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育 博悟赋能
2022-03-22王欢李娟
王欢 李娟
世界关注教育变革,教育推动世界变革。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家庭、学校、社会融合育人正面临世界无限、变革无限的局面,各种办学要素广泛连接、交汇聚能,让我们对教育新样态给予学生成长的无限可能充满期待。
家校社共育是当今时代的教育共识。然而,大家对于共育方向、内涵、结构、载体、路径、机制、场域等问题的认识尚未统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应如何协同发挥各自独特的育人作用。进一步讲,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在整体的教育活动中培育“整体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应成为多方共育的变革突破点。
我们认为,教育即成长。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成”的力量、尊重学生“长”的过程。我们把“成长”视为教育的本质,其内在指向就是为成长提供可能。由此,我们要努力突破各种育人要素的时间、空间、成长、人际、专业领域等边界,特别是家庭、学校、社会要按照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形成新的能力单元,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发生聚变,让种子生长迸发巨大能量,为生命成长创拓无限可能。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边界必须深层突破。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展所长而言,多方共育的着力点似乎在于“集优扬长”。但问题的另一面是短板不补、优势不显。由此,基于家校社共生共长、共成共享的视角,家庭教育中的单维结构需要改变,基础教育中的功利倾向需要改变,社会教育中的拼合样式需要改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在三方协同共育中,各方应各有所重、多点汇聚。
(一)社会教育要基于泛在、连接、共性等特点,重在打开学生成长所需之“博”
特定的社会教育资源是面向区域内所有学生的,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连接形成千丝万缕的育人关系。与此同时,社会教育的泛在性决定其主要在一定层面上提供基本共性化的教育内容。这反而有利于社会教育最高效率、最大程度地打开学生的认知时空和行动场域,实现学生成长所需的广阔天地。在博物馆,孩子们能够“明史修己、积善成德”;在纪念馆,孩子们能够“继学往圣、传书万方”;在天文馆,孩子们能够“梦幻星空、创想未来”;在规划馆,孩子们能够“放眼寰宇、宏览天地”……目前,尽管各种社会资源之间还缺乏系统整合,甚至在孩子们看来仍有教育拼合的痕迹,但每一名学生在社会场域中获得的成长资源都是广博的。
(二)家庭教育要基于浸濡、深潜、个性等特点,重在引发学生成长所由之“悟”
弥合社会教育资源间隙最好的地方是家庭。家庭教育具有让孩子沉浸其中、耳濡目染的深层性、潜在性特点,而且能够无缝衔接个体性的需求。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优势是能够挖潜学生的社会性学习体验,在深思深悟中使各种成长经验连片成面。这一前提是家庭教育要突破单维结构,从封闭式的亲子管教走向开放性的亲缘共享,在携手学校、面向社会中实现家庭教育的时空重构。当前,由于不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主要局限于外在形式的开放日、作业展览等,较少触及深层结构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活动,导致家校协同工作连续性不强、管理制度性缺失。全面开展的家校社共育工作,应是一种多层面、多渠道、多时态的连续性、制度性合作。家校社共育实践中的结构欠缺,导致许多家长无法真正理解与内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衡量教育成果往往局限于过去自己赖以成功的应试教育思维,家庭教育中习惯直接消费社会教育或简单延伸学校教育,反复做一些知识性的学习辅导。为了让孩子在成长中悟得更多、悟得更深,我们要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结构,通過多方共为、资源共享,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千百个“家长”,让每一个家长都有千百个“孩子”。
(三)学校教育要基于系统、贯通、合作等特点,重在融合学生成长所赋之“能”
现今的家校社共育基本上由学校主导,主要是让家庭与社会资源参与到学校教育中。而学校教育助力家庭建设、社会发展,在家庭中提升亲子关系,在社会上传扬家风家教,是家庭渴求、社会需要却还没有得到有效回应的。特别是单向度的家校关系与校社关系导致家长的角色孤立,他们没有真正成为多方共育的创益者和获益者。由此,本应是学校教育特点与优势所在的系统性、贯通性与合作性都没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反而由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不同的教育理解,引起一系列价值判断分歧,进一步分化多方共育的目标指向与路径选择,阻碍了超越功利的教育合力形成。因此,学校应重在融合各种育人力量为学生成长赋能,让学生在家校社共育的丰富场景中持续形成未来社会所需的综合发展能力。
