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打破俄乌僵局
2022-03-22
2月12日,拜登与普京通话超过1小时,但未见明显转机。拜登再次警告称,俄罗斯如果“入侵”乌克兰,将引发西方果断反应,让俄罗斯付出“迅速和严重”的代价,并降低俄罗斯的世界地位。俄方表示,美国的歇斯底里已经达到了顶峰。
乌克兰局势紧张对峙之时,2022年2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通电话。会后,白宫方面发布的声明称,拜登与普京就“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不断升级的军事集结”进行了交谈。
这是双方自去年12月底以来的首次通话。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会给乌克兰局势带来转机吗?
美国歇斯底里达到顶峰
2月12日,拜登与普京时隔一个多月再次通电话。拜登再次警告称,俄罗斯如果“入侵”乌克兰,将引发西方果断反应,让俄罗斯付出“迅速和严重”的代价,并降低俄罗斯的世界地位。
普京称,俄方不明白美国为何故意散播“入侵”虚假信息。美方无视俄方核心关切,向乌克兰提供现代化武器的举动极度危险。俄方将认真分析和评估美方关切,并于不久告知各方。
通话超过1小时,但未见明显转机。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双方均未表示有任何突破。据白宫官员透露,这通电话是专业的和实质性的,但没有根本性变化。美方目前仍“没有完全了解”普京的最终意图。尽管如此,这名高级政府官员坚称,俄罗斯显然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这一观点没有根本改变,“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形势降级证据”。
克里姆林宫外交政策助理尤里·乌沙科夫随后披露双方通话细节。乌沙科夫说:“这次谈话是在美国官员对俄罗斯所谓即将‘入侵’乌克兰论调空前歇斯底里的气氛中进行的,美国歇斯底里已经达到了顶峰。”
普京也想知道确切开战时间
连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众西方国家不断炒作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美方甚至透露出俄罗斯可能在北京冬季奥运会期间发动攻击的消息,呼吁美国公民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引发英国、日本等10余国家跟进,纷纷呼吁本国公民离开。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15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2022年2月15日将作为“西方战争宣传的失败之日”载入史册。此前,西方媒体曾援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等官员的言论,声称俄罗斯可能于2月15日“入侵”烏克兰,但没有提出任何证据。扎哈罗娃表示,当天俄乌之间一枪未发,这一事实让西方国家被打脸,他们的谣言不攻自破。
乌克兰方面也抨击了美方一些人员对所谓“入侵日”的预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相当无语:“入侵乌克兰的玩笑已经说够了!”
报道称,尽管俄乌官员一再淡化发生战争的危险,但一些西方政界人士仍然宣称冲突“迫在眉睫”。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一些西方国家发起这场前所未有的宣传战,目的就是为了加剧欧洲紧张局势。佩斯科夫说:“你知道,这让人很难理解,他(普京)有时会开玩笑地让我们查清楚战争何时开始,(西方)是否已公布精确到小时的开战时间。”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2月12日消息,除了拜登,普京当天还应约分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
据法新社报道,马克龙与普京进行了1小时40分钟的电话交谈。法国总统府称,在讨论期间,马克龙和普京都表示愿意继续对话。马克龙还转达了他的欧洲伙伴和盟友对危机的关切。
据克里姆林宫发表的一份声明,普京对马克龙表示,针对“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指控是“挑衅性的猜测”。声明称,“入侵”指责和军事手段实际上是在为“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可能采取的侵略行动创造了先决条件”。
此外,卢卡申科与普京进行通话,据克里姆林宫发布声明,双方讨论了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发展的问题,并围绕美国和北约关于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议的答复情况交换意见。双方就继续进行个人接触达成一致。
乌克兰的和平已经危如累卵
“美俄元首这通电话给我一个感觉:双方的沟通依然没在同一个频率上。”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吴蔚认为,普京挺无奈的,因为79岁的美国总统依然在装傻,俄罗斯此前提出的一系列谈判条件始终摆在桌上,而美国完全没有接茬的意思。明眼人都能看出:拒绝谈判的是美国,但骂得最凶的还是美国,好话都让美国人说了,坏人就只能让俄罗斯来做。所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另一通电话里直接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点破:华盛顿在打一场宣传攻势。
在吴蔚看来,美国这场宣传攻势打得十分拙劣,一些美国媒体甚至不小心把提前写好的“备稿”发了出来。如果按照这个剧本走下去,俄罗斯这个反派的人设肯定是甩不掉了。欧洲议会议员华莱士吐槽:“西方主流媒体大谈乌克兰危机,将俄罗斯描绘成一个战争贩子,这是很可悲的。俄罗斯在原苏联以外只有一个军事基地,而美国在全球有800多个军事基地。美帝国主义与北约才是那个寻求战争以喂饱军工复合体的战争贩子。”其实,冷战结束以来,在欧洲大陆上谁处于攻势,谁处于守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北约在“高歌猛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世界各国正陆续从乌克兰撤回外交人员,相关旅游警告也达到了最高层级。与其说这代表了各国普遍预期一场战争在所难免,不如说是大家都看懂了在北约东扩这个问题上,美国与俄罗斯都不打算退让。如果美俄矛盾一直无法调和,那么局势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是符合逻辑的,这是在政治上对乌克兰局势给出的消极预期。
那么军事上的逻辑又是怎样的呢?一个吊诡局面出现了,那就是军事对垒的双方都在制订“防守反击”计划,在彼此的意识里“开第一枪的一定是对方”。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不愿主动去开第一枪。在吴蔚看来,生怕这场仗打不起来的主要就是美国。
一个非常危险的趋势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信任已经降至冰点,俄罗斯认定乌克兰部分丧失了“独立决策能力”,已经沦为北约的提线木偶。关键的谈判对象有且只有美国,然而华盛顿却摆出了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完全无视莫斯科的谈判要求。这就是一个可怕的僵局,能够打破这场僵局的要么是东乌战线上的一声枪响,要么就是来自美俄之外的第三方更强有力地介入调停。
乌克兰的和平,确实已经危如累卵。
(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