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飘扬
2022-03-22胡献浩
一
一个人的脚印就是一个人的历史,从在边陲村落蹒跚学步到从帐篷小学出发,脚印记录下他春日的稚嫩、夏日的活力、秋日的成熟……在我先前的想象中,脚印有时会像春花,留下一地美丽;有时会像秋雨,留下一片风霜。可在他的记忆中,脚印是孩童们琅琅的读书声,留下一任任老师的执着,是校门口那顶迷彩帐篷,留下一串串军地共建的赞歌。
于是,在麻栗坡县天保镇芭蕉坪帐篷小学,我与王和强老师的话题围绕“帐篷小学”聊开了。
30年前,他还是“帐篷小学”的学生;30年后,他仍情系“帐篷小学”,用粉笔架起一座心桥,续写“帐篷小学”的故事。从他脸上,我看到了南疆高原岁月风霜的印痕;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帐篷小学”的一往情深。
确切说,王和强的童年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如果不是采访需要,他实在不愿再提及那段过往。在他看来,那段经历是他儿时记忆中最痛楚的画面。父亲早逝,母亲、大哥、二哥先后触雷伤残,家里一贫如洗。即使是这样,老天仍没有眷顾这个家庭,在15岁那年,王和强不幸触雷失去了右腿,“只有好好读书,找一份好工作,才能让妈妈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轰然倒塌,他绝望了,绝望到看不到一丝希望。就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当初“帐篷小学”的兵老师和驻地部队官兵来到家中看望他,不断地鼓励他、开导他,使他逐渐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忘掉了暂时的不幸,重拾信心,他拄着拐杖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交谈中,王和强说得最多的就是兵哥哥、兵老师,他说是兵哥哥、兵老师给予他生活的勇气与希望,他是在兵老师的教诲中成长,顺利地考入云南民族大学。
能够走进大学校园也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8月,王和强以优异成绩被云南民族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这是件值得庆贺和高兴的事情,但是,由于家庭困难,面对高昂的学费,是继续求学还是外出打工?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帐篷小学”的周真国校长听说他考上大学后,主动找到了他,带着他多方奔走,帮他筹集学费,最終实现了他的大学梦。
不能让边疆孩子留下遗憾,做一个像兵老师一样甘于奉献的人。这种力量和梦想就像一颗种子,一旦播撒在精神家园,它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生根、发芽、成长……2010年大学毕业后,王和强义无反顾选择回帐篷小学任教。既然已经走出来大山,为什么还要再回来,在王和强看来,兵哥哥把鲜血生命与期望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我必须要让他们的希望变为现实!
走上教育岗位以来,一直带着美好的教育梦想,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将自己这份真挚的教育爱心播撒进祖国花朵孩子们的心田,努力把自己身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教授给边境线上的学生。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州级优秀教师、文山州五四青年奖章,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对他默默付出最好的肯定。
一段短暂的经历,或许就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选择。对于麻栗坡县城关派出所民警杨玉飞来说,“帐篷小学”7年的读书经历,决定了自己职业的选择。
对杨玉飞的采访是在电话中完成的。谈起“帐篷小学”,杨玉飞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走进校园,课堂上第一个老师就是解放军叔叔,听到最多的故事就是老山精神,身边同学谈得最多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去当兵。
“长大后,我也要当兵。”看似瘦小年幼的杨玉飞,已经有了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参军报国的理想种子早已在心田萌芽。后来,杨玉飞如愿穿上军装,现如今,因为军队改革已转隶成为地方一名移民警察。因为工作原因,杨玉飞常常要给新入队的辅警做思想政治工作。他说,从未刻意地准备要给大家讲讲“帐篷小学”,但是,一旦拉开话匣子,又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讲到“帐篷小学”那些兵老师,讲到“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的老山精神。在他看来,“帐篷小学”就是老山精神的一面旗帜,对于移民警察来说,当前的中心工作就是筑牢边境疫情防控屏障,每一处疫情防控卡点就是课堂、就是战场,什么时候都需要“帐篷小学”那种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要铭记好,更要传承好。
