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以解“忧”唯有懂你静待花开
2022-03-22余奕
余奕
一、“多动”之缘起
叮当是一名5岁的男孩,他思维活跃,行动力强,走、跑、跳等运动技能较好。他就像一个“小马达”似的,一刻也停不下来。相较于同龄孩子比较好动,注意力缺陷、坚持性不够、情绪行为容易冲动,缺乏规则意识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1.情境再现1
运动时,孩子们开始自主地参与运动,叮当开始整个操场到处奔跑,一会儿玩小木屋、一会儿玩大型玩具,几乎没停下来;早操时,装成“打醉拳”的样子,一会碰碰他,一会躺在地上,伙伴们要回班级了,他独自一人跑到角落去“撒欢”……
2.情境再现2
午餐后,孩子们在分享玩具,叮当拿着自己的奥特曼在玩耍,玩着玩着看到天天带来的爆裂飞车十分好玩,于是询問天天:“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吗?”天天回答:“不可以”。叮当停顿了几秒,生气极了,将自己手里的玩具狠狠地朝天天砸去,并抡起拳头准备攻击.......
3.情境再现3
区域游戏时,叮当扮演的是娃娃家的“爸爸”,叮当拿起电话机说:”喂!我要订外卖。”放下电话,叮当看到小医院很热闹,他就快速跑到小医院,抢过同伴的医生帽,当起了医生........
二、追溯多动之“根”
从以上案例中得知:叮当好动、注意力缺陷、多动及冲动的种种表现,正处
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常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如果在早期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会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基于对叮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析,为深入了解找出问题所在,我们与家长进行了应邀性家访。在家访中了解到:叮当在家都是由外公外婆代为照看,且又是极其溺爱外甥,对于叮当的一切要求都给予满足,而叮当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极少陪伴孩子。当孩子犯错,家长常用针扎他的手指、将砖头顶在他的头上等极端的方式进行教育。孩子在“打骂”下只是当下屈服,但事后又马上控制不住自己。叮当在家经常喜欢看奥特曼等暴力剧情动漫,受电视情节的模仿,导致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从家长的言辞透露出:父母虽“晓之以理”却借宣泄、惩罚的教育行为,不但家庭教育出现了偏颇,甚至有虐待的倾向,忽视了孩子心理的感受,还激怒了孩子的情绪,产生了逆反心理。
三、心理疗法之“道”
基于对叮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析,我采用了“家园疗法”、“行为疗法”、“阅读疗法”三疗法对叮当进行了介入与疏导,循序渐进来改变他的认知、态度和情绪,从而达到心理释放。
1.家园疗法——理解关注,与之共聊
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可想而知,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利用现场照片、视频等形式,收集了许多叮当在园的表现和许多关于多动孩子的心理特点,召集三位教师以及家长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地交流:在会上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宜的“禁止效应”心理辅导方案:当孩子出现行为上的警号,例如好动、情绪冲动等行为,作为家长首先要纠正自己对孩子的偏见,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能急于发火做过激的反应,要合理地疏导加上正确的引导,捕捉孩子的优点、寻找他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孩子正面的积极性,以降低他的攻击性行为的频率。
2.行为疗法——释放表达,与之对话
“儿童与成人一样,都有倾诉感受的需要。”我们应营造一个安静适宜的空间,在自然的情况下,聆听孩子的心声,同时也给予孩子自我宣泄与表达的机会,宣泄也是疏导情绪的一种“良药”。
为疏导叮当能有独处自我发泄的空间,在班级的一角创设了情绪屋,并提供了纸、笔、抱枕等材料,帮助叮当正确地方式去释放自己的情绪。我对叮当说:“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在里面画自己开心和难过的情绪,也可以讲给老师或者同伴听一听。”让他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悦”。合理宣泄不仅可以让自己保持冷静和平息情绪,最重要的是不会伤害别人,在循序渐进地疏导情绪的过程中,学会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绪。
3.阅读疗法——绘本移情,与之共情
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情绪,我们不应该抑制孩子的情绪,而是应认同,共情共鸣,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疏导。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阅读疗法可帮助读者纾解负面情绪困扰,也能给予读者一种辅助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借助《生气汤》的绘本为媒介,与叮当分享“霍斯”的故事,透过绘本与叮当进行互动,我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叮当感同身受,分享了他的宣泄的方法,之后我又有意在图书区放置了许多关于情绪的绘本:《再见,坏情绪》、《菲菲生气了》等,引导他去看一看、讲一讲,使他掌握了一些缓解、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
儿童是最了解“爱”的人。在与叮当相处的时间里,发现他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内心缺失爱、极度自卑的孩子。在感受爱与被爱的同时,他的内心与行为也在慢慢改变。改善幼儿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家长和老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他们的不足和闪光点,不以“标签”的方式来局限个体的需求和发展,还要给予更多的爱与陪伴,让孩子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情绪,较好地处理负面情绪,以便更好的面对逆境,从根本上铲除孩子“多动性”行为产生的土壤。我想:每朵花开,花期都不一样,如同蒙台梭利所说,静待观察,给孩子以时间,给孩子以默默的支持与恰当的帮助,相信在“阳光、有爱、有规则”行列中,一定会有他(她)们的身影,静待花开那时。
229750118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