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李陵》看中岛敦怀疑主义到行动主义的转变

2022-03-22张金环

今古文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李陵司马迁

【摘要】 日本近代文学作家中岛敦在他的绝笔之作《李陵》中塑造了三个经典的人物:与匈奴作战战败成为俘虏,最后成为匈奴一员的李陵;为李陵辩护,惹怒了汉武帝被施宫刑的司马迁;被匈奴俘获后坚持自己的初心,最终回到汉朝的苏武。作者将自己的灵魂倾注于李陵和司马迁这两位人物之中,可以说二人是作者自身的映像。本文对作品中的两位主要人物李陵和司马迁进行深入分析,剖析中岛敦由怀疑主义向行动主义的转变。

【关键词】 李陵;司马迁;中岛敦;自我怀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0-0007-03

日本著名作家中岛敦在他短短33年的生命里,为日本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以中国古典文学为参考,创作了许多独树一帜的作品,比如:《山月记》《李陵》《悟净出世》等等。这些作品都以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为样板加以改编,将原作从不同的视角重新解读,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

其中,中岛敦的遗作、集大成的作品《李陵》在脱稿后尚未发表他就与世长辞了,好友深田久弥将他未题名的作品定名为《李陵》,发表在1943年的《文学界》上。

日本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滨川胜彦曾评论说:中岛敦的《李陵》的典型性和深度堪称“昭和文学的杰作”。《李陵》取材于中国古典史书文学作品《史书》《汉书》《文选》,以汉武帝在位期间与匈奴的战争为背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围绕着李陵、司马迁、苏武这三个主人公而展开,呈现出“三人三样式的割裂”[1],但是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日本学界长期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在小说《李陵》的三个主要人物中,司马迁代表了一种理知主义的精神,苏武是一个彻底的行为主义者,而李陵是介于其间的、在思想和行动上游移不定的分裂人格的象征”[1]。在这三位主要人物中,李陵和司马迁可以说是作者自身的映像。正如日本著名文学研究家川口静雄说的那样:“真正为李陵辩护的,有同时代的史家司马迁和两千年后的、半年后就临近死亡的我国的一个作家(中岛敦)。”[2]中岛敦写出了关于李陵的作品,为李陵辩护,同时《李陵》又反映中岛敦这一生的不幸遭遇。

中岛敦出生于汉学世家,祖父辈多从事汉学教育,这也是他能够改编一系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中岛敦从小就缺少母爱,与两位继母的关系也并不融洽,小学期间患上了折磨自己一生的哮喘病,据说也是由于继母不给他提供暖气导致的。后来他随着父亲不断周折,到处转学,无法稳定的生活给中岛敦带来的是无尽的不安。近代化的开启、西方文学的传入给日本文坛带来的颠覆也对汉文学素养极高的中岛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代的不安、社会的动荡,给当时的知识分子都带来了极大的打击。由此,在中岛敦的思想中总是怀疑人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对自我的不确定、无助和迷茫,在作品中完全地展露出来。

李陵奉命对战匈奴,战败被俘后从一开始的想要拿下单于的人頭将功补过,到最后武帝处死他的家人,李陵决定留在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遭受宫刑后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到最后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所在,完成《史书》这部著作,二人均由一开始对自己的怀疑转变为现实中的行动者。

一、李陵的转变

从《李陵》的结构上来看,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内容以李陵为中心,苏武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岛敦并不是要孤立地描写哪一个人的命运,而是要在三个主要登场人物协奏的命运交响曲中,极力去揭示带有普遍意义的真相。[3]

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自幼便以骑射闻名,少年得志的李陵必然是心高气盛,立志杀敌立下汗马功劳,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却也仅是个骑都尉之职,无处施展自己,正值匈奴来犯,耻于辎重后援的李陵便请愿亲自带兵出征,没有骑兵仅以步卒五千来以少敌众。

后来李陵回忆起祖父李广,数次北伐的战果却也抵不住君侧佞臣的谗言而饱受清贫之苦,最后竟受辱而死;叔父李敢被杀也是草草了事,未对真凶追责,可见汉武帝并没有对李氏一族非常重视。

相比之下,虽是汉朝的俘虏,但是匈奴在面对他们的才华时都十分器重、赏识,比如投奔匈奴的卫律就得到了重用,为单于运筹帷幄。在李陵被俘后敬仰强者的匈奴并没有因李陵是降将而亏待、羞辱他,反而以礼相待。

但这样的差别待遇虽然并没用动摇李陵想回到汉朝将功补过的计划,虽然李陵自知取到单于头颅并成功逃脱回到汉朝几乎不能实现,但此时李陵并未有背叛汉朝的举动。因此,在对于单于向他请教针对汉军的行军方略时他选择果断拒绝。尽管如此,李陵还是渐渐地适应了匈奴这边的生活,甚至在与左贤王一起战胜狼群后产生一种“友谊”的情愫,这使李陵不得不产生一种羞愧之情并陷入了一种自相矛盾、苦恼焦虑之中:作为汉人却帮匈奴出谋划策,并与匈奴成了朋友。