脑海里装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许许多多的解放军叔叔。从小就能接触到那么多军人,摸摸他们手中的钢枪,感受他们身上特有的精神气质……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个个追风少年的价值观。像杨玉飞一样,“帐篷小学”建校以来,先后有11名学生参军入伍。
二
我不止一次来到过“帐篷小学”,每次来到“帐篷小学”,都有不同的感受。可每当走进“帐篷小学”,我总会被学校大门上的那顶迷彩帐篷所感动,耳畔不由地回响起那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歌曲:
老山脚下,
盘龙江边,
我们的帐篷小学,
披上战争硝烟。
亲人解放军教我们学文化,
亲人解放军保卫我们的家园。
我们是边寨的新一代,
我们有美好的明天……
这首诞生在炮火硝烟中的《帐篷小学校歌》,瞬间将我们带入当年战火纷飞的老山前线——芭蕉坪。
芭蕉坪,一个距国境线800米的苗族村寨。30多年前,这里是战火燃烧的战场。如今那场战争早已烟消云散,边境上是一片平和安宁。环视村寨周围,依稀可见当年遗留下来的战争痕迹,最为醒目的是雷区警示碑,述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在安宁祥和的边境村寨里,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关于“帐篷小学”的故事。虽然故事从遥远的战争中走来,却依然那么生动、那么感人……
那是硝烟弥漫的1984年12月26日,参战的某部用两顶帐篷当教室,用炮弹箱当桌椅,建起“帐篷小学”。两名士兵老师,将打着赤脚、衣服破旧的9名失学孩子召集在帐篷里,伴着隆隆枪炮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成为前线一道独特的风景。
“帐篷小学”是后来的名称,当时学校名称为“八里河战区小学”。1986年5月26日,全国妇联原主席康克清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帐篷小学”,后沿用至今。其办学宗旨是:解决战区群众子女“无学校、无教师”的上学难问题。从创办到现在,“帐篷小学”一直是全免费。创办之初,孩子们每年上学所需的费用,全部来自边防部队官兵的捐款,直到2003年云南省出台边境地区小学学生费用实行全免政策。
爱心常驻,爱河长流。轮战部队走了一批又一批,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他们把“帐篷小学”完整地移交下来。 “帐篷小学”点燃了边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学生也从起初的9名,发展到后来的100多名。
为了给边疆各族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帐篷小学”校址先后搬了6次。1993年,学校搬入部队撤离后的营房。2000年4月,原文山军分区边防某部出资7万多元对校园进行综合改造;同年5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视察该校,并为学校捐款10万元;同年8月,云南省荣军促进会副会长杨茜雅出资20余万元,为学校建成了电教室、医务室、图书室和少先队活动室。2006年,在原成都军区对口帮扶麻栗坡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中,把该校教学楼、教师宿舍等列入帮扶建设规划,投资50万元,按100人的招生规模设计建设。麻栗坡县委、县政府投入配套资金34万余元修建学校大门、围墙、运动场、道路等附属设施,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2007年,云南省军区投入50万元资金,完善“帐篷小学”各类教具和师生生活设施。同年9月,学校移交由地方管理。在“帐篷小学”的建校史中,确切说有两次移交,这里后面再做说明。
火红的战旗与红领巾融为一体,官兵与少年儿童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学校移交地方后,虽然部队不再选派战士担任教师,但官兵们与“帐篷小学”的联系却一直未中断过。学校驻地的某部“边防钢七连”,历经军队多次调整改革,始终秉承“帐篷小学”育人楷模传统,开展涵盖“1+1”结对帮扶、国防教育和校外辅导等7项内容的共建活动,坚持与学校联合开展“红领巾、边防军、边疆爱国行”徒步走边防活动。开展共建活动的效应是双向的,孩子们在战士的教育和影响下成长,战士们在孩子们的信任和期待中更加坚定了戍边为国的信念。
“学校把国防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坚持每周三下午开展国旗下演讲,坚持聘请部队官兵为校外辅导员普及国防知识,不断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意识。”现任校长马发燕说。作为“帐篷小学”的第16任校长,马发燕延续了学校军地共管的办学模式,每周请官兵到学校为学生上两节课,向学生讲授国防知识,并用军事化训练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士兵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深受孩子们欢迎。除此之外,学校还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长参与进来,共建美丽文明的居住环境。
在戍边官兵无私奉献精神熏陶下,一茬茬“红领巾”茁壮成长,成为“帐篷小学”的一粒粒“种子”。八里河村小组村民王开学就是从“帐篷小学”走出的“红领巾”,王开学的父亲被地雷夺走了生命,因为不想看到村里的孩子像他一样因地雷失去亲人,于是王开学萌生了排雷的想法。一把锄头一把镰刀,17年排雷上万颗,排出土地300多亩,被外界誉为“民间排雷勇士”。
