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校辅导员抑郁、焦虑和压力状态的实践研究
2022-03-22汤海涛王绍涵孙晓明
汤海涛,王绍涵,孙晓明,张 猎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学生工作部,四川 成都 610041)
心理健康教育是育人的基础,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增长趋势,学生心理应急事件越来越多[1],对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辅导员多数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背景,更没有心理疾病识别与处置的临床经验,心理育人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实际开展难以形成体系,且辅导员群体自身的压力较大[3],其心理健康情况值得关注。要缓解辅导员的压力状态,让其更好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核心在于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获得处理心理应急事件的临床实践经验指导。本研究通过对比辅导员参加心理育人能力培训前后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评估心理培训对改善辅导员心理健康状态的效果,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数据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参加某高校心理育人能力培训班的教师,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等,共30人。纳入标准:在职在岗,直接参与学生、学员管理工作的教师。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的;专职教师队伍。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参培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专家授课培训为干预措施,通过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S-21)测量培训前后参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培训措施对改善教师心理状态的有效性。
此次培训邀请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心理卫生中心的临床专家为辅导员授课,共3天课时,在相继的两个周末举行。第一个周末课程内容包括辅导员谈话谈心技巧、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的有效管理、校园危机干预和危机管理,共两天。第二个周末课程内容为大学生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合法处置,为周六一天。共进行两次DASS-21量表测评,分别在第一周培训开课前和第二周培训开课前,主要评估第一个周末的课程对参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调查通过纸质版问卷进行。
1.3 研究工具
1905年,Lovibond等人制定了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原量表共 42个条目,简化版为21个条目(DASS-21),由3个分量表(均为7个条目)构成,用于评估过去一周中的抑郁、焦虑、压力状态和严重程度,每个条目提供从0(不符合)到3(总是符合)级的评分,评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DASS-21量表英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具体见表1。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使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对北京1 795名高校学生进行评估,结果表明DASS-21简体中文版有良好的结构效度[4]。将每个分量表计分之和乘以2,即为该分量表得分,再根据表1确定评估分级。
表1 DASS-21量表评估分级(分)
1.4 统计分析
对回收问卷进行完整性检查,剔除缺失值大于10%的问卷,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第一次回收有效问卷27份,其中男性6人,女性21人;第二次回收有效问卷30份,其中男性6人,女性24人。两次问卷均有效作答的有24人。
2.2 抑郁、焦虑和压力状态
第一次测评结果显示,存在轻度或中、重度抑郁、焦虑、压力的辅导员分别有4名(14.81%)、4名(14.81%)和6名(22.22%),见表2、图1。第二次测评结果显示,存在轻度或中、重度抑郁、焦虑、压力的辅导员教师分别有6名(20.00%)、5名(16.67%)和5名(16.67%),见表 3、图2。
表2 第一次DASS-21量表评估结果[n(%)]
图1 第一次DASS-21量表评估结果
表3 第二次DASS-21量表评估结果[n(%)]
图2 第二次DASS-21量表评估结果
2.3 培训前后心理状态变化
针对两次均有效作答的24人,将第一次评估的分值减去第二次评估的分值,比较两次分值的变化,分值降低定为“缓解”,增加定为“严重”,差值为零的定为“未变”,结果见表4、图3。对于抑郁、焦虑和压力,将两次测量的分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抑郁和焦虑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力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后辅导员的压力得到了缓解,见表5。
表4 两次评估结果比较[n(%)]
图3 两次评估结果比较
表5 两次评估分值的配对t检验(±s,分)
表5 两次评估分值的配对t检验(±s,分)
类型抑郁焦虑压力得分t 0.67±3.05 1.08±4.21 2.5±5.35 1.07 1.26 2.29 P 0.300 0.220 0.032
3 讨论
3.1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值得社会关注
辅导员是直接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线人员,对学生安全负责,社会在普遍关注学生群体心理健康与安全的时候,却忽视了辅导员群体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调查的是医学辅导员,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和自我缓解能力,部分参培辅导员还是医学专业出身,但我们的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存在抑郁、焦虑、压力状态的比例均高于16%。随着社会和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必然进一步加大,未来其心理健康状态会更加严峻,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值得社会关注。
3.2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能够缓解辅导员的压力状态
辅导员从事学生日常的管理工作,多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背景,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专业理论支撑,在处理学生心理疾患问题时,因不具备心理卫生专业临床知识,无法对学生的健康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并评估风险。上述因素使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产生了困难,而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资源和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临床专家资源,为辅导员开展培训,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缓解辅导员的压力状态具有显著意义,心理专家和临床医师联合培训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3 建议综合性高校建立以辅导员为主体,心理专家和临床医师共同参与的育人模式
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且多有附属医院,有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心理卫生临床医师,他们能够很好地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在校内进行资源整合比跨单位合作更易开展,且具有持续性。综合性高校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定期邀请本校心理专家和临床医师为辅导员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和技术支持的方式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水平,同时也改善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