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处方中药品说明书对药物理化性质判断的临床价值
2022-03-22毛慧敏
毛慧敏
摘要:目的:通过查阅比对分析法,评估临床用药处方的药品说明书对判断药物理化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各科室于2020年7 月~2021年 7月开具的临床用药处方中选取1000份,围绕对应的说明书、患者临床用药反馈记录等展开较为全面的比对分析,统计1000份处方药的合格率、不合格率、配伍禁忌情况(药物理化性能异常)。结果:①本次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的总合格率为99.10%(共计991份处方药配置合规,患者使用后有正向、良好反馈);不合格率为0.90%(9份处方药配置过程存在疏漏,患者使用后有负向、消极反馈)。②9份不合格临床处方用药中,物理性异常1份、化学性异常2份、药理性异常2份,占总配伍禁忌处方百分比分别为20.00%、40.00%、40.00%;占不合格出访总量百分比分别为11.11%、22.22%、22.22%;占本次纳入研究的临床处方用药总数比分别为0.1%、0.2%、0.2%。结论:通过对临床用药处方的说明书进行阅读分析,是一种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处方药理化性质的方式。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判断结果的精准程度,还需结合患者临床用药反馈记录、药物配置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等资料,行综合比对。
关键词:临床用药处方;药品说明书;药物理化性质;临床用药反馈记录
0.引言
处方药是指必须凭借职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及使用的药品[1]。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特殊药品,处方药自研制阶段开始,直到试用阶段为止,都受到相应法规的严格控制。對医师而言,通过对患者过去一段时间内使用的处方药的特性进行了解、评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患者所患疾病的认知水平。基于此,能够反应临床处方药特性的药品说明书的重要程度无需赘述。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临床处方用药处方中药品说明书判断药物理化性质时的价值,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自本院各科室2020年7月~2021年 7月开具的临床用药处方中选取1000份,围绕对应的说明书、患者临床用药反馈记录等展开全面比对分析。
1.2研究方法
对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及对应的说明书进行分析归类分析,明确禁忌类型,并对处方药进行综合点评。
1.3观察指标
(1)对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的总体合格数量、合格率进行统计。
(2)找出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中的配伍禁忌情况(药物理化性质异常)的具体分属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的总体合格数量及合格率
本次研究纳入的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神经科、口腔科等,选取范围覆盖面广泛,分析结果理论上具有普适性。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中,合格处方(是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本院内部设置的相关规程调配、填写标识,至发放给患者使用时,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数量共计991份,合格占比达到99.10%。其余9张处方为不合格处方,来源于心血管内科、口腔科、神经内科,不合格占比达到0.90%。
2.2 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中的配伍禁忌情况(药物理化性能异常)分属评估
本次对1000份临床用药处方中的不合格处方的说明书进行阅读分析,查阅患者临床用药反馈记录,得出存在配伍禁忌情况的结果为:物理性异常1份、化学性异常2份、药理性异常2份,占总配伍禁忌处方百分比分别为20.00%、40.00%、40.00%;占不合格出访总量百分比分别为11.11%、22.22%、22.22%;占本次纳入研究的临床处方用药总数比分别为0.1%、0.2%、0.2%。
3.综合讨论
“理化性质”具体是指一种事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通常意义上,物理性质包含熔点、沸点、常温环境下呈现出的状态、颜色等;化学性质则指代酸碱度等。对临床处方药而言,除了基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之外,还应包含药物的药理性,即患者摄入药物之后,机体出现的各种反应是否在医院方面的预期之内。通过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处方药的综合理化性质进行评估具备可行性的主要原因在于:按规定,临床用药处方的药品说明书必须详细给出药品的基础物理和化学性质。当医师、药师、护士、患者获取药物之后,可将药物当前状态与说明书中相关描述内容进行比对,若发现二者不符,则表明配置处方药的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通过“回溯”,找到问题的发生原因,最终目的在于确保患者在安全状态下使用药物。但仅仅通过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处方药的理化性质进行判断本身具备局限性,这是因为在临床中,没有任何一种药物的综合性能能够得到百分之百地描述。因此,药品说明书给出的相关内容只能作为一种用药指导,不具备绝对性。在本研究中,为了对临床处方药的理化性质进行较为精准地评估,除了对照说明书之外,还充分结合比对处方药配置过程的相关记录以及患者使用药物后给出的反馈。三者结合之下,得到的结果较为精准。具体而言,1000份处方药中共发现9份不合格药品,而配伍禁忌情况(理化性能异常)共计5份,均出现在9份不合格药品中。由此表明,药品说明书+药品配置过程记录+患者用药反馈的结合分析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临床用药处方的理化性质,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阳.西药用药综合管理措施对提升西药临床用药不合理性与安全性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02):146-148.
[2]李亚昙,蔡静,贾蔓箐,等.新疆某三甲医院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及临床药学干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