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走”竟然不是走路
2022-03-22富丽
富丽
杜甫的《石壕吏》中有这样一句话:“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如果把其中的“走”理解成走路,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走”如果不是走路,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得从它最初的字形和意义说起了。
“走”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摆动双臂、迈开大步奔跑的样子。金文字形在其下增加了一只脚,有的字形还增加了表示行走、道路等意思的“彳”。
“走”最初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跑”。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可见,从行进速度来看,“步”“趋”“走”一个比一个快:“步”是慢慢地走;“趋”是快步走;“疾趋”即“走”,则是跑。
“走”表示跑的意思在古代很常用。《荀子·尧问》:“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意思是说,君子力大如牛,但不会跟牛比力气的大小;君子跑得像马一样快,但不会跟马去赛跑。《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是说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去了。《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逐走”相当于赛跑的意思。除此之外,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飞禽走兽”“走马观花”等词语中,实际上也保留了“走”的最初意思。
“走”有时特指“逃跑”。《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意思是打了败仗的士兵丢弃了铠甲,拖着兵器逃跑。而本文开头提到的“老翁逾墙走”,则是老翁翻墙逃跑的意思。
“走”在“跑”的基础上发展出“奔向、趋向”的意思。比如《孟子·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老百姓归向于仁爱,就好比水往低处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再如《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打鱼的人奔向水边,伐木的人奔向山林。
因为跑、奔向等都带有移动、离开原地之类的含义,所以“走”后来又发展出“离开”“物体移动”“通过”“偏离原样”“亲友之间来往”以及委婉地表示人死等诸多意思和用法。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走”表示现在常用的“行走、步行”等意思是较晚出现的用法。据考证,唐代以后,奔跑的意思主要由“跑”来承担,“走”的主要意思则逐渐由“跑”变为“行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文当中,“走”有一些特别的用法。比如东汉张衡《西京赋》:“上无逸飞,下无遗走。”“走”在这里泛指兽类。整句话的大意是,天上没有漏网的鸟,地上没有漏掉的野兽。再如《墨子·备蛾傅》:“以车两走,轴间广大。”“走”在这里指车轮。整句话的大意是,配备两个车轮,让两轮轴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走”表示兽类也好,表示车轮也罢,都是从它表示奔跑、移动的含义中发展出来的用法。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起首一句写道:“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走”本来的意思是像牛马一样跑前跑后服侍主人的仆从,进而也就泛指供驱使奔走的人,古代用作自谦之辞。后来,单独一个“走”字也可以用作谦词,相当于自稱“仆人”。东汉张衡《东京赋》中“走虽不敏”,就是我虽然不够机敏的意思。北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中“西事之责,在公与走”,也是同样的用法。
“走”还作为部首使用。包含“走”的字,在意思上大多跟行走有关,比如表示行走动作的“赴、趋、起、超”,以及表示行走状态的“趔、趄”等。
sdjzdx2022032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