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2-03-22彭娟

健康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应用

彭娟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际效果。采用的方法:在我院骨科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手术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一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命名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调查数据,能够得出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的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的优势,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在骨科科室中进行应用,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能够有所缓解,还能减少并发症状,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骨科护理;应用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理要求。在护理模式不断创新和更新的当下,医护一体化的概念被提出,该项模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骨科患者的疼痛一般比较剧烈,通过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能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并施以针对性的止痛方法,在保证患者疼痛感得以缓解的程度上,使其享受高高标准的护理服务,提升其生活质量,保持心情舒畅,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愿意遵循医护人员的意见。基于此,本次研究便选择了我院12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讨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的效果,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骨科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手术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疾病类型分为交通事故伤、高空坠物伤、摔伤、其他。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一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命名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39例、21例,年龄区间为16-64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40例、20例,年龄区间为18-65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在本次实验中进行比较。本次实验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具体措施为:①识别疼痛:首先医护人员需对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面部表情、面部状态等进行仔细观察,因身体疼痛会引起这些表象的变化。若患者面部表情痛苦,且呼吸急促或伴随呻吟,则可判断患者身体疼痛。其次,医护人员在日常查房、巡视时要密切询问患者的感受,是否存在疼痛,以及疼痛的感觉,不仅要认真听取患者的阐述,更要将骨科术后疼痛的表现和危害性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能够更加重视疼痛的感觉,一旦身体不适立即告知医护人员。②评估疼痛:疼痛评估标准要进行统一,同时对医护人员可组织参加培训活动,并定期考核。患者的疼痛评估主要采用的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不仅要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更要鼓励医生和护士增加日常的交流,交换患者信息,进而使得双方都能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让患者的疼痛管理不会出现“断层”。③处理疼痛:医生应以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的疼痛评估结果为依据,参照疼痛管理效果、预防用药和定时用药原则,以多模式镇痛结合超前镇痛的方式对患者实施疼痛管理,保证镇痛药物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外,除了药物镇痛,还可增加其他辅助手段,比如理疗、热疗、红外线、磁疗等,这些方式能够提升患者身体的舒适度,进而缓解疼痛。④综合护理:首先,患者生理护理。医护人员应遵循一体化疼痛护理“整体护理”的目标,对不同患者制定相对应的疼痛护理措施,在手术期间和手术后的护理中保证其周围环境始终是优质的,医护人员施加到患者身体的动作务必轻柔,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刺激。其次,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护理。就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可采用多种心理学联合多元化治疗护理的模式,主要目的是转移患者对身体疼痛感的注意力。而患者家属则需要接受疼痛管理健康宣教,赢得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生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VAS得分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1天、2天、3天,三个阶段内VAS得分均有差异,整体来看,实验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数值有较大差异,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讨论

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的目标为“整体护理”,在对骨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将医护合作模式与常规疼痛护理相结合,在这一环节中,医生与护士的关系和地位是平等的,护理人员需对医生建立足夠信任,医护人员要始终将尊重护理人员,形成医、护双方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并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疼痛管理方案,将各自所在领域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药物镇痛等措施,使其可以享受更专业、更高质量的医护服务。参考已有的文献资料,有足够的数据显示,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对患者疼痛护理而言,是极为有效的,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护理方案,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根据调查数据,能够得出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的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的优势,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总而言之,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在骨科科室中进行应用,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能够有所缓解,还能减少并发症状,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俞凤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09):72.

[2]黄勇丽,应瑛.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5):887-889+904.

[3]吴佼佼,马红梅,廖春霞,贾玉玲,陈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04):38-42.

[4]于亚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全科护理,2016,14(03):266-268.

猜你喜欢

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应用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