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使的救赎

2022-03-22程子燕

金沙江文艺 2022年3期
关键词:女儿妈妈孩子

怀孕期间,偶然看到朱尔小朋友写的一首题为《挑妈妈》的诗: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妈/看见了你/觉得你特别好/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此时,我感觉到了幸运,有一个天使不嫌我的平庸与无能,选中了我。

2020年2月,我的女儿出生了。四十岁的我,为了生这个孩子,确实做了很大牺牲。也许是跟二胎风,也许是羡慕儿女双全的人家,我执着的要怀第二个孩子。尽管遭遇了两次胎停的困境,我依然执拗地继续怀第三次。孩子怀上后,因排异的问题,头三个月每天都得吃大把的药稳定身体状况,每周还要到医院抽三管血化验。加之凝血功能的问题,我每天都要往肚皮上打针直至五个半月。每天打针时,我捏着自己的肚皮,用颤抖的手拿着注射器,看着那两厘米长的针头,我至少要用两分钟的时间来反复给自己鼓气才能扎下。当然,比起孕后期的失眠,各种疼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好,这个费我九牛二虎之力生下的小精灵,在冰冷的手术室里,用她响亮的第一声啼哭告诉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怀孕之前,家人和周围的朋友都劝我要认真考虑,毕竟都四十了,照顾孩子肯定精力不济。而且今后孩子的抚养是个大问题,我退休之时二孩还未成年呢。孩子刚降生时,我一直忐忑不安,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觉得自己的执着或许是人到中年最明智的选择。

我的家就在学校里,大儿子又在学校里念初中,不用接送,我每天的路线就是家——办公室——家。有时工作繁忙起来,一星期都不出学校大门。单一的行动轨迹,反复做的同一件事,高频率的工作节奏,使得年轻时的激情消磨殆尽。朋友约出去游玩,没时间;朋友约出去吃饭,没时间;朋友约出去保养,没时间;朋友约出去运动,没精力。真是从没想过女儿出生后,我的时间居然多了起来。想到孩子要多到外面走走才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下班后,再累也会带着她到外面玩;想到将来女儿开家长会时不被误会是奶奶,立马注重各种美容养生了;想到女儿十八岁时我快六十,惊得我每天早上都跟着学生跑步。突然间发觉,很多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现在都有时间了。

以女儿的名义,我整个人都变得鲜活,又重新激情满满。没有晚自习的下午,我都要带女儿去操场上玩耍,陪她荡秋千,捡树叶,踩蚂蚁,擦操场的护栏,或是站在球场边呆呆地看着运动的人们。我们俩耐心的把小叶榕上掉落的果子捡到一块,然后用树枝一颗一颗串起来,整齐地摆在橡皮树的叶子上,美其名曰一盘是糖葫芦,一盘是烤肉串。她一岁半时会说话了,我就静静地坐在秋千上听她用童言童语描述这平凡的世界,百听不厌。跟随她的目光,我看到头顶的天空那么蓝,校园里的花开得多么灿烂。花园的池子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我甚至动了找个网兜来抓鱼的想法。现在想来,这些都是二十多年没做过的事情了,女儿竟带着我重温了一遍童年,那个永远都回不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没有女儿前,下班后我从不急着回家,感觉在哪里都一样。办公室里同事都走完了,静悄悄的。回到家里,家里也是静悄悄的。除了进门时和妈妈、婆婆的一声问候便没了其他的交流,吃完饭大家都是各玩各的手机,各看各的电视。记得妈妈有一次指责我:“你们每天回来一句话都不说,吃完饭就钻进房间里,家里声音都没有一点,这个家像什么家,就像个庙,大家都是泥塑的菩萨。”我也很无耐啊,聊点啥呢,和他们没共同语言了。现在下班回家,先问妈妈女儿在家的情况。妈妈一边怒骂一边事无巨细的汇报着女儿几时喝的奶,有没有便便了,爬了多少次沙发,哭了几场,弄脏了几件衣服,捣了几次乱。这时我就赶紧放低姿态安慰她、赞扬她,说着感激的话嘴角洋溢着笑,心想着记忆力退化的妈妈居然会记得这么多,我的女儿还是她的一剂良药。大家饭后的活动场地也不再是各自的卧室,全家人就坐在客厅里,看着女儿从这头跑到那头,从那头爬到这头,大家的眼神随着她转过来又转过去,眼睛都笑眯了。有时她会突然跑去按一下饮水机的龙头,这个危险的动作必然引起妈妈的急吼、我的大叫、丈夫的慌乱上前阻止。明知是对牛弹琴,但我们都会不厌其烦的给她讲道理。看着她的玩具从沙发摆到茶几上,再摆到阳台的软垫上,看着她撕得一地的抽纸还口齿不清的和她爸爸理论,看着妈妈和婆婆的笑骂,我突然明白了那句话——“孩子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过去的十年,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都没有这两年多,家人之间的谈话次数也一样。感谢女儿的到来,她让这个曾经的“庙”变成了热闹的游乐场。

