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2-03-22黎丹陈桂兰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

黎丹 陈桂兰

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工作中选择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本院在2020/8-2021/8期间接收的80例长期卧床病患,结合随机法将其分成两小组,即: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模式,n=40例)与对照组(基础护理模式,n=40例),对比2组患者家属的临床满意度等。结果 通过整理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95.00%明显超过对照组75.00%,且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受到患儿及家属的重视与好评,这对患儿的临床康复是有积极作用,对此值得在一线护理工作中全面推广与落实。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护理;应用

引言:由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愈发专业与严格。儿科护理一般服务对象是年龄在0-14岁的儿童,此时患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并且,其认知能力在不断提升,所以在疾病治疗期间,则需要加强患儿的临床管理与服务。人性化护理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特点,它能够结合不同的护理主体,基于满足、理解、尊重等护理的前提下,对护理工作有了更严格地规定与要求。接下来我们筛选出80例相关患儿为研究对象。

一、研究资料及方法

(一)常规资料

筛选出本院在2020/8-2021/8期间接收的80例长期卧床病患,结合随机法将其分成两小组,即: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其中,观察组的男女之比是21:19;年龄在0.5-11岁之间,中间值是(4.27±1.25)岁;住院时间4-20d,中间值是(15.4±2.1)d。对照组的男女之比是23:17;年龄在0.3-13岁之间,中间值是(5.15±1.33)岁;住院时间5-22d,中间值是(143±1.9)d。对比2组的基线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以下研究存在对比性(P>0.05)。

(二)方法

对照组选择的是常规的传统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则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择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的操作要点包括:

①为患儿营造好的环境;考虑患儿心智不成熟等,所以一定要注意病房环境的整洁、有序,同时还需要定期通风,由此能够为其营造一个整洁、卫生、安静、舒适的就诊环境,方可最大化地增强患儿的情绪稳定性,促使其抵触心理逐渐减轻,并逐步减弱紧张心理[1]。

②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与交流。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其精神系统的发育速度有所减缓,并且由于对周围环境的不断接触与了解,其智力发展速度在大大提升。一般在与患儿互动期间,则需要面带微笑、语言动作要轻柔等,通过与患儿进行肢体接触等,进而逐步增强患儿的情感,促使其信任感大大提升,并进一步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与焦躁情绪[2]。

③增强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临床护理失误率。具体来说,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必须要遵循“三查七对”原则,而且还需要全面掌握药物配伍禁忌与要求,在配置药液的过程中一定要无菌操作。

④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对于儿科护理工作来说,其存在的纠纷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般是在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之间。对此,积极、有效地沟通是护患矛盾的一个关键要素。大部分患儿备受家长的关注,并且由于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为了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则需要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且保证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方可实现两者的互相理解,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帮助与支持[3]。

(三)指标分析

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儿及家属的临床满意度情况展开调查问卷分析,具体是根据本院自行编撰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效果评价标准,即: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四)数据处理

把以上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27.0軟件对其展开研究,然后计量指标给予t检验,然后通过(x±s)进行描述;计数指标给予x2检验,然后通过(n,%)给予描述。如果P<0.05,能够看出其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

二、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为40例,观察组,满意人数是23人,一般是15人,不满意2人,综合满意度95%,对照组,满意人数9人,一般21人,不满意1人,满意度为75%,通过,数据能够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是75.00%明显超过对照组95.00%,两组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

三、讨论

在本文的研究中,着重探讨的是儿科临床护理期间的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结合研究结果能够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是95.00%明显超过对照组75.00%,两组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这能够间接性地看出:大部分儿童患者及家属是非常注重人性化护理模式,且对其非常满意。考虑到儿童病患的心理特征比较独特,所以需要给予特殊关注与护理。人性化护理需要结合这一情况对其实施个性化地指导,确保患儿的临床护理与治疗能够更加顺利与高效。

关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期间的应用而言,其注重三个阶段:入院、住院与出院。因为在这三个阶段中,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是不一样的,对此,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模式也是不同的。对此,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能够逐渐地发现:人性化护理一般是站在人性关怀层面对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辅助性地引导与帮助,它能够最大化地满足患儿的疾病治疗期需要,而且还能够对家长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确保其能够与护理人员一起努力,由此能够加强儿童的日常生活管理,确保患儿的身体尽快康复。由此来看,在此次临床研究中,人性化护理备受广大患儿及家属的好评,它对于患儿的身体康复能够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临床广泛借鉴的护理策略,值得大范围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梦琪.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 2017, 4(022):183-184.

[2]王玲玲.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母婴世界 2020年19期, 187页, 2020.

[3]许媛.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 2020.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