社会教育关注成长时空之“博”,家庭教育重视成长意义之“悟”,“博”与“悟”进一步在学校教育中聚变为成长主体之“能”。由此,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稳固的育人三角结构,内在支撑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在家校社共育中,学校理念、课程、教学、评价、资源的固有边界都要打开,让各种要素整体聚合于成长综合指导,重点是提升学生的无限性思维、成长型思维及综合运用知识并在真实场景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这种新的育人特质称为“学习泛联化”。学习泛联化的实质是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使各种教育要素形成泛在关联、实现整体育人。在此过程中,我们特别聚焦道德品质、深度理解、综合运用、合作意识和新场景转化应用这五个学生成长赋能点,不仅提倡“学以致用”、更积极落实“学以致慧”,不仅关注“有教无类”、更努力追求“有创无类”,在“德智体美劳”融合互育中凸显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寻找问题、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收获成长。在此过程中,学生因思维有品质而专注,因表达有创意而绽放。综合学习已经成为学生成长中重要的“场”与“态”。
(一)社会有呼唤、家庭有需求、学校有创意,积极推动综合学习项目点建设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几个孩子敲开我办公室的门。“王校长,我们想聘您做我们公司的指导教师。”这是孩子们在参与“创·智汇”项目学习。他们组建了一家绿色科技公司,要研发一种节水装置。这种学习项目,孩子们可以在学校任意聘一位教师做导师。我荣幸地被孩子们选择,当即就欣然应聘,还为公司录制了产品宣传视频。一晃两周过去了,孩子们又来到我的办公室。“王校长,咱们的公司破产了。”“我们前期调研没做好,市场上已经有同类产品了,作为CEO,我负主要责任。”“不过,我们不会放弃的,一定会拿出创新产品的。”听着孩子们的话,我一方面感叹评审组,我的老师们,并没有因为我是校长参与其中而给公司留情面,发现高相似度作品第一时间把我们淘汰;另一方面,我在孩子们绝不服输的眼神中,相信他们再战必胜的力量。“创·智汇”是由学校主导、家校社携手推进的一个综合学习项目,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接触中发现真实问题,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创制“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自造品”,整体培养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创·智汇”学习项目点的创构与建设,源于我们对家校社共育的理解。我们相信,在广阔成长时空中让学生有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教育必将在回应时代呼唤中大有作为。以“创·智汇”的“老人跌倒报警器”项目为例,孩子们创制的产品不仅实现了家庭层面老人所带的报警器与家人信息设备之间的基础性泛联,而且实现了学校层面不同班级学生之间凝心聚力、创智聚慧的发展性泛联。尤为重要的是,孩子们立足于社会层面“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的现实关怀,在产品设计制作中融入了深深的人文关切,切实将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贯通起来,从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泛联。
类似的“创·智汇”产品还有很多,如蜗牛智能物流机器人——自造一台能够为每个班级运输午饭的智能运输设备,“小智”&“小爱”智能语音机器人——自造一个能帮助孩子从互联网获取知识并过滤垃圾信息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发音地球仪——自造一个会讲话、助学习的“智能发音地球仪”,爱眼宝——自造一款手持或桌用的能够提示小伙伴们预防近视的电子产品,自动翻书机器人——为行动不便者创制一个带有传感器的图书翻页机器人等。在“创·智汇”实践中,孩子们从健康益生、居家创意、校园生活、城市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研发产品。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每一个产品的诞生,都彰显出科学与爱心的相遇、个体与他者的连通。在这个广泛参与的综合学习项目中,孩子们因观点不同而争过、吵过,最终学会了怎样说服别人、怎样聆听对方,明白了艰巨的任务要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懂得了在团队中要勇于担当。最重要的是,在全力以赴展现自我的同时,孩子们学会了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一个孩子在作文中挥笔写下:“我们虽然小,但是我们的世界却可以很大!”
