王天苗:《周易王氏传》,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2页)。笔者认为,阳指的是身处高位所拥有的权势、治国理政的能力才干、杀伐决断的勇气与决心等刚强、强势、有力的一些特质和能力手段,阴指的是守柔、谦虚退让、清静无为的特质和思维方式,两者调和称为中道。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第二十八章),指出要知晓、掌握“阳”,同时又能使用“阴”的思维以中和前者,两者不可偏废。
《道德经》开篇即点出“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要阐述的是一个难以用语言具体描述的深刻的“道”。“道”内容丰富,充满了辩证色彩,“贵柔”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老子用水的比喻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水是柔弱的,看似无形的,但要说到攻坚强,水却可以发挥巨大的威力。同理,“柔”看起来是卑弱的、退让的、无力的,但在现实中,“柔弱”有时却可以战胜一味的“刚强”。
二、老子“贵柔”思想的作用
阴阳相和、刚柔相济的中道思想是先秦的重要思想。如果国君或者君子能够运用中道,则能在事功上有不败的成就;相反,如果不能秉持阴阳相和的中道,则会由于过刚或过柔而无法成功或成功以后又失败。所以老子《道德经》里阐述的道理是现实中非常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即使是地位崇高的贵族也必须践履。先秦典籍中诸如《吕氏春秋》、《左传》等均能反映这些道理,体现了老子“贵柔”思想在政治上的巨大作用。由于《道德经》比较抽象,没有具体事例,我试从《左传》中的两个例子分析老子思想的巨大实践意义。
(一)强弱可以相互转化
第一个例子是鲁桓公六年时楚武王伐随国,两国和谈,随国派少师主持和谈。楚国斗伯比向楚武王献策道:“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左传·桓公六年》)。季梁果然成功劝阻了随侯出兵。但两年后,少师有宠于随侯,斗伯比劝楚王要抓住这个机会,楚武王会诸侯,随国不来,楚再次伐随。季梁请随侯先假装投降,等楚国不同意,我方因愤怒而士气更足,对方反而会懈怠,但少师劝随侯要立刻出战。季梁又说楚王在楚军左翼,我方应攻打右翼,右无良将,必败。偏败,军阵就散了。少师却说,不正面迎战楚王,就代表我们和楚国不对等。结果随侯都听取了少师的建议,战败于楚,少师被戮。之后随侯向楚国求和,楚武王本不打算答应,但斗伯比说:“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于是定盟约而回(《左传·桓公八年》)。
在这里,楚国认识到由于自身整顿军备、武力威胁,汉东诸国因恐惧而紧密团结,楚国虽实力“刚强”却难以战胜“柔弱”一方。所以想离间汉东诸国,就要让为首的随国变得自大抛弃小国,让“弱”的一方内心变张狂。于是本是军事和国力更强盛的楚国,在小小的随国少师面前表现得疲弱,以求让随国和少师都内心膨胀,让少师在随侯面前更得宠。果然,两年后楚国等到了机会,少师由于性格中的自大因素建议随侯直面楚军主力部队,随侯不听从季梁假投降和避其锋芒的建议,导致随国硬碰硬输了战争。这是因为实力“柔弱”方意识不到双方的客观“强弱”力量对比,内心觉得自己“强”,不自量力,所以失败是难免的。少师死后,楚国同意讲和,也是因为实力“强”的一方内心不自大,不因武力强大就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反而注意观察实力“弱”的一方的具体情况,没有好机会铲除对方,就先同意讲和。由此我们看出,“刚强”和“柔弱”这对概念不仅仅指实力上的强弱,也指内心和认知上的强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三十三章),强方可以通过示弱让弱方内心自以为强,弱方于是以弱对强,最终弱方失败。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老子的思想是从道的层面阐释强弱转化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就像斗伯比观察随国国君、少师、季梁的动态变化一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少师的性格固然是张狂的,但如果没有楚国让其在和谈中占据上风,显得少师很有能力,少师也不会得到随侯如此之信任。而随侯身为一国之君,任人决事是他的责任,他违背了老子“守柔”的思想,顺应着内心的自大和不自量力听取了错误的建议。
(二)贵柔处弱胜刚强
第二个例子是晋国士会,其官至晋国中军将、太傅,曾因故逃亡秦国。晋国郤缺评价他“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知足使也”(《左传·文公十三年》)。令狐之战五年后,秦出兵伐晋,取羁马,晋军深垒固军,秦不能下,士会为秦康公献策:“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赵穿追来犯之人不及,果然被激怒,便率领属下擅自出击,中军将赵盾不得不率全军出战。秦晋甫交战即退,半夜秦军使者来到晋军营地约定明日再战,但是晋军上军佐臾骈看出使者神态畏惧,猜测对方会连夜退军,建议立刻将秦军逼至黄河必能战胜。可是胥甲和赵穿却在军门大呼,说还没收敛死伤的士兵,很不仁慈,违背约定的时间将秦军逼到险地是不勇敢。于是晋军没有进攻,而秦军连夜撤军,秦军撤军后不久又进攻了晋国的瑕地,本次交战以晋军失利而告终(《左传·文公十二年》)。