女儿制造的一切鸡飞狗跳之事变成了我们生活的调剂品,我无暇回想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更没时间对镜沉思、顾影自怜。我的思绪只随着女儿的上蹿下跳起起落落,犹如坐过山车般刺激。除了工作,我剩余的时间都花在了她的身上,希望她天天开心,她也回应着我的付出。从第一声“妈妈”,到现在我给她准备吃食、给她穿衣服、给她洗澡、给她讲故事时,她会突然伸出胖乎乎的小短手比个爱心,用她那星星般的眼睛深情地盯着我,奶声奶气地说:“妈妈,爱你哟!”每次我听到这句话都会热泪盈眶。曾经,父母为我无私的付出一切,我现在深深的体会到了。女儿用纯真的话阐述着她的感激,我的付出,我的被需要。女儿的肯定让我变得自信,原来我在这个世界上那么重要。

周围有很多人都佩服我,说我虽然生了二胎,但工作依旧干得出色,家管得井井有条,人变得更有魅力了。我答到:“不是‘虽然……但是……’,是‘因为……所以……’,我的女儿让我重燃了生活的热情,让我有了一路向前奔跑的力量。”他们不解地问:“很多人说起二胎,不都是一地鸡毛,满腹辛酸吗?你怎会如此不同?”我微微一笑:“不是我不同,所有的二胎妈妈都是一样,一地鸡毛和满腹辛酸肯定有,但你不生二胎这些艰辛就没有吗?再说了,你好好观察一下周围的二胎妈妈,嘴上虽然抱怨着孩子有多调皮,自己有多辛苦,但嘴角上扬的角度早已暴露了她们的真实想法。上天觉得我们女人可怜,所以就安排一个天使来拯救我们,如果一个不够,就两个,现在国家放开三胎了,还可以接着考虑。总之这些小天使会是你享受天伦之乐,战胜世间烦恼的精神依托。”

毫不夸张地说,女儿曾经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过。那一次,因为家庭琐事和老公吵了一架,越想越气的我开着车就朝江边大桥奔去,想着我定要从那大桥一跃而下,如同小说里写的那般超脱。刚到一半路程,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女儿肚子饿了一直哭。我仿佛看到女儿圆溜溜的小脸上挂着泪珠,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嘴里还喊着妈妈。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我居然不负责任的忘记了那个无限依赖我的小生命。等我回到家的时候,女儿已经哭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痕,小嘴巴还吸得吧唧吧唧响。我轻轻地摸摸她的头发,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她,不想再错过分秒。

人生过半,工作激情不在,家庭关系变得平淡,婚姻关系变得冷淡,生活宛如一潭死水。女儿的出生就像一颗星星坠入了这潭水中,激起无数涟漪,水波映着霞光变得五彩斑斓。我生下女儿,赋予她生命,她何尝不是救赎了我这个倦怠、固化、厌世的中年女人,赋予了我新生。

作者简介:程子燕,1981年7月生于云南元谋,高中英语教师。热爱文学,2021年开始尝试写作,曾在《元谋文艺》发表文章。

责任编辑:郭秀玲

sdjzdx202203231050

猜你喜欢

女儿妈妈孩子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