(二)社会有承载、家庭有参与、学校有构建,积极推动综合学习课程群打造
基于综合学习项目点建设,我们进一步打造围绕成长赋能点的综合学习课程群,特别是让学生在博悟学习、品源至慧、健康工程、审美素养、探客创造等一系列综合课程学习中建立起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个人体验的联系,推动学生在内驱力、生长力、学习力的步步形成、层层递增中真正实现课程无界、成长无限。以“博悟学习”为例,我们着眼家校社共育的结构性变化,开发一套课程,着力呈现民族性、系统性、开放性与综合性的特点,从文化传承角度表达中国未来学校教育的改革探索。
我们以博物馆中的文物为例。文物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状态、文化发展及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的贡献。于是按体系,15个由各学科教师组成的研发共同体,集合了近300名教师志愿者开始研发。老师们数不清走访了多少名专家,数不清翻阅了多少书籍,数不清多少天到深夜才离开学校。由此,在博物馆进行双师学习的《漫步国博》教材出版。学生用书8册,教师用书4册,34个单元,全新形式开展学习。在学校由各学科老师以改革的方式任教的《博悟之旅》教材出版。学生用书15册,教师用书5册,48个学习单也结集出版。《博悟亲子研学》教材出版3册,30个单元。三维、高清、音频、视频俱佳的数字博物平台上线……
家校社融合、多学科联动、全资源共享的搏悟課程,让孩子们面对每一件文物都学会多角度思考、多层面理解,不断涌起对祖先聪明才智的敬畏与尊重,持续生发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体悟与践行。由学校主导的家庭参与、馆校结合的系列博物馆课程还弥补了国际上博物馆学习只由博物馆开发的缺憾,也成为我们进行国际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一次,某国一所学校的学生上过课后激动地说:“我们上了一节奢侈的课。”啊!原来他们沉醉于5000年的文化熏陶中。这套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这项改革被评为国家课程改革一等奖。
(三)社会有引导、家庭有合作、学校有践行,积极推动综合学习行动轴确立
在综合学习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同时探索确立学生综合学习行动的坐标轴——“博悟赋能”,致力于以“博”打开成长的无限可能,由“悟”积聚发展的持久动能,为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多向赋能。具体讲,“博”基于教育主题、结构、要素、路径及场域的延展性,让学生在多看、多听、多体验的广域时空学习中最大程度地汲取成长的养分;“悟”基于成长逻辑、规律、内涵、价值及信仰的层递性,让学生在深思、深研、深探究的高阶思维培养中最大程度地生发成长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博悟”是输入和转化,“赋能”是输出和呈现。我们追求的“赋能”就是在创构世界的教育实践中让持久的发展动能外显为无限的成长可能,层层推动学生实现个体生命意义的觉醒、群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和人类生命道德的完满。
“博悟赋能”的行动轴在史家“服务学习”活动中不断明确,创新推动的家校社共育“服务学习”实践体系同时不断形成。在“服务学习”中,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他人,力所能及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在“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亲子坏情绪,Go Away!”“以爱传家,回家做饭”“家书守护行动”等一系列亲子服务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共同关注家庭中的现实问题,如家人之间反而更难控制情绪、家人之间缺乏高质量的陪伴、家人之间很少能凑在一起做一顿饭、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家庭文化正能量越来越被忽视等。为此,孩子们清晰地勾勒出心中的好家庭模样,并初步探索构建了“中国好家庭标准”——用心陪伴、平和交流、价值滋养。随着史家“服务学习”活动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孩子提出的好家庭标准所承载的质感和温度,越来越多的家庭由此尊崇并践行基于史家标准的家庭新风尚。“服务学习”中的问题往往由班级中的一个孩子首先提议,本班或跨班、跨年级、跨校区的多个孩子及其家庭共同组织并面向社会推进。多方聚力,博悟赋能。学生和家长还通过活动提出“史家好家长标准”:讲职责、少指责;应到位、少越位;倡等待、少替代;多动脑、少动恼;常对话、少对抗。简单的关键词,蕴含着家庭教育的精髓,逐渐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不停学”期间,孩子们在战“疫”行动中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在“服务学习”中开展“一路有光、温暖相伴”“战旗在我心,传播在我行”“让冷门文化景点‘燃’起来”等一系列项目活动,活动中携手家人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用小小臂膀撑起一片同心战“疫”的蓝天晴空,彰显了“心有温度、行有智慧”“勤于学习、乐于创新”“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史家学生成长品质,践行了由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成长担当。
五年来,我们从溯源、传承、挖潜、创新、展拓五个层面递升式贯连“服务学习”的价值主脉,已经推进开展家道溯源、家范传承、家教挖潜、家学创新、家风展拓五个层级类型的百余项“服务学习”活动。一系列优秀项目进入了“益路同行”平台,获得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优秀公益创新团队”奖,项目组核心成员获得了“小公益创想家”奖。在“服务学习”中,老师们畅言:“心暖胜于体暖,爱能抵挡一切寒冷。”家长们直呼:“这真是一次陪伴孩子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全社会点赞:“从实际行动出发献爱心,被史家的方案感动和震撼!”孩子们学习样态更加生动、成长方式更加主动,在“博”与“悟”的活动过程中持续生发出“有家内心暖、有国格局大”的成长情怀。小脑瓜、大智慧,小肩膀、大力量。孩子们在“服务学习”中体验着成长的无限可能,并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把温暖带给越来越多的人!