在“帐篷小学”采访中,我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建校以来,教师从1名发展到8名,学生从9名发展到现在的62名,历届900多名毕业生,有的当了医生、教师、军人,有的成了致富能手和老板。
有人说,“帐篷小学”是当年那场战火硝烟中诞生的教育奇葩,也是“老山精神”血脉传承的纯真火种,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可否则,它的存在对边疆教育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2009年9月,“帐篷小学”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三
凡是到过帐篷小学的人,都会不约而同提到周校长——周真国。
我和周真国是老相识了。2008年我在文山军分区政治部宣传保卫科工作,那时他已是边防某团保卫干事,是我们军分区的宣传典型和名人,因为在宣传部门工作的缘故,我们接触比较多,对他的事迹也算是如数家珍。
周真国是“帐篷小学”第8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1992年9月,从贵州安顺师范学校毕业入伍的战士周真国接任“帐篷小学”第8任校长,一干就是15年。为了照顾山里的孩子,周真国说服大学毕业的妻子郭佳敏放弃城里的工作,随他一同在山里给孩子们教书。1999年,他被原总政治部评为“优秀士兵”。同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特别授予他“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他还当选为全国第九届青联委员,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 2007年9月,“帐篷小学”移交地方后,周真国回到边防某团担任保卫干事。2012年3月,周真国转业后,麻栗坡县教育局特聘请周真國为“帐篷小学”名誉校长。
15年的任教经历,是周真国一生不能忘却的记忆。回到地方后的周真国依然惦记牵挂着“帐篷小学”,每天都忙忙碌碌,奔波于各个企业之间,呼吁社会为“帐篷小学”奉献一份爱心。在他看来,他看重的不是“帐篷小学”名誉校长这个头衔,而是一份责任、一份情感。正如当年采访时他说的那句话:“不管时代怎样变化,这份情感却是永恒不变的。”周真国的举动出于善良,更是基于一位老兵的情怀。
执笔至此,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现任文山州文联主席边富斌。熟悉他的人,时常都会说这么一句话:“没有你,就没有帐篷小学士兵校长周真国的今天。”话有褒奖的意思,但不为过。从周真国担任士兵校长起,边富斌就开始宣传“帐篷小学”,宣传周真国。
1995年11月,周真国在“帐篷小学”执教5年面临退伍,乡亲们得知他要退伍的消息后,用按满红手印的请愿书要求部队把他留下。时任云南边防某团新闻干事的边富斌听说后,深入学校附近的5个边境村寨采访。在周真国被部队批准留下来的当天,他把写好的稿件传到《解放军报》。一周后,这篇报道以《数百个红手印留下一个兵》为题在军报一版刊登,还被评为季度优质稿。从此,边富斌抓住“帐篷小学”士兵校长周真国这一典型,每年都从不同角度在解放军报反映他的事迹,把“帐篷小学”的宣传做大做强。先后采写了《第八任士兵校长》《西部扶贫第一兵》《我的帐篷小学》《我的士兵启蒙老师,您在哪里》《让爱撑起一片蓝天》等稿件。后来,周真国荣立个人一等功,获得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其妻子郭佳敏被评为“全国好军嫂”,夫妻两人受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接见。2000年5月1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一行亲临“帐篷小学”视察。许副委员长深深地被边防部队10余年如一日地支持驻地办学的精神所感动,欣然挥笔题词:为发展世界上最好的军民关系、为发展边疆民族教育事业再立新功。2001年,在麻栗坡县拍摄的3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帐篷小学》登上央视,走进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心。
其实,像周真国、边富斌这样充满大爱之心的人何止千千万万。多年来,军队、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为帐篷小学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帐篷小学”成为边境地区建设一流的完小。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部队的大力支持,“帐篷小学”附近的八里河等5个村寨建设成了小有名气的“小康示范村”。
这一切诚如边富斌所说,“帐篷小学”能有今天,不是哪个人的成绩,而是党和国家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军民团结的结果,是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
四
岁月流逝,人间有爱。时代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但人们没有忘记“帐篷小学”,“帐篷小学”一直都在被关注。
2013年2月,《老兵苑》网站负责人鲁燕面向全国战友爱心群体,发出寻找麻栗坡“帐篷小学”历届兵校长、兵老师的启事,通过参战老兵的共同努力和帮助,历经一年的时间,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到“帐篷小学”的40余位士兵老师和士兵校长。