这时,一场误会成为了李陵态度发生转变的转折点。公孙敖大败左贤王后以此次战役失败为由诬陷李陵叛变,这使武帝迁怒于李陵的家人,将李陵全家老小一律处死。李陵自祖父一辈就为汉朝赢下无数战绩功劳,最终却得个家破人亡的凄惨结局,这与匈奴所待李陵的方式大不相同,也可以看出汉武帝不调查真相却直接判定李陵叛变的罪过是多么草率,被奸臣蒙惑是多么可笑。

通过此事,自尊心极强的李陵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自己在匈奴这里忍辱负重,也没有投敌之意,在汉朝却无人知晓,可是当别人将这种虚构的罪名加到自己身上时,汉武帝却不明真相地草草了事,这使自始至终只想为汉朝效劳的李陵灰心。从此,在对汉朝所为的愤怒中李陵对汉朝和匈奴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于此前拒绝单于请教针对汉军的行军方略转变为主动请缨提供对抗汉军的军事策略;同意与单于的女儿成亲,升为右贤王。如果说李陵此前内心中的纠结、挣扎是对自我定位的一种怀疑、逃避的话,那么经历这件事之后,可以说李陵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为现实中的行动者,开始直面自己已经融入匈奴的事实。

但是,李陵又并未彻底地与汉朝“割裂”。他起誓不再踏足汉地,但对于是否能入乡随俗在胡地安享一生,他始终没有自信——不直接参与与汉朝的战争,同时也对自己是否能安然接纳匈奴的生活方式产生不确定,这依然使他产生一种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甚至可以说在此事之前是匈奴迫使李陵留在此地,而此事之后则是汉朝将李陵“留”在此地。

再后来,当李陵遇到同是被俘孤立于汉朝与匈奴之间无法回去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被流放也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回到汉朝的苏武时,又被他的坚持不懈所打动,开始否定这样的自己,认识到降于匈奴的自己在苏武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同时他又对苏武这样的行为感到诧异:眼前之人究竟为何而活?他还在期待有朝一日复还大汉吗?这又使李陵陷入了短暂的怀疑之中。可以说这个过程是李陵对自我的不安与怀疑。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李陵的潜意识里,回到汉朝已是不可能之事。最终在面临选择回到汉朝还是留在匈奴这里时,出自敏感的自尊心,李陵还是决定留在匈奴。

李陵从始至终都没有做一个彻底的行动者,他有犹豫、对自己不停地否定,在面临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时,每一次促使他作出决定的都不是他自己,而是通过别人、别的事物的推动来促使他、迫使他做出选择,而促使他下定决心做出选择的关键因素就是他的自尊心。可以说,李陵造成现在这样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太过于被动、没能把握住主动权,也就是对自我的不确定以及一直以一种逃避的心态来对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的。

而苏武在《李陵》中,是被理想化了的人物,中岛敦塑造了李陵和苏武这两个完全对立的人物形象,李陵反映现实,而苏武反映人的理想状态,可以说他是“彻底的”自我。两人在面临类似的遭遇时,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通过坚定地、能够清楚认识到自我的定位的苏武这一人物形象,更加衬托出李陵对自我的怀疑、对自我的不确定性。“自我在与世界的对抗中越趋向于理想纯粹,则其在现实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4]心怀大志、想要得到认可的李陵在面临外部因素所导致的后果时,并没有坚定自己的理想;反观苏武,不受外界的各种因素困扰,始终坚持自我,最终实现自我。

二、司马迁的转变

在《李陵》中,中岛敦塑造了一个由于宫刑而产生自我的怀疑,最后认清自己使命、完成父亲遗愿创作出《史记》的司马迁。相比苏武只要能战胜自我即可骄傲地活着,司马迁的内心却经历了彻底否定自我的一面。[5]可以说,为李陵辩护、被施宫刑是司马迁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在撰写出《史记》这一著名史书前,不过是一介小小的太史吏,心中牢记父亲司马谈的遗愿完成修史,但却迟迟未完成,他认为现有的史书并不够完善,但是他又并无自信长久以来脑中所构思的设想是否能超越前者。在经历李陵事件这场重大变故前,司马迁总觉得缺少什么促使他来完成修史大业。

经历过宫刑的耻辱,司马迁产生了对自我的怀疑,并引发了他对自我的一系列思考。首先是连续数日对武帝的愤恨,但是狂乱平息后,作为学者,尤其是史学家的司马迁从史学的角度来看汉武帝,他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只是受到身边一众奸臣的耳濡目染,才被蒙蔽了理智。至此,他开始反省自己,宫刑所受到的耻辱会追随自己至死,但是又怀疑自己被施宫刑的罪在何处。

