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内需下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研究

2022-03-22曾志远邹鹏君

科技视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机务航空课程体系

曾志远 邹鹏君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 南昌 330088)

0 引言

2020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着重坚定实施扩大内需[1]战略,并对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作出工作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据此,可以预见民用航空产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航空类高等院校肩负着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的重任,分析民用航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调研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完善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方案这对提高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内民航机务维修人才需求情况

2021年1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2]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同志在回顾民航“十三五”时期工作时指出,我国民航机队规模达6 747架。按照国际惯例,一架民航客机须配备20~30名民航机务维修工作人员,仅此项就需要民航机务维修人员134 940人以上;若考虑人员离职或退休、通用航空公司的需求等因素,我国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需求将会更大。

2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现状

2.1.1 培养难度大,成才周期长

民航机务维修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民航机务维修人才[3]的培养较其他行业人才的培养要难得多,成才周期也更长。

2.1.2 设施设备投入大,人才培养成本高

目前,我国的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短缺,导致人才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成本较高,其次,机务维修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它属于高技术含量、高成本投入的高风险维修行业,同时机务维修具有一定的国际属性,让航空件及相关配套工具大部分依赖进口,成本高,使航空机务维修专业设施设备的投入要远远高于一般维修专业。

2.1.3 培训机构少,人才培养渠道窄

目前,我国仅有航空类院校和民航培训机构[4,5]从事航空机务维修人才培养工作。因此,人才培养渠道比较狭窄。对于一般的普通院校而言,要独立地完成建设系统化的机务维修专业的实操设施设备和师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使得航空机务维修人员的培养只能在一些航空类高校或者特定的培训机构完成,导致航空机务维修人员的培养渠道有限。

2.2 存在的问题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模式还需探究、人才培养方案还需优化、课程体系还需完善、师资队伍水平还需提高等问题。

如何解决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的难题?只有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共建校企实训基地,才能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3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及改革举措

3.1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目标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知识、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航空维修与安全管理等领域所需专业知识,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民航安全意识,能在民航领域从事航空器维修、运行监控、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等相关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2 航空机务维修人才培养改革举措

3.2.1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需依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据调研,中国民航大学机务维修类专业近5年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作均与民航维修领域相关,主要分布于航空公司(75.44%)、维修单位(8.06%)、维修行业相关单位(4.52%)等。可以看出,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和维修行业相关单位对民航机务维修人才需求较大。调研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和维修行业相关单位,结合现代学徒制,提出一种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新模式。即学生入校后在学校进行“工学交替”模式培养,最后一年由合作单位按照学徒制要求面试招聘,合格者与企业、校方签署三方协议后,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一年培训期满后考核合格即可在企业就业。这种模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技术技能的提升。

3.2.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与企业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由合作企业负责人、学校院长、书记、主管教学院长亲自抓现代学徒制建设工作,并由系主任、相关处室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等组成成立民航机务维修专业现代师徒制建设项目工作组,制定完善的目标管理制度,每个建设项目要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分阶段建设目标,落实责任,保证各建设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合作单位的用人需求、岗位资格标准和素质要求,共同确立人才培养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3.2.3 完善课程体系

民航机务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依据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师傅共同研讨论证,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能力要求,使课程与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四个对接”。将岗位工作能力解构为模块,每个模块在分别进行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实训比例分割,形成三年不断线实践教学体系。

以CCAR66《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147《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结合CCAR66、CCAR147对飞机维修基础执照和基本技能考核标准要求,将行业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形成模块结构课程体系。

3.2.4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专业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第一,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努力成为该领域专家;第二,教师应借鉴国内航空企业一线生产岗位的操作流程进行技能训练,掌握航空机务维修主要工种的操作技能,成为既有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3.2.5 共建校企实训基地

共建校企实训基地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学校的实训需求,而且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积极争取航空公司、中国商飞和航空工业下属企业等公司的参与和支持,共建产教融合的飞机维修、飞机钣金铆接等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4 结语

民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航空机务维修人员的保驾护航。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不断探索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培养出更加符合民航发展要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机务航空课程体系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机务管理模式下提高货车列尾装置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机务检修质量管理研究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加强车辆机务技术管理保障运输安全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