这次交战士会凭借着对晋国赵穿和赵盾的了解,用一小队人马便激怒了赵穿,逼得赵盾放弃优势过早迎战。赵穿在之后的决策中又和臾骈作对,让秦军安然退军,晋军失去了追击的好机会。从秦晋两军实力看,双方算得上是“强”对“强”,但秦国因为有士会在,知道赵穿作为晋襄公的女婿、赵氏的一支,有宠于晋国,年轻而不懂军事,却好胜狂妄,且和上司臾骈有龃龉,他的举动可以影响到赵盾这个最高将领。赵穿的性格和行为就是“过刚”而导致的喜怒具形、狂妄任性、刚愎自用,倘若他能践行老子所总结的“贵柔”思想,收敛自己的怒气,克制自己的好战之心坚守壁垒,则能使秦师疲于异地出征的消耗,战争的天平就会偏向晋军。倘若他能虚心分析战争形势和双方的实际情况,听从臾骈的建议,上下一心听从军令,则能抓住机会一举击败秦军。所以赵穿就是不懂得“柔弱”的道理而导致失败的反例。
士会教育自己儿子的事也很值得深思。有一次晋国军队大胜回国,士燮最后才入城,对父亲说这支军队是中军将郤克统帅的军队,如果他先回来,那国人将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这是代替统帅接受荣誉,所以他不敢这样做。士会欣慰地说:“吾知免矣”(《左传·成公二年》)。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士会的诸多行为暗合了老子的思想。《道德经》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士会的发迹是别人举荐,且明确指出士会能够忍受卑贱而有羞恶之心,性情虽然柔和却不容侵犯,是一个低调、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人。他有治事的才干,却不自恃才能,反而仔细观察和思考,能在细微之处发现事情的关键之处和转机。他回到晋国后身居高位,当时晋国国内有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赵氏等众多世族,政局错综复杂,士会告诫自己的儿子要甘居人后,不要抢风头,体现了“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的思想。
士会的政治生涯并不是只有守柔,他的军事才能、治事才干和卓越的判断力及洞察力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他所具备的“阳”的一面,是获得地位和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放眼晋国众多大家族,很多家族在中途就被夺权、流放、杀死,士会能够保全自己的家族,也得益于他对局势的判断、对对手的了解、甘于人后不抢风头的谦让和甘居于下位不贪恋名利权势的通达,最终官至中军将,后又主动退位让给郤克,做到了如老子所说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所以有“阳”是成功的根基,但懂得应用中道,能够用“阴”去中和“阳”,用“柔”去中和“刚”,才可以让成功的状态维持长久。
三、结语
老子作《道德经》讲述的思想不可能孤立于社会和他人,必有其思想来源。由于当时有机会读书、学习的主要是贵族,除了能够世代继承身份地位的王侯公卿,还有在权力阶层浮沉的士大夫,他们掌握着权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具有“阳”的一面。对这部分人来说,尤其是对于周天子和诸侯国国君来说,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和财富,拥有看起来几乎是“为所欲为的资本”,如何长久地保有这份特权,是他们所要学习的。所以王侯、公卿、士大夫的行为都要符合礼制、德刑的规范,如果肆意使用特权,得罪别的诸侯国或者家族,劳民伤财,不安于本分,很有可能会被其他诸侯国讨伐,被其他家族灭掉。老子身处春秋时期,诸侯国实力渐增,大小征伐不断,诸侯之间的往来进退一方面要符合礼制的规范,另一方面,所有国家都处于一种复杂的博弈状态,诸侯国通过会盟、姻亲、馈赠财物、武力征伐等手段,拉拢其他国家,寻求政治立场和战线的统一,力求在政治制衡中取得更加优势的地位。这种制衡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合作和讨伐的对象不断在变,自身的实力和地位也处于变动之中。诸侯国内部的势力斗争也风起云涌,弑君、诛臣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公卿大夫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应对才行。
老子是周朝守藏史,他传承的是一个学问体系,周朝的贵族都学习、遵守和践行这个体系。可以说老子是对“柔弱胜刚强”的原理作了深入的阐释和总结,突出了它在君王、贵族践行事功时必不可少的作用。“柔弱胜刚强”不是一个刻板的定律,而是一种规律,在现实中需要综合人和事的具体情况,可以创造条件利用“阴阳”和“刚柔”的相互转化去达成目标。本文只选择了两个案例简单说明老子“贵柔”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在真实的历史上能够运用“柔弱胜刚强”这种规律去战胜强大对手的人还有很多,例如汉高祖刘邦就是十分懂得运用中道的人。首先,他起兵抗秦、多年征战、抵御强敌的穷心剧力和剪灭异姓诸侯的杀伐决断等,这是他拥有的“阳”的一面;而团结身边众多能人的手段、约法三章的克制等,又是他使用“贵柔”的思想去中和“阳刚”一面的体现。
老子的“贵柔”思想是中国思想当中非常重要和实际的部分,懂得“贵柔”,能够应用刚柔相济的中道,是维持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