经历过这种不幸,使司马迁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自我的存在本身即是罪。这种对自我的怀疑,可以说是司马迁对自己存在的怀疑:作为文史,却未能完成《史记》;作为臣子,却不能向君王进良言除佞臣;作为男人,他又失去了象征男性的标志。这无疑是对一个心怀大志、自命清高的文官最大的打击。

但是,司马迁却因此次变故“被迫式”地认识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既然身体被摧毁,朝廷的污浊之气也不能凭自己一人改善,那就完成自己的任务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由此,司马迁夜以继日地完成《史记》,成了一个麻痹自我、无意识的书写机器一样的“行动者”。

自宫刑后历经八年,司马迁终于完成《史记》,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自己只剩下“一副空壳”。

三、总结

从中岛敦的小说中我们总是能发现他的一贯叙述方法,《山月记》中的李征、《悟净异叹》中的悟净、《李陵》中的李陵,在很多方面都能找到中島的影子,他将自己与作品中人物相通的情感个性和追求投射到人物身上。李陵的壮志难酬正是中岛敦在当时西方文学盛行的社会环境下,自己的汉学才华无处施展的真实写照。并且,中岛敦的作品中总是会塑造出一个与主人公相对应的“参照物”,以此来证明自我存在的意义、原因所在,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形象来衬托自我,比如《山月记》中的袁傪、《弟子》中的子贡等等,给主人公增添了更加浓厚的悲剧色彩。

可以说,《李陵》这部作品就是对中岛敦当时所处的环境自我的写照,处于战争时期的日本,传统日本文坛在国家法西斯主义的冲击下开始出现了荒废的趋势,在这样的阴影下,很多学者都产生了对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颠覆,为近代化打破传统、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感到不安。

与大正时期一般作家不同的汉学世家出身的中岛敦更是如此,1871年学制改革是汉学在日本的一大转折点,一直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汉学被彻底剥削除,取而代之的西学教育体制很快得到确立。在此时,面对放弃汉学选择西学还是坚守自己的文学阵地困扰着一大批学者,正如《李陵》中的苏武和李陵选择留在匈奴还是坚持回到汉朝一样。虽然中岛敦对西方文学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在文学创作时,他还是坚守了自己最初的信念,创作了许多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岛敦在面临西方文学的冲击时产生的犹豫。

西方近代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冲击使汉学地位一落千丈,病魔的缠身、战争带来的恐惧使中岛敦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如同被“阉割”的司马迁一样,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自我世界”开始逐渐瓦解。处于这样一个“自我丧失”的年代知识分子即使想改变现状,也只是徒增无奈,同时因为战争生活困苦,为了谋求生计也无法进行文学创作,并不能有实质上的作为,这是对职业作家一种无形的打压。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岛敦渐渐意识到,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必须要有一定的实际行动,但是作为一个文学者,只能通过发表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由此,他开始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进行文学创作,完成了《山月记》《李陵》等一系列广为人知的作品。如同司马迁死后《史记》才成为流传人世、妇孺皆知的名著一般,《李陵》成为中岛敦的绝世佳作,他的《山月记》还被录入了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篇目。

从中岛敦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汉学素养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并且通过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看出中岛敦自我情绪的抒发也是对他自身形象的一种写照,也就是说中岛敦由此完成了从怀疑主义到行动主义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平林文雄.中島敦 注釈 鑑賞 研究[M].和泉書院,2003.

[2]川口静雄.天地间一粒子[A].中岛敦研究[M].筑摩書房,1987.

[3]郭勇.他者的表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于凤艳.中岛敦小说中的梦境与逃离[J].大众文艺,2016,(24):24-25.

[5]姜天喜.中岛敦文学的命运意识——试析中岛敦的集大成作品《李陵》[J].国外理论动态,2008,(10):90-93.

[6]勝又浩,木村一信.中島敦[M].东京:双文出版社,1992.

[7]中村光夫.中島敦研究[M].筑摩書房,1978.

[8]山下真史.中島敦とその時代[M].东京:双文社出版,2009.

[9]中岛敦.中島敦全集[M].筑摩書房,2001.

[10]向恒.中岛敦文学中的行动者的形象[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11] 勝又浩.中島敦の遍歴[M].筑摩書房,2004.

作者简介:

张金环,女,汉族,辽宁营口人,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3819501908250

猜你喜欢

李陵司马迁
朔风又起
昆曲《望乡》观后说成全
人死得有意义——重于泰山
李陵,没有任何伟业能和做个忠臣相比
奋不顾身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司马迁拒受玉璧
变节而受同情:名将李陵身上纠结的大命题
太史公剽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