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崇鸟礼俗研究
2022-03-22关昊
关昊
摘 要:考古资料表明红山文化存在大量的鸟纹遗迹,可见崇鸟是红山文化社会普遍流行的基本礼俗。其中,以鸟纹玉雕最为丰富,造型有圆雕和片雕之分,刻画风格或写实、或抽象。结合古文献记载,红山文化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优越的渔猎资源,加上“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的生存方式,是红山文化崇鸟礼俗产生的深层机制。对比新石器时代中国东部近海地区的崇鸟现象,红山文化社会中的崇鸟礼俗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体系也显得更为完备。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崇鸟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39
红山文化发现30年来,各地日渐丰富的考古资料表明,鸟是红山文化器物主要的表现题材之一。大量的崇鸟遗迹可证崇鸟是红山文化社会普遍流行的基本礼俗,在当时的社会宗教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究其产生与发展,应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形态密切相关。
1 红山文化崇鸟遗迹
目前在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的鸟纹玉雕,数量十分丰富。从造型角度观察,既有圆雕,也有片雕,刻画风格上或着重写实,或抽象神化。
红山文化鸟纹圆雕造像在辽宁阜新县胡头沟遗址(图1)①、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②、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③和朝阳牛河梁遗址④都曾发现过。
1973年,胡头沟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了3件鸟纹圆雕玉器,这是红山文化鸟纹玉器的首次被发现。这3件玉器均属于写实风格玉雕,其中有两件在发掘报告中被明确定为玉鸮,其造型特点均作正面展翅状,头顶有两个向上凸起的圓弧形立耳,圆眼尖喙,双翅展开,尾羽舒展,两爪并列作抓捕状。1981年,那斯台遗址采集到鸟纹圆雕玉器3件,原发掘报告中将其中2件定为玉鸮,其造型均呈展翅状,头顶有两个外凸的圆弧形耳,耳下浮雕圆眼,双翅展开,尾端平齐,用竖列凸线纹象征羽毛,两爪并列作攀附状。另外1件其造型特征与另2件玉鸮趋同,应为鸮形圆雕玉器半成品。
相同形制的鸟形玉雕还见于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第十六地点M2中。东山嘴遗址是一处红山文化晚期阶段的大型祭祀礼仪中心遗址,绿松石鸟形造像出土于遗址方形基址东外侧黑土层中,其造型与胡头沟遗址所出鸮形圆雕玉器相近。牛河梁第十六地点M2中的玉鸟位于墓主人右脚外侧,整体作展翅形,粗略刻画出圆首、尖喙及羽片。
这类圆雕鸟纹玉器风格写实,造型有明显的鸮类特征,出土范围覆盖大凌河流域,最北至西拉木伦河以北。各地所出的鸮形玉雕在形制上和技法上基本一致,可以证明不同聚落组织已开始具有“地缘组织”的性质。作为人与神之间进行沟通的通神工具,这种基本写实的风格“表达了一种不是更多外加的人为因素,而是靠玉的自然特性来达到人与神之间沟通的纯真而神圣的思想观念”⑤。
红山文化鸟纹圆雕作品中还有一类玦形玉器,其出土于那斯台遗址,此器整体造型作周身蜷曲,首尾相近,尖喙圆眼,翅尖向外凸出,尾端圆弧状内收,具有十分明显的鸟类特征。这种形态的玉器,并非孤品,在《玉典》中也曾有所著录。有学者曾据文献著录所见图像,参考考古实物,对这类玉雕的发展深化规律进行探讨,认为其原始形态是仅具浮雕圆眼,既无翅尖,也无尖喙;其后发展为有一个翅尖、无尖喙;最后发展为两个翅尖,首尾相近,尖喙醒目,尾端圆弧内收的形态⑥。
红山文化片雕鸟纹玉器均出土于牛河梁遗址,共有5件,其中3件出土于第二地点一号冢,分别为:1件玉凤首,出土于第二地点Z1M17,1件双鸮首片雕玉器,出土于第二地点一号冢M26;1件鸟兽合体片雕玉器,出土于第二地点一号冢M23。
玉凤首发现于M17墓口上部东侧(图2),原系墓内随葬物品,后由于墓葬遭到扰动流至墓口。这件鸟首形玉雕正面雕出钩状弯喙,头部中间有一“臣”字形眼睛,头顶有窄带状冠羽,较为写实地刻画出鸟禽类的头部特征。《发掘报告》中称此器为玉凤首,头顶有窄带状冠羽,延至头后部,显然这些特征已超出自然界鸟类的原型,是夸张神化的表现手法。
M26是第二地点一号冢两座中心墓葬之一,该墓随葬玉器4件,分别为双鸮首玉器、管状器、镯和坠饰。双鸮首玉器出土于墓主人腹部,横置,正面朝上,器体正面两端各雕一个似鸮的鸟首,上下对称,鸟首耳羽圆立,双颊丰润,圆睛勾喙。此器的造型特征和以鸮为原型的鸮形圆雕造像一样,都刻画出鸮类锋利尖锐的钩嘴和大而圆的眼睛。
