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用语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2022-03-22邵玉香
邵玉香
近几年来网络文字已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上和年轻人嘴巴里蔓延开来。对待这种现象现在也有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认为这些网络文字使语言更加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也能表现出年轻人的独特个性,应该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反对者认为这些网络文字差不多就是一种“黑话”,滥用网络文字势必造成语言文字应用的混乱,应该坚决地予以禁止。其实网络文字也不妨看做是与“女国音”“行业语”等类似的一种社会方言。一方面可以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至少先不要限制少数人在网络上使用,但在社会上和媒体上就不应提倡用这样的词语。另一方面是在学校教学中仍需要鼓励青少年学好规范的汉语,媒体宣传上也还是引导作者和读者使用规范的汉语。事实上物极必反,由于这种网络文字中毕竟有一些是不符合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当全社会大多数人最终都不接受或不愿意用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时,这种网络文字也很可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东西。
一、网络语兴起的原因
1.社会原因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发展与社会密切相关,人类产生以前没有语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网络语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指出:“过去习惯上把语言看成是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的常数,现在的新观点认为必须把语言看成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应语言长期的演变,也反应了语言之外的社会发展对语言的影响。”语言和社会相关,网络语的产生是网络化社会的必然。
2.网络语自身的特性
网络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本身就具有独特之处,它是网络的产物,网络是促进其快速传播的途径,它本身能够被广泛传播还因为它具有灵活性,经济型,趣味性等特点,人们喜欢使用它。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1.灵活性
索绪尔认为:“新词语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与新的概念或者全新的概念,或者意义相组合的语言运用中具有稳定性和复杂性的语言单位。”这种新的概念的体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赋予能指新的所指,二是用新的能指代替原来的所指。索绪尔认为语言都有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语言的语音形式即声音形象,所指指的是语言反映的事物形象。能指和所指不是必然的,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网络语具有灵活性,它扩大了词义,以词义引申的方式赋予了语言新的能指,并且这种能指是大家都能认同的。比如:“盘它”,这里的盘本来是文玩圈的玩法,但是经过网民的广泛传播后,它所代表的意思完全不仅限于此,本身的意思就扩大化了,不进适用于各种东西,而且自身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打架可以说盘他。
2.趣味性
网络语不仅具有词语本身的理性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附加意义,这些附加意义体现了一种群体特征,风格轻松活泼。“我酸了”是来柠檬的一个网络语,也可以说成“我柠檬了”,在这里柠檬就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水果,它代表了柠檬的属性“酸”,也体现出人们的情感态度,表达一种自嘲式的对他人从外貌到内在的、物质生活到情感的多重羡慕。酸和柠檬具有的附加色彩使它广受欢迎,非常适合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经济性
网络缩略语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典型表现,结构的重复使用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马丁认为经济性原则是解决语言发展和人们记忆有限性的根本解决方法。X千万条,Y第一条、宝藏××这样的网络语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人们可以往其中添加任何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类似的情感,而不需要再造其他的句子,这明显是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三、网络用语的弊端
网络用语的流行导致了一些语言怪相层出不穷。
1.“汉外混用”现象
什么 “Office一族”、“生活Tools”,这种词语“杂交”的现象是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对于保持汉语的纯洁和健康也显然弊大于利。
2.“網络文字”现象
比如“我”叫“偶”,“很”叫“粉”,“看不懂”叫“晕”,“提意见”叫“扔砖头”,“东西”叫“东东”,“睡觉”叫“水饺”,“再见”叫“88”或“3166”,还有如“OIC”表示“Isee(我知道了)”,“3X”表示“thanks(谢谢)”,甚至用标点符号“:)”来表示“高兴”等。
3.“时尚词语”现象
上面说的“汉外混用”和“网络文字”也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一种“时尚”,但都还只是在一小部分人群中使用。而一般社会用语中也存在不少新出现的不合常规的词语。这些新词语跟一般的“新词”、“新义”不同:其中一种是“重复造词”,即原来有特定的词语却又造一个新的词。
4.再一种是“简缩造词”
近年来简缩造词也似乎用得有点过头了。比如“人造皮革”有人简称为“人革”,“第一批大学本科录取”简称为“一本”,“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春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为“入世”,“太平洋保险公司”简称为“太保”,“麻辣小龙虾”简称为“麻小”,“前场任意球”简称为“前任”等。其中有些就类似于一段相声讽刺的“自贡杀虫剂厂”简称为“自杀”,“上海吊车厂”简称为“上吊”,让人听了不知所以。
四、网络语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从以上网络用语的选择也可以看出国家对网络语规范的重视,同样广受欢迎的“你怎么这个亚子”“与女无瓜”“康康”这样的词语没有选择,因为它们不符合规范,不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所以没有进行选择。语言的规范化体现了语言的与时俱进,对语言的新成分,要进行规范,规范需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符合语法规则,二是广泛使用,有的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虽然不符合语言的规范,但是是大众所认可的,也要予以承认。而那些既不符合规范又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现象则需要进行剔除,以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网络语有利有弊,需要进行正确的规范,这既是语言的与时俱进,也是语言的有序发展。
总而言之,语言规范的推行,一般不是或者主要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倡导、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加以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靠教育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靠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参与。一项语言规范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公众基础,缺乏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是由少数人单凭主观意愿来确定,那么即使是由政府机构向社会推行的,也会因得不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遵从而最终失败。
104750118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