2014年3月16日,《老兵苑》网站联合深圳卫视,把“帐篷小学”推上深圳卫视,这一天,涂细田和刘学莲终于和当年的士兵老师何兴全在深圳卫视台见面了。“帐篷小学”的故事又一次在国人中传颂。也就是这次难忘的会面,扯牵出俩人多年的心愿,萌生了给《解放军报》写信的想法,希望更多的士兵老师重游“帐篷小学”。
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俩是云南省麻栗坡县芭蕉坪原老山前线“帐篷小学”的学生。30年前我们本应坐在教室里读书,因为战争,成了无书可读的孩子。后来,是解放军叔叔用军用帐篷和炮弹箱为我们搭起了简易教室,我们又可以读书了,完全忘记头顶呼啸而过的弹片。
我们是幸福的,启蒙老师是头戴帽徽的解放军叔叔;我们是自豪的,小学是在硝烟弥漫中诞生、闻名全国的“帐篷小学”中度过。没有课本,解放军叔叔想办法给我们买,我们读书的所有学费全部来自解放军叔叔的捐赠。
童年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很艰苦,但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往后的日子,“帐篷小学”这段特殊的经历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每当遇到困难和失意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那些士兵老师,想起“帐篷小学”和那段难忘的岁月。这种进取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战胜遇到的各种困难。
时间过得好快呀,转眼间30年过去了,今年是“帐篷小学”建校30周年。回想着我们度过的战火纷飞的岁月,看着不断变化的“帐篷小学”,我们深深感激当年的解放军叔叔、我们的士兵老师。
亲爱的士兵老师们,您还记得当年麻栗坡县的芭蕉坪吗?还记得边境线上的“帐篷小学”吗?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那个叫涂细田的小朋友,是第一批9名学生中最小的一个。记得每当听到隆隆的炮声,你们总是第一个把我抱进防空洞。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那个舞蹈跳得好的小姑娘刘学莲,每次慰问团来,我总是伴着音乐又蹦又跳,可给“帐篷小学”争面子了。
老师,您还记得吗?每年教师节,没有什么礼物,同学们就采来一束束老山兰献给你们。今年的教师节,我们将这篇回忆文章作为礼物,提前献给你们。老师,你们一定不会忘记那魂牵梦绕的南疆、那朝思暮想的“帐篷小学”吧!
老师,在政府和部队的关怀下,学校早已搬进二层楼房,还建起了电脑室、图书阅览室、医务室、校史室和少先队活动室。学生也由当初的9名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名了。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一点都不比繁华都市的小学逊色。
老师,我们想借《解放军报》一角,向你们捎上几句心里话。希望今年你们能再回到芭蕉坪,再看看这里的山水、这里的老乡,还有我们这些与你们有着深厚情谊的学生,为我们一生的珍藏增加新的记忆。
原老山前线“帐篷小学”学生
涂细田、刘学莲
這封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感人肺腑、令人动容,《解放军报》的编辑被他们质朴真挚的情怀所感染。时任解放军报通联部主任邱明全大校专门从北京前来“帐篷小学”采访,我有幸参与这次采访活动。同年9月,《解放军报》以整版推出《“帐篷小学”:三十载的深情叙说》一文。文章发表后被十余家主流媒体转载,广大读者被这种特殊的军民情、师生情所打动,并纷纷留言、来信来电,一时间慕名前来参观“帐篷小学”的人络绎不绝。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参战老兵再次回到“帐篷小学”,他们带着独有的记忆,追忆往昔。
2021年5月18日,我被组织选派到麻栗坡县天保镇天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来专门去了一趟帐篷小学,刚好遇到涂细田,我翻出当年参与的那篇采访报道给他看,他激动不已。晚饭时,他执意要和我喝上一杯酒,足足二两。
星移斗转,“帐篷小学”已走过了37个年头,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春华秋实。“帐篷小学”由最初的帐篷教室、弹箱课桌,变为如今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18平方米,各种设施完善的正规学校。
如今,“帐篷小学”已成为边疆军民鱼水情深的象征,成为祖国万里边海防线上由部队创办的校史较长、影响较大的一所扶贫小学。如果说,“英雄老山”和“中国祖母绿”是麻栗坡县的两大名片,那么“帐篷小学”就是麻栗坡的第三张名片,也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
【作者简介】胡献浩,男,1985年5月出生于河南舞阳,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云南日报》《含笑花》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新闻作品、电视新闻960余篇(条)。曾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オ奖”,报告文学《我为祖国守边关》荣获2009年“全军首届军旅好新闻”一等奖。