M23随葬玉石器4件,有鸟兽纹玉器、钺形璧、镯和绿松石坠各1件。其中,鸟兽纹玉器发掘者称龙凤玉佩(图3)。出土时放置于墓主人腹部,器体正面采用减地阳纹与较粗的阴线,辅之以透雕的工艺手法雕出一鸟一兽的轮廓。造型特点是头部均刻画得较为细致,躯体部分则简化表现,鸟纹立置,圆目勾喙,啄体弯曲,啄端尖锐,顶冠和背部有羽毛的表现,躯体亦作外状卷,与兽体相对相接。龙凤玉佩中的凤着意突出头部,眼睛圆而凸起,显得敏锐有神,喙部弯曲而尖锐,线条刻画干净有力,应该来源于鹰或鸮等猛禽类。
十六地点上层积石冢中心大墓M4中出土有红山文化仅见的玉凤1件(图4),M4为十六地点出土玉器规模最高的一座墓葬,随葬玉器8件,包括玉凤、斜口筒形器、玉人、玉镯各1件,玉环、绿松石饰各2件,分置于墓主人的头、胸、腰腹部位。玉凤位于头骨下,正面的鸟作卧姿,回首,弯颈,高冠,圆睛,疣鼻,喙扁且长,前端钩曲,并与羽翅相接。飞羽和尾羽区域占身体绝大部分,羽翅作三分上扬,尾羽亦作三分下垂,羽根下有绒羽的表现,体态表达有层次感。
另外1件玉鸟见于牛河梁十六地点西侧墓葬区积石堆积底部,整体造型若展翅飞升的飞鸟,可以略约看出翅膀、尾羽和头部轮廓。
红山文化片雕鸟纹玉器还散见于各地发现的勾云纹玉器中,这类器物的造型风格较为抽象,最常见的表现题材是龙和鸟。在属于鸟题材的玉片状玉雕中,最常见的是鸟兽合体纹玉器。这类器体整体为长方形,四角雕出左右对称的弯勾,中间有旋绕状双孔眼及双卷勾,下端作齿牙状纹,最早被称为带齿动物面纹玉饰⑦。后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玉器表现的是鹰鸟,故称带爪鹰面羽形佩⑧。
除了玉雕,红山文化的鸟纹造像还见于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的泥塑神像,该遗址出土的泥塑造像包括人形塑像和动物形塑像两类。其中,动物形塑像有兽类和禽类两种,禽类形象发现有爪和翅,爪部出土于庙址的北壁附近,趾弯曲并拢,每趾三节,关节突出,趾尖锐利,从双爪可辨认出其具有猛禽的特征。泥塑禽翅的表现风格与牛河梁第十六地点中心大墓M4出土的大型鸟形玉器的翅膀大体雷同。据考,女神庙遗址是红山文化时期具有祖庙性质的崇祖中心,鸟形神像与祖神一同出现在庙址内,说明红山文化时期,鸟类神灵在当时的宗教系统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2 崇鸟礼俗的产生机制
上述考古材料表明,崇鸟是红山文化社会普遍流行的基本礼俗。《禹贡》曾载:“当禹之时,疏导九川,而作九州。”关于《禹贡》九州的性质,时下论者皆主张并非国家行政建置,而是一种人文地理区划。其中的冀州“厥土唯白壤”“岛夷皮服”。
关于冀州的地望,东汉郑玄注曰:“舜于旧九州外,分青州为营州,冀州为并州、幽州。至夏仍合为九,则《禹贡》冀州兼幽、并二州也。故《说文》以为北方州,字从北也。”根据这样的解释,则红山文化分布的燕北辽西一带属于古代的冀州地界。
关于“厥土唯白壤”中的“白壤”,古注无确解。苏秉琦先生的解释是红山文化集中分布的西辽河上游一带,地表腐殖土以下1米即为深不可测的白沙土,而红山文化大型石耜的存在意味着当时的土地已经实现较大面积的开垦。由于土地开垦过度导致地表腐殖土层破坏而白沙大面积泛起,远处望去,一片皆白,因称“白壤”⑨。关于“岛夷皮服”,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谓“岛夷”作“鸟夷”,此说法为东汉以后的歷代学者所认同。马融曰:“鸟夷,国。”郑玄曰:“鸟夷,东北之民,赋食鸟兽者。”清孙星衍疏曰:“‘赋’,作‘博’。”《汉书》卷28《地理志》“鸟夷皮服”条下,颜师古注曰:“此东北之夷,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也。”
综合上述,经文记载及各家注疏说法,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红山文化集中分布的燕北辽西一带,位于古冀州的东北地界,其北依燕山和大兴安岭夹角地带的浅山丘陵、南近渤海的地理区位,为当时这里的史前居民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渔猎资源。“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是红山文化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之外,又一基本生存手段和方式。因此被当时居住在中原一带的居民称为“鸟夷”。“鸟夷皮服”,或者“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既是红山文化崇鸟礼俗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机制,也是红山文化玉器流行鸟纹造型的根本原因。