学生综合学习项目点、课程群、行动轴的形成过程,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进程。社会维度从呼唤到承载、再到引导,家庭维度从需求到参与、再到合作,学校维度从创意到构建、再到践行,“博”在其中、“悟”在其中、“能”在其中,“博悟赋能”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中。
当今之时,教育面临全方位改变,各种要素相互包容、交汇、渗透的特点更为突出,未来学校不会是教育孤岛,而会是以打开、连接、融合、协作、创造为核心词的教育新样态呈现。在未来学校建设中,我们以“博”为“漫教育”的生发机制,以“悟”为“引力场”的生成机制,让史家“漫教育”真正形成一个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力场”,无时不有、无往不至、无处不显地推动孩子们在综合学习中博悟赋能。也就是说,我们将综合学习实践聚力升级为育人样态打造,让课程不止于课堂、学习不止于教室,将学生生命成长内蕴于真实的“博悟”时空中。在未来学校创构中,我们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家校社共育让“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同心圆越来越大,成为育人新样态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与实践构成。
(一)“博”而弥漫,学校“漫教育”生发,“家庭—学校—社会”量子纠缠态无时不有
在家校社共育中,我们追求一种“漫教育”的状态。“漫”,即弥漫,所有教育要素多向弥漫,最大程度地泛联真实的成长资源,使学生这颗种子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例如,我们着力推动孩子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学习中博悟赋能。我们在以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主体的“两级三层”无边界课程框架基础上,迅速推进了横向弥漫的和谐课程1.0、纵向弥漫的成长课程2.0、环向弥漫的发展课程3.0、自向弥漫的融合课程4.0,让学生在多向弥漫的疫期学习体验中实现了开学延期、成长如期。作为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史家“漫教育”课堂中,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育人要素呈现出一种量子纠缠态,互相影响、彼此牵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跨学科教材连接着每师每生,全学科阅读打通了每班每课。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生成史家无边界课程图谱,进一步探索基于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史家“漫教育”样态,深入推动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在融合之中的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持续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具身学习、泛在学习、个性学习、共同学习。
(二)“悟”而牵引,成长“引力场”生成,“家庭→家校→家国”成长引力波无所不至
在多向打开的家校社共育时空中,我们努力让所有教育因子像空气一样充盈在学习行为与成长意义的引力场中,形成泛在连接,并着力突破学生成长中的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显在效应与潜在效应的传统界限,引力波呈涟漪状层层向外辐射传播,学生的学习时光弥漫引人入胜的生命成长气息。例如,我们在“妈妈读书会”中强调“母传德”,在“爸爸运动队”中倡导“父传责”,在家长“星期六课程”中追求“共学共成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中,“妈妈读书会”号召孩子们制订一个阅读计划,一起选择一组书单,确定一个共同读书的时间,选择一个适合亲子交流的方式和家长一起阅读并撰写读书日志。孩子们和家长们在传统文化阅读中联想起时代英雄,用彩笔画出义无反顾的白衣战士、赶赴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千千万万的“最美逆行者”;用诗句表达“战疫有我”,用视频摄下“武汉加油”,用浓墨写就“中国必胜”!在家校社多方陪伴下,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居家学习生活中不断增添生命的绚丽、成长的温暖,满蕴社会关切、饱含家国情怀,让家庭、家校、家国的成长引力场不断延展。
(三)“能”而赋新,教育“共同体”生长,“个人·家人·国人”育人新样态无处不显
人的价值,内蕴着成长的意义,决定了教育的追求。家校社共育的内在重要指向是让学生自主成长,不再是被动的等待者、被引导者,而是教育的发现者、参与者、行动者、带动者。例如,我们倡导孩子们在共同战“疫”中心怀“国人”、情系“家人”、身修“个人”,以成长行动将“人”字写得高大、稳固、挺拔!特别是在每天19:30准时进行的“班级社区”分享交流空间,不同年级相同班号的孩子们跨越年级边界进行线上交流。在“班级社区”体验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孩子们时刻处在一个信息载量大、交流频率高、情感沟通强的“漫教育”成长引力场中。在“班级社区”中聊学习、论时事、谈家国、抗疫情,孩子们互相激发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成长跨越了时空界限。同时,每个班级社区都有各学科教师团队进驻,对孩子们的学习感受进行实时反馈与在线评价。在每天的班级社区交流中,学生以书面交流、口头陈述、图文制作、动手操作、才藝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呈现,老师们看到的是学生思维习惯、思维技能、思维品质在“博”与“悟”的赋“能”时空中不断得到新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美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在多方共育支持体系构建中,我们还努力推动家校社共育的专业化进程,成立了实施共同治理的学校、年级、班级家委会,组建了家长课程资源专家库,创办了教师家长“和谐课堂”,同步了关爱特需儿童家庭的个案辅导与家长沙龙,聘请了家长及科研单位、资源单位、专业团体、高等院校的专家为“学生成长导师”。特别是我们秉持“把小学办成家长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大学”的理念,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了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从“散是满天星”到“聚是一把火”,我们将始终致力于在家校社共育的“漫教育”引力场创构发展中点亮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之光!
(责任编辑:母聃)
28155017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