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模式对其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22-03-22周霞
周霞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指导,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为围术期护理,对比治疗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11.3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于开展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可以提升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于临床。
关键词: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依从性
纵隔肿瘤多为良性,对于较小的纵隔肿瘤,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进行观察,然而多数患者主要考虑手术切除肿瘤。在腹腔镜手术下可优化治疗同时,有必要在围术期护理的协助下开展,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以此来保障手术治疗的整体疗效。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2组,对治疗和护理方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年龄区间35岁~76岁,中间值(52.17±5.01)岁,男女例数各计22例与20例。观察组年龄区间36岁~77岁,中间值(52.51±5.17)岁,男女例数各计21例与23例。客观比较上述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为围术期护理,首先要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进行总负责,对当下的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明确对每一位患者的护理目标,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掌握该疾病的护理方法。其次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成功案例,由此来鼓励患者建立对手术的信心,并能够安抚其焦虑的情绪。在手术后需要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同时要对有连接胸腔有油瓶的患者进行对症护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针对有需求的患者,可通过负压引流,同时要关注,有无呼吸困难,血肿压迫等问题,提醒患者尽早活动。最后还要关注患者有无排出气道分泌物、出血、肺不张的问题,及时汇报异常【1】。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如切口感染、出血和胆管损伤。随后,记录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11.3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4.09%(3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纵隔肿瘤作为常见的肿瘤疾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特别是在当下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保障手术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在护理过程中常规护理方案能够以患者疾病为中心,幫助患者进行情绪上的缓解,但是在整个维修期间仍然存在欠缺【2】。在围术期综合护理下,能够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讲解手术的形式以及疾病的产生预后等等,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相关活动。同时应当在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之后,加强对护理路径的分析。对护理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共同探讨更优的护理解决措施【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11.36%,且观察组依从性更高,与其他临床调研结果相似,提示在围术期护理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手术服务,也是当下护理水平得到进步,彰显人文关怀的新体现。
综上所述,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于开展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可以提升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谢娜雯,周秀燕,林明凤,颜清组,吴敏婷. 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改善[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6):709-711.
[2]王圣进,董云丽. 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睡眠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2008-2009.
[3]陈建芳.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01):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