3 崇鸟现象的文化渊源
崇鸟礼俗在中国史前社会也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渊源和极为深厚的社会基础。就辽河地区,距今7000年前的赵宝沟文化时期,崇鸟现象普遍存在。在赵宝沟、小山、南台地等地点的赵宝沟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有表面饰鸟为原型的灵物图案的陶尊,这种陶尊在当时具有礼仪重器的性质。在辽河下游的新乐下层文化遗存中,也曾出土制作精美的鸟纹木雕,发掘者推测其性质属于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用以标识身份地位的权杖⑩。
辽河以外地区,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存中也有崇鸟遗迹的发现。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曾出土有双鸟纹骨匕、鸟形象牙匕形器和双鸟纹蝶形器k。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距今约5000年,在作为礼器的大口陶尊上发现有鸟形刻画符号,有的还涂成朱红色,具有十分明显的宗教礼仪色彩l。淮河流域的凌家滩文化安徽含山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鹰形玉器,两侧双翅部呈猪首形状,腹部阴刻同心双圈纹,内刻八角星圆圈纹m。此器的整体构图和表现内涵与同期红山文化遗存出土的鸟兽纹玉器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类同因素。在年代稍晚的良渚文化遗存及各类玉器中也普遍存在鸟纹n。
如此看来,崇鸟礼俗乃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普遍流行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而红山文化社会中的崇鸟礼俗似乎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体系也显得更为完备。
注释
①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6):1-5.
②董文义,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J].考古,1987(6):507-518.
③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4(11):1-11.
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⑤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J].文物,1997(8):20-26.
⑥吕军.红山文化玉器研究[M]//吉林大学考古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55.
⑦邓淑萍.带齿动物面纹玉饰[J].故宫文物月刊,1993(119):[页码不详].
⑧黄翠梅.红山文化“带爪鹰面羽形佩”[C]//杨伯达,郭大顺,雷广臻.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⑨苏秉琦.与赤峰史学工作者的谈话[M]//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⑩于崇源.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5(2):209-222.
k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l何德亮.莒县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J].考古学报,1991(2):167-206;任日新.山东诸城前寨遗址调查[J].文物,1974(1):7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m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玉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n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福泉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sdjzdx2022032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